袁建新
- 作品数:7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开滦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多态性与急性脑血管病相关性研究
- 王秀艳袁建新刘春英李洪芬沈志霞宋胜斌李雪梅黄燕冰倪立新任燕
- 该研究以临床为基础,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PRC-RFLP技术,从遗传学角度探讨了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以及遗传因素与生活习惯等外界因素相互作用对急性脑梗死易感性的影响;揭示了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在急性脑梗死发生...
- 关键词:
- 关键词: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多态性急性脑血管病
- 血清和脑脊液N—乙酰神经氨酸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关系
- 1996年
- 目前已知N—乙酰神经氨酸(NANA)与感染性疾病密切相关,但它与具有血脑屏障这一特殊结构的中枢神经系统(CNSI)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我们通过对其血清及脑脊液NANA含量的同时测定,分析CNSI的细胞生化改变和其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选择经临床证实的CNSI病例34例(病毒脑14例,化脑12例,结脑8例),其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40.4±21.6岁,病程1~80天.所有病例均无肿瘤和其它神经系统疾病,记录其年龄(X_1)、性别(X_2)、腰穿时的发病天数(X_3)、病种(病毒脑、化脑、结脑)(X_4)和临床严重性(按意识障碍分为无、有)(X_5).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18~67岁,均无肿瘤和神经系统疾病.记录其年龄(Z_1)。
- 元晓冬米振洲袁建新安心郑湘林周娟娟
- 关键词:中枢神经感染血清脑脊液
- 不同部位脑梗塞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系列研究
- 米振洲元小冬李木祥张爱君安新裴换珍袁建新刘志伟
- 将首次单发脑梗塞急性期病人,分为脑动脉主干支和穿通支动脉梗塞两类,并观测血液流变学、体外血栓模型、甲皱微循、心电图明尼苏达编码、 初次发病时临床和CT对存活后梗塞复发类型的预报价值、急性期超选择溶栓治疗的再灌注损伤效应及...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梗塞
- 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 刘雪梅高文静王燕云曹正新沈志霞袁建新高竞生李瑞芬
- “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研究”为2007年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第一批指导计划项目,编号:072761393,属应用研究。经过课题查新、文献检索、临床实验、临床资料收集、数据处理、论文书写等阶段...
- 关键词:
- 关键词:认知功能障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老年人
- 低分子肝素钙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77例的疗效观察
- 2006年
- 袁建新倪立新
- 关键词: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低分子肝素钙阿司匹林疗效观察
- 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血管形态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观察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血管的形态变化,进一步为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观察对象为临床诊断为后循环短暂脑缺血发作性的92例患者,全部进行全脑血管DSA检查,分析血管形态异常的类型、部位以及受累血管数目。结果:后循环TIA患者92例,病变137侧,其中前循环(颈动脉系统)病变l5侧(11%);后循环(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122侧(89%),累及两条或两条以上血管3l例(34%),以椎动脉合并其他血管狭窄最为常见。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中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39侧(28%),大脑后动脉狭窄或闭塞13侧(9%),后循环变异59侧(43%)。结论:后循环狭窄和变异可能是中老年人后循环TIA的主要原因。
- 皇甫春梅吕学海袁建新
- 关键词:血管脑血管造影术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血管形态学及相关性研究
- 倪立新侯晓强袁建新李雪梅李壬子皇甫春梅王艳秀黄燕冰
- 我们采用数字减影技术并结合颈部血管超声 、经颅多普勒(TCD)、颅脑MRA检查对TIA患者进行脑血管的评估,分析血管狭窄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在此基础上对TIA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作了系统的阐述。准确了解颅内血管狭窄程度...
- 关键词:
- 关键词:形态学血管形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管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