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丽娜 作品数:5 被引量:12 H指数:1 供职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医学留学生妇产科学英文原版教材的应用研究 2024年 目的 了解英文原版教材在广西医科大学妇产科学全英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及留学生对教学和教材的评价。方法将全英班留学生分为两班,教改班在使用国内全英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平行班仅用国内全英教材,两班授课内容及教师一致。通过问卷星对总体教学、教材进行评价,并对两班学生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共收到66份有效调查问卷,留学生对妇产科学整体教学情况的满意度为92.42%,对教材及教师英语口语满意度较低,分别为81.82%和77.27%,教改班对教材的评价优于平行班,教改班愿意保留教材者占96.87%,平行班仅占73.53%(P<0.05)。使用原版教材的教改班妇产科学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平行班(P<0.05),总评成绩无差异。结论 广西医科大学留学生对妇产科学全英教学总体满意度较高,教材质量及教师英语口语水平有待提高,国内全英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或可成为较受欢迎的教学模式。 韦晓宁 韦江平 龙玉 林丽娜 范江涛关键词:妇产科学 留学生 英文原版教材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卵巢癌铂类化疗耐药相关基因的研究 2014年 目的从分子水平揭示卵巢癌化疗耐药的发病机制,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公共基因芯片数据库GEO中找到卵巢癌相关基因芯片数据,使用Bioconductor R 2.13.0软件包对其进行分析,找到卵巢癌化疗铂类化疗耐药相关基因;利用STRING 9.1、DAVID 6.7在线工具对这些基因进行生物学分析。结果共获得28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表达上调基因69个,下调表达基因214个。62个基因的蛋白有相互关系,确定ESR1、IGF1、SDC2、ADCY2、ADCY8、PTHLH、BMP等为关键基因。这些基因的功能主要涉及底物特异性通道活性、被动的跨膜转运活性,参与钙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结论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基因芯片数据可有效筛选并确定其中的关键基因,卵巢癌铂类化疗耐药的发生与基因分子水平表达变化有关,确定复发性卵巢癌相关基因的功能及其参与通路为研究卵巢癌耐药的治疗靶点提供了新的思路。 韦仕洋 张明铭 黄晶 林丽娜 徐红关键词:卵巢癌 化学治疗 耐药 基因 生物信息学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激素反向添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应用循证医学方法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激素反向添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收集国内外GnRH-a联合激素反向添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对纳入的研究提取资料,根据Jadad量表评价其方法学质量,提取有效数据,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RCTs 11个,均为GnRH-a联合反向添加治疗与单独应用GnRH-a治疗的比较。Meta分析结果显示:(1)GnRH-a联合反向添加组腰椎骨质丢失量低于单用GnRH-a组(P<0.05);(2)GnRH-a联合反向添加组患者的雌二醇水平高于单用GnRH-a组(P<0.05),而卵泡刺激素水平低于单用GnRH-a组(P<0.05);(3)GnRH-a联合反向添加组盆腔痛症状缓解方面与单用GnRH-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GnRH-a联合反向添加组患者的失眠、潮热症状发生率均较单用GnRH-a的患者低(P<0.05);(5)GnRH-a联合反向添加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水平与单用GnRH-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nRH-a联合激素反向添加治疗在保持其治疗效果的同时,能够改善机体低雌激素状态,减轻和缓解围绝经期相关症状及骨质丢失,短期内对血脂代谢变化影响不大。 林丽娜 徐红 韦仕洋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META分析 雌激素 孕激素 腹腔镜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的meta分析 :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分析子宫内膜癌腹腔镜分期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在线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Ovid、CBM、万方、维普数据库及CNKI等数据库,手工检索国内妇产科学相关期... 韦仕洋 徐红 林丽娜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疗效评价 基于TCGA数据库的宫颈癌免疫基因预后模型构建及预后标志物鉴定 2024年 目的:构建基于免疫相关基因的宫颈癌预后模型,寻找宫颈癌预后相关的分子标志物。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中宫颈癌的转录组信息及临床数据,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在宫颈癌中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基因,筛选出与患者生存相关的免疫基因,KEGG进行富集分析。逐步回归分析构建可作为预后评估的风险评分模型并评价其预测能力。通过Cox回归进行独立预后分析,同时鉴定出与临床参数相关的免疫预后基因,分析它们与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结果:在宫颈癌及正常组织中共筛选出556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免疫相关基因339个,Cox分析显示有24个基因与患者预后相关,经逐步回归分析最终确定12个免疫相关基因(TNF、TFRC、APOBEC3H、CSK、OLR1、PTPN6、SBDS、AGT、TGFA、IL17RD、NRP1、ZAP70)并构建风险评分模型。生存分析显示,高风险组患者的总生存期明显低于低风险组(P<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75。患者的风险评分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1),但与年龄、肿瘤分级无相关性(P>0.05)。相关性分析筛选出2个与预后显著相关的免疫基因(OLR1和ZAP70)。OLR1和ZAP70基因表达量与肿瘤微环境中的CD8+T细胞、CD4+T细胞、NKT细胞、树突状细胞、辅助性T细胞等具有高度正相关。结论:宫颈癌中有多个免疫相关基因异常表达,且与患者预后紧密相关,基于免疫基因构建的风险评分模型可有效预测患者预后,为宫颈癌的免疫治疗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 林丽娜 何中慧 陈军莹关键词:宫颈癌 免疫基因 预后模型 预后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