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磊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精制
  • 3篇骨痹
  • 2篇水提
  • 2篇陶瓷
  • 2篇陶瓷膜
  • 2篇精制工艺
  • 2篇挥发油
  • 1篇丁香
  • 1篇药效
  • 1篇药效学
  • 1篇药效学比较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质...
  • 1篇制剂
  • 1篇制剂学
  • 1篇质谱
  • 1篇质谱法
  • 1篇色谱
  • 1篇树脂法

机构

  • 6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郭立玮
  • 6篇杨磊
  • 4篇朱华旭
  • 3篇李博
  • 2篇林瑛
  • 2篇段金廒
  • 2篇宗杰
  • 2篇樊文玲
  • 2篇朱运
  • 2篇徐敏
  • 1篇张启春
  • 1篇沈洁
  • 1篇唐志书
  • 1篇曹桂萍
  • 1篇潘永兰
  • 1篇付廷明
  • 1篇潘林梅
  • 1篇姚薇薇
  • 1篇李衍飞

传媒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膜科学与技术
  • 1篇中草药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LC-MS/MS同时测定不同产地雷公藤饮片中4种萜类成分的含量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建立简便、快速、灵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同时测定雷公藤饮片中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红素、雷公藤内酯酮和雷公藤内酯甲的含量,为雷公藤饮片的质量控制与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色谱条件: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2.1 mm×150 mm,3.5μm)色谱柱,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1),柱温为35℃;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以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检测成分的离子对质荷比分别为:雷公藤甲素(361.1/145.1)、雷公藤内酯酮(358.9/143)、雷公藤红素(451.2/201.1)、雷公藤内酯甲(455.3/409.2)。结果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酮、雷公藤红素和雷公藤内酯甲分别在100~3000 ng·mL^(-1)、100~3000 ng·mL^(-1)、20~600 ng·mL^(-1)和50~1000 ng·m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回收率为100.45%~102.74%,其RSD<3.15(n=6)。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LC-MS/MS色谱法稳定可靠、简便易行,可同时检测雷公藤饮片中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红素、雷公藤内酯酮、雷公藤内酯甲4种萜类成分的含量,可为雷公藤饮片及雷公藤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不同地区的雷公藤饮片成分含量差异明显。
张本永龙观洪朱华旭郭立玮杨磊曹慧婷
关键词:雷公藤液相色谱-质谱法萜类成分
丁香等8种中药含油水体的溶液环境对体系通量和收油率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中药挥发油膜富集过程绿色环保,切实可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以丁香、荆芥、佩兰、石菖蒲、辛夷、野菊花、香附、青皮8种含油水体为试验体系,在统一条件[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14万的聚偏氟乙烯膜(PVDF-14W),温度40℃,压力0.1 MPa,膜面速度150 r·min-1]下对上述8种含油水体进行过膜,探索中药含油水体的溶液环境对膜时通量和收油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pH较小的体系通量相对较低,对挥发油截油率未表现出明显趋势;表面张力与纯水的表面张力相差越大,其截油率越小;电导率对膜富集过程未有显著影响规律;浊度大的体系通量低,对挥发油截油率未表现出明显趋势;重油的通量低于轻油的,而截油率略高于轻油;黏度较大的体系通量要比黏度较小的低,除辛夷挥发油外,挥发油的截油率明显高于黏度大的体系。试验结果为膜富集挥发油技术产业化推广提供一定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樊文玲郭立玮林瑛沈洁曹桂萍朱运徐敏杨磊
关键词:挥发油
膜富集荆芥等6种挥发油过程中的共性规律研究——理化性质和指纹图谱相似度被引量:2
2013年
中药挥发油膜富集过程绿色环保、切实可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以荆芥、青皮、香附、石菖蒲、佩兰、野菊花6味中药含油水体为试验体系,采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7万的聚偏氟乙烯膜(PVDF-7万),在40℃,0.1 MPa,150 r·min-1下过膜,富集荆芥等6种挥发油,探索膜富集过程中的理化性质、原油和截留油指纹图谱相似度的共性规律,发现不同体系具有近似的规律,在富集过程至结束,荆芥等6种含油水体的pH逐渐降低至最低;电导率逐渐变大,后变小至为0;黏度逐渐增大至最大;表面张力逐渐减小至最小;浊度逐渐增大,后减小至最小;荆芥等含油水体的密度逐渐减小至最小,石菖蒲挥发油为重油,趋势相反;盐度均为0。到达终点,渗透液pH最大,密度最大(石菖蒲油水体系相反),其余均为最小。浓缩前后油的组成相似度均超过90%。该文结果为膜富集挥发油技术产业化推广提供了一定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樊文玲郭立玮林瑛朱运徐敏杨磊朱荣嵘李衍飞
关键词:挥发油
陶瓷膜与醇沉等方法精制骨痹颗粒的药效学比较及其作用机理被引量:6
2016年
通过比较3种方法精制中药复方骨痹颗粒的主要药效学研究结果,探讨分离技术对中药复方水提液精制的可行性及其分离机理.以中药复方骨痹颗粒为实验体系,分别以陶瓷膜分离、乙醇沉淀法及大孔吸附树脂法所得精制产物为考察样品,以小鼠足趾肿胀、耳廓肿胀及软骨细胞实验评价不同精制液在高、中、低剂量下的药效学指标.3种精制产物均对小鼠足趾肿胀和耳廓肿胀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总体上,陶瓷膜组的抗炎效果在两种模型中的中、高低剂量下都呈现出较好的抗炎效果;3种精制产物对软骨细胞的促增值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陶瓷膜组优于醇沉组、树脂组.陶瓷膜组产物总体抗炎效果较好的机理之一可能是膜技术在达到精制效果的同时,可较完整保留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的完整性,从而避免了原方中对软骨细胞具促增值作用的药效成分的损失.陶瓷膜分离技术作为中药复方水提液的精制工艺,在复方药效物质群集筛选方面具有其他分离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
杨磊宗杰朱华旭龙观洪李博张启春段金廒郭立玮
关键词:精制技术陶瓷膜药效学比较
不同膜材料精制中药复方骨痹颗粒的比较被引量:4
2016年
以中药复方骨痹颗粒为模型药物,选择川续断皂苷Ⅵ、柚皮苷、总黄酮和总皂苷为复方水提液需保留的发挥药效作用的主要指标性成分(药效成分);选择淀粉、蛋白质、果胶和鞣质为复方水提液需主要去除的无效高分子指标性成分;选择中药复方精制后所得固含物(固含率)为精制效果指标,综合研究不同膜材料对中药复方骨痹颗粒上述各类成分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骨痹颗粒水提液中上述各类成分的截留率和保留率,评价不同膜材料对复方水提液的精制效果.结果表明,与聚醚砜(PES)平板膜和PES中空纤维膜相比,0.2μm陶瓷膜对骨痹颗粒水提液中发挥药效作用的主要指标性成分的保留率较高,对高分子指标性成分(蛋白质除外)的截留率较高,且对固含率控制效果最好.将0.2μm陶瓷膜精制工艺与中药复方水提取液传统的乙醇沉淀除杂工艺相比较,结果表明,0.2μm陶瓷膜精制工艺与传统醇沉工艺相比,前者对中药复方的精制效果优于后者.
杨磊宗杰朱华旭郭立玮龙观洪李博潘林梅段金廒
关键词:膜材料
不同分离精制工艺对中药复方骨痹颗粒喷干粉制剂学性质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采用粒径分析、粉末流动性测试和电镜扫描等分析技术,比较分析不同分离精制工艺对中药复方水提液经分离精制所得中间体的微观制剂学性质影响因素,评价预测水提液分离精制的最优工艺。方法以前期已建立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的中药复方骨痹颗粒为例,对复方水提液分别采用95%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50%、D101大孔树脂吸附并且用70%乙醇洗脱、0.2μm氧化铝陶瓷膜进行精制分离,制备3种制剂中间体,并比较流动性、粘结度、压缩性、透气性、粒子微观结构、粒径分布等微观制剂学性质。结果采用3种常用于中药复方水提液分离精制工艺(乙醇沉淀法、大孔吸附树脂法和膜分离法)制备的骨痹颗粒喷干粉,通过综合分析可知,膜分离法所得中间体的各项性质均较其他2种工艺好,易于后续的制粒、压片等工艺顺利进行,操作条件:药液质量浓度为生药0.05 g/m L,药液温度30℃,压力0.15 MPa,流速5 m/s。结论不同分离精制工艺所得喷干粉的制剂学性质差异较大,通过分析影响喷干粉吸湿性、流动性、压缩性等性质的因素,选择0.2μm氧化铝陶瓷膜分离法作为骨痹颗粒水提液分离精制的最优工艺。
杨磊朱华旭唐志书姚薇薇潘永兰付廷明李博郭立玮
关键词:水提液精制工艺大孔吸附树脂法膜分离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