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华
- 作品数:9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审计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规范诚信与德性诚信的结合:现代诚信的合理建构被引量:13
- 2006年
- 规范诚信和德性诚信是诚信道德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在我国当前的诚信建设中,存在着重视规范诚信轻视德性诚信的弊端。现代诚信建设应该规范诚信与德性诚信并重,原因有三:一,规范诚信和德性诚信并重是现代社会摆脱诚信危机的根本出路;二,德性诚信可以弥补规范诚信的内在缺陷;三,规范诚信和德性诚信并重是中西方诚信建设的历史经验。
- 杨小华
- 关键词:诚信建设
- 科学家社会责任之缺失探因被引量:12
- 2006年
- 科技成果的应用导致了日益增多的负面后果,科学家的社会责任问题也随之凸现。在现代“大科学”的背景下,造成科学家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科技行为主体的扩大造成了科学家社会责任的模糊;科技成果应用后果的难以预测影响了科学家对其社会责任的履行;当代科技经济功能、政治功能的不断强化,使科学家面临行为选择的困惑;社会责任的道义本质无法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约束机制。
- 杨小华
- 关键词:科学家社会责任
- 福斯特的资本主义生态批判及其启示被引量:4
- 2010年
- 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北美的领军人物,福斯特对资本主义与生态危机之间的内在关联作了深刻剖析。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态之间的对抗性矛盾、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是生态危机产生的重要根源,解决途径在于实现社会结构的变革。福斯特的生态学理论对我国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构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王云霞杨小华
- 关键词:福斯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生态批判
- 构建和谐高校视阈中的诚信教育
- 2008年
- 大学生诚信教育是构建和谐高校最基础最重要的一个层面,是检验和谐校园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之一。要增强高校诚信教育的实效,必须做到六个方面的结合:一是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二是与时俱进与针对性相结合,三是诚信理论教育与诚信实践教育相结合,四是言教与身教相结合,五是舆论引导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六是全员育人与全程育人相结合。
- 杨小华
- 关键词:诚信诚信教育和谐高校
- 加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的思考
- 2008年
- 文章阐述了《形势与政策》课在课程设置上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如何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 杨小华胡玉霞
-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形势与政策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
- 论传统诚信的现代转换被引量:4
- 2008年
- 根据现代社会对诚信的要求和需要,传统诚信必须完成向现代诚信的转换:一是在调节范围上,必须完成熟人式的狭隘诚信向陌生人式的普适诚信转换;二是在约束机制上,必须完成乡规、舆论式的软性诚信向契约式的硬性诚信转换;三是在发生的依据上,必须完成情感式诚信向理性式诚信的转换;四是在追求的目的上,必须完成排斥功利式的道义诚信向认可利益式的有限诚信转换;五是在交往的主体上,必须完成不平等式诚信向平等式诚信的转换;六是在伦理层次上,必须完成次要道德义务式诚信向基本道德义务式诚信转换。
- 杨小华
- 关键词:诚信传统诚信现代诚信
- 技术价值论:作为技术哲学范式的兴衰——围绕技术与价值问题进行的分析被引量:14
- 2007年
- 在技术哲学内部,技术与价值问题曾成为一个主题被凸现出来,这是技术自主论批判在技术领域内的表现,但是技术价值论所蕴涵的意义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技术认识论的兴起,使技术价值论已经显示出某种衰落的迹象。但随着社会建构论研究的深入,技术价值论又显示出其技术自主论批判的新的生长点。对技术价值论兴衰过程的反思涉及到技术哲学的范式问题。
- 杨小华
- 关键词:技术价值论技术自主论社会建构论
- 老庄“道”论的哲学价值预设及其生态学意蕴
- 2011年
- 老庄通过哲学预设,将"道"确立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本原之道的成立在于道的形上性、超越性与遍在性。"道法自然"的原则中蕴含的真善美的价值预设,确立了万物存在的价值正当性。老庄之道论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意蕴:由道本原论所衍生的万物平等观是对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由"道法自然"所衍生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实践观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充分尊重。老庄道论所蕴含的生态学意蕴可以作为构建当代环境伦理和生态伦理的理论资源。
- 杨小华
- 关键词:老庄道论道法自然
- 墨子的节用思想及其现代价值被引量:3
- 2009年
- 节用是墨子的重要思想之一,具体包含节用、节葬、非乐等内容。墨子的节用主张是中国传统消费观的主流,对于纠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某些不正之风,对于建构现代条件下的新型消费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现代消费观的建构应立足当下并与传统的节用思想相承接,反对浪费,提倡"俭而有度,合理消费",应是现代新型消费观的特点。
- 杨小华
- 关键词:节用节葬非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