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瑞
- 作品数:6 被引量:62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50
- 2020年
- 目的研究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因妇科良性疾病行腹腔镜手术且病理诊断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24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为DIE组(94例)和非DIE组(146例),分析比较临床症状、妇科检查及盆腔病灶解剖分布特点的关系。结果(1)240例盆腔内异症患者中DIE患者94例,DIE在盆腔内异症中的发生率为39.2%(94/240)。94例DIE患者术前诊断44例,术前诊断率为46.8%(44/94)。(2)与非DIE组患者比较,DIE组患者继发痛经[分别为53.2%(50/94)、38.4%(56/146),P=0.033]、肛门坠胀[分别为43.6%(41/94)、28.1%(41/146),P=0.013]、性交痛[分别为39.4%(37/94)、18.5%(27/146),P=0.001]、经期腹泻[分别为33.0%(31/94)、15.8%(23/146),P=0.002]发生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与非DIE组患者比较,DIE组患者妇科检查中子宫固定不活动[分别为21.3%(20/94)、6.8%(10/146),P=0.001]、宫骶韧带触痛结节[分别为26.6%(25/94)、6.2%(9/146),P<0.01]、后穹隆触痛结节[分别为19.1%(18/94)、4.8%(7/146),P<0.01]、阴道壁蓝色结节[分别为6.4%(6/94)、0(0/146),P=0.003]检出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94例DIE患者共计162个DIE病灶,分别为:宫骶韧带88个(54.3%,88/162),阴道直肠隔41个(25.3%,41/162),直肠14个(8.6%,14/162),膀胱4个(2.5%,4/162),输尿管6个(3.7%,6/162),阴道壁7个(4.3%,7/162),子宫直肠陷凹2个(1.2%,2/162)。94例DIE患者中有43例(45.7%,43/94)同时存在两个及以上DIE病灶。DIE组患者合并卵巢型内异症囊肿者69例(73.4%,69/94),共计103个卵巢型内异症囊肿,1个卵巢内有1~9个异位囊腔。(5)与非DIE组患者比较,DIE组患者子宫直肠陷凹完全封闭的发生率高[分别为76.6%(72/94)、19.2%(28/1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IE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发生率较高,但术前诊断率不高�
- 郑玉梅彭超陆叶邓婷李瑞瑞周应芳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骨盆痛腹膜直肠子宫陷凹
- 癫痫儿童奥卡西平活性代谢物唾液浓度与血药浓度的相关性
- 目的 单羟基卡马西平(MHD,10-羟基卡马西平)是奥卡西平的主要活性代谢物.本文旨在研究癫痫儿童患者奥卡西平活性代谢物血浆和唾液中药物浓度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安全有效的浓度范围.方法 前瞻性收集服用奥卡西平的住院癫痫儿童...
- 李瑞瑞盛晓燕吴晔季涛云赵侠许俊羽马凌悦陈超阳周颖崔一民
- 新型儿童抗癫痫药物个体化治疗
- 研究目的癫痫(epilepsy)是由脑细胞群异常超同步放电而引起的具有发作性、突然性和暂时性特征的脑功能紊乱,是危害儿童健康的顽症。为减少抗癫痫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应对患儿进行个体化治疗。儿童抗癫...
- 李瑞瑞盛晓燕赵侠周颖
- 儿童癫痫患者奥卡西平群体药动学模型验证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根据模型拟合图形,判断儿童癫痫患者奥卡西平群体药动学模型对中国癫痫患儿血药浓度数据的拟合效果,探讨已发表模型对不同临床机构的适用性,选择适合中国患儿的群体药动学模型。方法:本研究统计分析了已发表的关于癫痫儿童的奥卡西平活性代谢物10-羟基卡马西平群体药动学模型,并提取了已发表文献中的人口学信息及模型信息,将我院癫痫患儿的浓度数据进行模型拟合,根据实测浓度-预测浓度(DV-PRED)图及可视化预测检验(VPC)评估拟合效果。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我院69例癫痫患儿的76个稳态谷浓度点,入组患儿的年龄范围为0.17~15岁;共检索到7篇奥卡西平的群体模型,对其中5篇进行拟合,其中模型A和D的拟合效果较好。结论:仍需建立适合中国癫痫患儿的奥卡西平群体模型。
- 李瑞瑞盛晓燕马凌悦许俊羽赵侠周颖崔一民
- 关键词:奥卡西平群体药动学儿童癫痫
- 10-羟基卡马西平在儿童癫痫患者血液/唾液中药物浓度相关性研究
- 陈超阳李瑞瑞周颖吴晔
- 新型抗癫痫药物针对儿童个体化治疗的进展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癫痫是危害儿童健康的顽症。为减少抗癫痫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应对患儿进行个体化治疗。方法:检索CNKI、PubMed等数据库中国内外有关新型儿童抗癫痫药个体化治疗的几种方法,包括利用唾液替代血液进行治疗药物监测、建立群体药动学模型、利用药物基因组学实现个体化治疗等的文献,对其进行整理和归纳。结果:唾液与血液药物浓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某些新型抗癫痫药物的群体药动学模型已经成功建立;ABCB1、ABCC2基因等某些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耐药性癫痫有关。结论:可以用唾液替代血液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群体药动学模型成功建立为个体化给药提供可能,但目前仍停留在理论阶段;测定基因多态性为耐药性癫痫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有重要临床价值。
- 李瑞瑞盛晓燕赵侠周颖崔一民
- 关键词:新型抗癫痫药儿童个体化治疗治疗药物监测群体药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