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车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健康状况
  • 1篇应激
  • 1篇受性
  • 1篇着陆
  • 1篇着陆冲击
  • 1篇某部官兵
  • 1篇耐受
  • 1篇耐受性
  • 1篇机动车
  • 1篇机动车辆
  • 1篇急性高原
  • 1篇急性高原反应
  • 1篇官兵
  • 1篇车辆
  • 1篇抽样调查

机构

  • 2篇中国兵器工业...

作者

  • 2篇柴渭莉
  • 2篇刘晓峰
  • 2篇张伟
  • 2篇王学友
  • 2篇李毅
  • 1篇吴亚楠
  • 1篇贾海军
  • 1篇武海明

传媒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军事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某部官兵急性高原反应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抽样调查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对某部官兵急性高原反应(AMS)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进行抽样调查,为其心理预防和疏导提供理论指导。方法2017年5月,选择高原地区某部队61名官兵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急性高原反应症状分度评分表的调查结果分为AMS组(35人)和无AMS组(26人),再利用症状自评量表测评其心理健康状况。结果AMS组总分(105.20±13.82)、躯体化因子分(1.37±0.26)、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1.14±0.21)、忧郁因子分(1.16±0.19)、焦虑因子分(1.16±0.18)、恐怖因子分(1.06±0.11)、偏执因子分(1.10±0.17)、其它因子分(1.22±0.19)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官兵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恐怖、偏执、其他等心理因子对急性高原反应有明显影响,应针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提高个体的抗应激能力,保障高原军事任务顺利完成。
柴渭莉刘晓峰王延琦李毅王学友张伟吴亚楠刘文佳张亚斌韩艳茹
关键词:官兵急性高原反应心理健康应激
人体着陆冲击安全性研究方法分析
2016年
分析人体着陆冲击响应与人体着陆冲击安全性研究几种试(实)验对象的特点,对比各研究方法的优劣,分析国内外与人体着陆冲击研究相关的试验结论和评价准则。结果表明,几种研究方法所选的人体替代物在试验中存在一定不足,需对影响人体着陆冲击试验结果的载荷性质、个体特征、试验对象姿态和防护状况等作出规定,仍需针对不同载运工具的特点开展与之相匹配的作业人员冲击耐受性和防护方法研究。
李毅王学友贾海军武海明刘晓峰柴渭莉张伟
关键词:着陆冲击机动车辆耐受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