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方方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篇频谱
  • 3篇频谱分配
  • 2篇人工蜂群
  • 2篇离散优化
  • 1篇人脸
  • 1篇人脸识别
  • 1篇三维人脸
  • 1篇三维人脸识别
  • 1篇频谱分配算法
  • 1篇群算法
  • 1篇人工蜂群算法
  • 1篇资源分配
  • 1篇子群
  • 1篇粒子群
  • 1篇逻辑运算
  • 1篇蜂群算法
  • 1篇闭集

机构

  • 4篇重庆大学
  • 1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酒泉卫星发射...

作者

  • 4篇朱方方
  • 3篇朱冰莲
  • 1篇王大为
  • 1篇李明均
  • 1篇石锐
  • 1篇苏红宏
  • 1篇李晶
  • 1篇王大为
  • 1篇朱海波
  • 1篇张良

传媒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电子学报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改进二进制粒子群算法及在频谱分配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6年
收敛速度是衡量算法有效性的重要标准,当前频谱分配算法普遍存在收敛过慢的缺陷。为更高效地完成频谱分配,对二进制粒子群算法的速度和位置更新策略在离散域作了全新诠释,提出了二进制离散速度的概念,并以其作为决定位置参数变或不变的异或因子,更好地平衡了算法的开发性能与探索性能。实验表明,改进二进制粒子群算法能够更高效、快速地完成频谱分配。
王大为朱方方
关键词:粒子群频谱分配离散优化资源分配
针对表情变化的三维人脸识别系统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为增强三维人脸识别系统对表情变化的鲁棒性,提出一种融合深度数据与面部刚性区域的人脸识别系统。首先根据人脸几何特征定位鼻尖点,以该点为中心切割出有效的面部区域,把各种姿态的人脸统一矫正到正面姿态;然后以深度图作为整体特征采用二维主成分分析(2DPCA)算法进行匹配,以面部刚性区域作为局部特征采用改进的迭代最近点(ICP)算法进行匹配;最后将所提取的整体特征匹配结果和局部特征匹配结果进行融合。在CASIA 3D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构造的系统识别率高于使用单一特征的系统,且对表情变化有较好的鲁棒性。
朱冰莲王大为李明均朱海波朱方方
关键词:人脸识别
基于逻辑运算的离散人工蜂群算法被引量:9
2015年
针对当前离散人工蜂群算法冗余度高、探索性能差、容易陷入早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逻辑运算的离散人工蜂群算法.通过引入一系列的逻辑运算,一方面解决了当前离散人工蜂群算法中存在的解不更新问题,提高了算法的搜索效率;另一方面,很好地保证了搜索过程的中间解和最终解都封闭在原离散封闭集内,有效地避开了实数集与离散集间的映射问题.基于逻辑运算的离散人工蜂群算法计算简单、易于硬件实现,在基于图论着色理论的频谱分配模型上进行验证,取得了明显优于离散人工蜂群算法的收敛速度和优化性能.
朱冰莲朱方方苏红宏石锐段青言李晶
关键词:人工蜂群算法离散优化逻辑运算频谱分配
采用多策略离散人工蜂群的改进频谱分配算法被引量:9
2016年
针对图论频谱分配模型下最优频谱分配策略搜索解困难、耗时长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多策略离散人工蜂群的频谱分配算法。首先,根据感知技术得到的通信环境状况,建立频谱分配的图论模型;然后,引入多策略离散人工蜂群算法进行最优频谱分配策略的搜索,在搜索初期,引入全局探索能力强的粗搜索策略,以快速优化初始种群,后期以高精度的单维更新进行精细搜索;考虑到仅当解参数值取1才能带来网络收益的增加,提出仅对取值为零的维度进行更新的策略,增强了搜索的有向性与有效性。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与当前基于离散人工蜂群和二进制粒子算法的频谱分配算法相比,无论是收敛速度还是网络收益都得到提高;当可用频谱数在5-20之间、次用户数量在5-22之间变化时,获得相同最大收益的耗时仅为对比算法的47.75%-36.18%,且随着问题规模增加耗时呈下降趋势。
朱冰莲朱方方段青言张良肖欣庭
关键词:频谱分配人工蜂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