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岳莉

作品数:10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结核
  • 3篇蛋白
  • 3篇细胞
  • 3篇结核分枝杆菌
  • 3篇基因
  • 3篇分枝杆菌
  • 3篇杆菌
  • 2篇多药
  • 2篇乙胺丁醇
  • 2篇位点
  • 2篇相关基因
  • 2篇链霉素
  • 2篇酶联
  • 2篇酶联免疫
  • 2篇免疫
  • 2篇耐多药
  • 2篇耐多药结核
  • 2篇耐多药结核分...
  • 2篇耐药
  • 2篇耐药相关基因

机构

  • 10篇安徽省立医院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安徽省金寨县...

作者

  • 10篇岳莉
  • 9篇戚应杰
  • 6篇王云
  • 3篇马筱玲
  • 2篇姚余有
  • 1篇刘亚
  • 1篇姚有余
  • 1篇徐前明
  • 1篇王勇

传媒

  • 2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大医生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健康之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链霉素及乙胺丁醇耐药相关基因位点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链霉素及乙胺丁醇耐药相关基因位点表达的情况。方法选取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临床分离的101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利用测序法和基因芯片法分别检测其对...
戚应杰刘婷查晓丹石玉如王云岳莉马筱玲
关键词: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基因位点
文献传递
丙型肝炎病毒单基因型感染与非单基因感染患者基因型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基因型分布情况,并对相关基因型进行血清学指标分析。方法收集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院114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样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探针法对患者丙型肝炎病毒进行分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丙肝病毒核糖核酸(HCV-RNA),同时检测肝功能[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小板(PLT)]及自身抗体[抗核抗体(ANA)、抗U1小核糖核蛋白抗体(抗RNP)、抗狼疮细胞抗体(抗Sm)、抗52 kD的多肽条段(抗Ro-52)、着丝粒蛋白B抗体(抗CENP B)、M2型线粒体抗体(AMA-M2)、抗肝/肾微粒体1型抗体(LKM1)]等相关血清学指标。结果在114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主要为1b型(80.70%),2a型(7.01%),6a型(1.75%),未分型(0.88%)。除了单基因型,还发现非单基因型11例(9.65%)。对单基因型和非单基因型相关实验室指标分析发现,非单基因型ALT及自身抗体检测阳性率要高于单基因型(Z=1.999,P=0.045;χ^2=13.408,P=0.000),而对AST、GGT、PT、PTA、PLT等指标,单基因型与非单基因型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研究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以1b为主;非单基因型对肝损害要高于单基因型,自身抗体出现的阳性率也更高,可能也更易出现自身免疫性疾病。
石玉如岳莉姚余有赵长城谷妍刘杨王云戚应杰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检测在不同肝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在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经临床确诊的96例患者血清标本,其中CHB组28例,肝硬化组44例,肝癌组24例,另收集健康体检标本1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定量检测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的浓度;利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层析法检测高尔基蛋白(GP73);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甲胎蛋白(AFP)。结果 CHB组、肝硬化组、肝癌组、健康体检组之间血清CHI3L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249,P<0.001),其中肝硬化组、肝癌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各组之间血清GP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963,P<0.001),其中CHB组、肝硬化组、肝癌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血清AF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606,P<0.001),其中肝癌组高于肝硬化组、CHB组、健康组(P<0.001)。将CHB组与肝硬化组中的GP73,CHI3L1,AFP做ROC曲线,CHI3L1的AUC为0.953(95%可信区间:0.902~1.000),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6%和92.9%,高于GP73和AFP。将肝硬化组与肝癌组中的AFP,CHI3L1,GP73做ROC曲线,AFP的AUC为0.930(95%可信区间:0.871~0.989),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0%和97.7%,高于CHI3L1与GP73。对AFP,GP73,CHI3L1在CHB,肝硬化和肝硬化中的相关性进行分析,AFP与GP73呈正相关(r_s=0.491,P<0.001),AFP与CHI3L1呈正相关(r_s=0.452,P<0.001),GP73与CHI3L1呈正相关(r_s=0.554,P<0.001)。结论血清CHI3L1在肝硬化中具有很好的诊断效能,优于GP73与AFP,而AFP在肝癌中的诊断价值要高于CHI3L1与GP73。
石玉如岳莉赵长城姚余有戚应杰
关键词:肝脏疾病
单独HIV感染与HIV/HCV共感染患者肝脏功能及免疫状态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单独HIV感染及HIV合并HCV感染患者血清肝功能指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及肝纤维化结果变化。方法:采集2017年1-6月门诊单纯性HIV感染患者(40例),HIV,HCV共感染患者(15例)的标本,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T淋巴细胞。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肝纤维化指标。并采用SPSS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IV/HCV共感染组ALT,ASTGGT,CG水平高于HIV单独感染者(P<0.05)。而CD4+计数及CD4+/CD8+低于HIV单独感染者(P<0.05)。HIV/HCV共感染组HA高于HIV单独感染组(P<0.05)而层粘连蛋白(LN),IV型胶原(IVC),Ⅲ型前胶原(PCⅢ)虽均增高但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HCV合并HIV感染加重HIV病程,加重肝脏损伤。
谷妍刘杨岳莉
关键词:HCVT淋巴细胞
相对定量检测HIV/AIDS病人PBMCs中TIGIT mRNA表达水平的方法建立
2018年
目的建立检测人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PBMCs)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ITIM结构域(TIGIT)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的相对定量方法,并探讨TIGIT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临床监测中的意义。方法设计基因TIGIT引物3对,并利用超声波-煮沸法提取人PBMCs总RNA,选用管家基因GAPDH作为内参,然后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反转录及扩增TIGIT基因。利用软件测定电泳条带的灰度值(IOD),计算TIGIT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超声波-煮沸法提取的RNA纯度(A260/A280=1.71±0.056)优于超声波法(A260/A280=1.51±0.023)和煮沸法(A260/A280=1.375±0.078);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且单一的TIGIT引物;相对定量结果表明,TIGIT mRNA在HIV/AIDS病人中的相对表达量均数(0.520 4±0.067)显著低于健康人群(1.383±0.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06,P=0.0167)。结论所建立的相对定量RT-PCR检测方法具有成本低、简单易行的优点,可应用于检测HIV/AIDS病人外周血中TIGIT mRNA的表达差异。
陈琛戚应杰岳莉石玉如王云王勇徐前明刘亚赵长城
人工肝血浆置换与胆红素吸附联合治疗重症肝炎后患者肝功能及HBV-DNA水平变化被引量:23
2017年
目的探究人工肝血浆置换与胆红素吸附联合治疗对重症肝炎患者肝功能及乙型肝炎病毒负荷量HBV-DNA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安徽省立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重症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护肝、肝细胞再生、充足休息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增加胆红素吸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时间、清蛋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BV-D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肝炎患者联合应用人工肝血浆置换与胆红素吸附治疗的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肝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云戚应杰岳莉姚有余
关键词:人工肝血浆置换重症肝炎胆红素吸附
NGS检出脑脊液样本中布尼亚病毒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2021年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是由布尼亚病毒[又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virus,SFTSV)]导致的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感染性疾病。在流行区域该病毒感染率为1%~3%,病死率为6%~30%,平均病死率约为10%^([1])。该病毒可通过蜱虫、饲养或野生动物、人与人血液或分泌物传播^([2]),好发于疫区农民,患者大多住在丘陵或森林地带。
石玉如冯刚岳莉谷妍刘杨戚应杰
关键词:下一代测序布尼亚病毒脑脊液
热休克蛋白90α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液中的表达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α(heat shock protein,Hsp90α)在活动性肺结核(active tuberculosis,ATB)患者血液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对区分活动性肺结核和潜伏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6月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院已确诊的81例ATB患者和65例潜伏性肺结核(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患者,分别记为活动组和潜伏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浆标本中Hsp90α的表达情况,采用接受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Hsp90α和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两种检测技术诊断ATB的效能(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ATB组的Hsp90α水平显著高于LTB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区分ATB和LTB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1%和81.8%,ROC曲线下面积为0.745(95%CI:66.4%~82.6%);T-spot.TB用于区分ATB和LTB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0.7%和84.4%,ROC曲线下面积为0.624(95%CI:0.536~0.712)。结论当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会造成血浆中Hsp90α表达的上调,且在ATB的阳性率和表达水平高于LTBI,Hsp90α定量检测在区分ATB和LTBI患者上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且其敏感度要远高于T-spot.TB。Hsp90α有望成为辅助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选项。
李烨刘佳星岳莉查晓丹戚应杰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90Α活动性肺结核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链霉素及乙胺丁醇耐药相关基因位点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链霉素及乙胺丁醇耐药相关基因位点表达的情况。方法选取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临床分离的101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利用测序法和基因芯片法分别检测其对...
戚应杰刘婷查晓丹石玉如王云岳莉马筱玲
关键词: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基因位点
文献传递
抗结核分枝杆菌多表位融合抗原IgG抗体检测最佳临界值的建立和初步应用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建立抗结核分枝杆菌多表位融合抗原IgG抗体(MTB-Ab)检测的最佳临界值,评价该项目对肺结核的诊断性能。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2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58例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和168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血清MTB-Ab,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最佳临界值并将其设为Cut-off值指数(COI),分别评价试剂盒推荐的Cut-off值和最佳COI值对肺结核和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性能。结果以正常对照组为对照,MTB-Ab诊断肺结核的最佳COI值(COI_1)为0.90,此时敏感性为92.5%,显著高于试剂盒Cut-off值(0.18)的敏感性(86.7%)(P<0.05)。试剂盒Cut-off值与COI_1诊断肺结核的特异性、约登指数、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非活动性肺结核组为对照,MTB-Ab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最佳COI值(COI_2)为3.65,其敏感性、特异性、约登指数、阳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低于COI_1(P<0.05),而阴性似然比高于COI_1(P<0.05)。结论以正常对照者为对照得出的最佳COI值(COI_1)作为判断限,可以提高MTB-Ab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以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为对照得出的最佳COI值(COI_2)作为判断限,MTB-Ab鉴别诊断活动性与非活动性肺结核的性能均明显下降。
戚应杰石玉如刘婷岳莉赵长城王云马筱玲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核抗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