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泽珊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地鼠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癌
  • 2篇腺癌
  • 2篇金黄地鼠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癌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亚硝基
  • 1篇硝基
  • 1篇内胆
  • 1篇肝内
  • 1篇肝内胆管
  • 1篇肝内胆管癌
  • 1篇BOP
  • 1篇丙基

机构

  • 2篇川北医学院
  • 2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资阳市第一人...

作者

  • 2篇沈成义
  • 2篇杨正伟
  • 2篇蒲宇
  • 2篇张小明
  • 2篇吴泽珊
  • 1篇谢贤镛
  • 1篇蹇顺海
  • 1篇马青松
  • 1篇武超颖
  • 1篇文彬
  • 1篇向宇

传媒

  • 2篇川北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大剂量BOP(N-亚硝基双(2-氧丙基)胺)诱导了金黄地鼠肝内胆管癌而非胰腺癌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用较大剂量的BOP(N-亚硝基双(2-氧丙基)胺)创建金黄地鼠胰腺癌模型。方法:参考文献(Cancer Res,2006,66,4503-11)所用剂量(每周1次共5次,第1次70 mg/kg体重,以后20 mg/kg),给48只雌性金黄地鼠(体重91克-109克)皮下注射BOP,8周后处死有明显腹水的动物(10只),12周后处死余下存活动物(7只),取肝脏和胰腺,作石蜡包埋切片观察组织病理学,并用体视学点计数法估计肝内胆管所占体积比例。结果:所有动物均未发生胰腺癌,所有动物(第12周取材组有1只除外)肝内胆管异常增生,增生的胆管占肝脏体积的14%–62%,所有动物(第12周取材组有2只除外)肝内部分胆管癌变。结论:大剂量BOP更容易损害肝脏,不适于建胰腺癌模型,可能适于建肝内胆管癌模型。
吴泽珊蒲宇沈成义向宇蹇顺海谢贤镛文彬张小明杨正伟
关键词:金黄地鼠胰腺癌肝内胆管癌
金黄地鼠胰腺癌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建立N-Nitrosobis(2-oxopropyl)amine(BOP)诱导性金黄地鼠胰腺癌动物模型。方法:将120只雌性叙利亚金黄地鼠随机分为实验组(80只)和对照组(40只)。按10 mg/kg体重分别给实验组金黄地鼠皮下注射BOP,每周1次,持续7周;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第1次注射后第11周开始,每两周1次,处死实验组金黄地鼠10只,对照组5只。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部分动物出现黄疸及营养不良、远处转移,平均体重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腹肉眼观察,在18只实验组动物中发现23个胰腺肿瘤。其中,1只有3个胰腺肿瘤,3只有2个肿瘤,其余均为单发。其中,7个肿瘤直径<5 mm,16个肿瘤直径≥5 mm,最小肿瘤直径2.0 mm,最大肿瘤直径17 mm。肿瘤直径中位数6.8 mm,体积中位数178.71 mm3,质量中位数0.32 g。组织学检查共在26只实验鼠中发现31个胰腺癌,其中原位癌9个,浸润癌22个,均为胰腺导管腺癌。所有荷瘤鼠均伴有不同程度不典型增生,19周后,所有的实验组动物均发现不典型增生,共在65只实验组动物中发现胰腺不典型增生。实验组总成瘤率81.3%(65/80)。结论:经皮下注射BOP,成功建立诱导性金黄地鼠胰腺癌动物模型,操作方法简单,易复制,组织病理学与人胰腺癌相似,是胰腺癌体内研究理想的动物模型。
马青松张小明沈成义吴泽珊蒲宇武超颖杨正伟
关键词:胰腺癌动物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