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楠
- 作品数:9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市环湖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 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配合与护理的研究进展
- 2019年
- 颅内动脉瘤属于临床常见神经外科疾病,其最主要的症状为患者蛛网膜下腔位置出血,而脑动脉表面异常膨出是导致出血的基本原因;颅内动脉瘤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现阶段,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主要采用夹闭显微手术,在瘤颈夹闭过程中需要使用特制的动脉瘤夹,使动脉瘤独立于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避免治疗过程中出现二次破裂,确保灌注供血充足,保证动脉瘤承载动脉通畅。为保证显微手术的治疗效果,需要在手术期间采取合理的配合和护理措施。本次研究对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配合与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后期手术治疗及护理提供一定的依据。
- 任楠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护理
- 天津市肿瘤科护士自我效能感与职业认同的现状调查及其相关性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调查肿瘤科护士自我效能感与职业认同现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天津市6所三甲医院肿瘤科护士324名,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职业认同量表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肿瘤科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总评分为(31.20±3.65)分,职业认同总分为(60.21±4.25)分。单因素分析显示,自我效能感评分、职业认同评分在不同年龄和不同工作年限护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年限、职业认同总分是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肿瘤科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及职业认同均处于中等水平,呈正相关,增强护士的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提升职业认同感。
- 任楠霍晓菁戚珊珊
-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肿瘤科
- 1例在非华人重症围术期全血应用护理体会
- 2020年
- 目的总结在非洲医疗援助期间1例华人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的护理体会,针对海外华人近年来在境外的就医需求,为拓展在紧急状况下围术期全血应用范围提出更多参考。方法接诊抢救患者的同时,观察记录患者在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生命体征及护理情况并进行详实记录。结果经过正确、及时的外科、输血治疗和相关护理后,患者失血性休克得到纠正,生命体征转归平稳,预后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海外华人外伤及其他失血性休克患者逐年增多,在非洲等欠发达地区,全血输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风险,但重症病例围术期抢救效果明确有效。
- 任楠
-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急症手术围术期护理
- 儿童颅脑肿瘤术后发生早期癫痫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儿童颅脑肿瘤术后早期癫痫发作的影响因素,指导未来儿童颅脑肿瘤术后早期癫痫防治方案的制定。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95例颅脑肿瘤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均经开颅手术治疗,术后预防使用丙戊酸钠,统计患儿早期癫痫发生情况,将全部可能的因素纳入,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儿童颅脑肿瘤术后早期癫痫的影响因素。结果95例颅脑肿瘤患儿中,术后早期癫痫的发病率为27.37%(26/95);经单因素与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14个月~5岁、术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8分、有术前癫痫发作使、幕上肿瘤、肿瘤直径≥5 cm、肿瘤未全切、术前脑损伤多发、合并脑软化萎缩、血钠低水平均是儿童颅脑肿瘤术后早期癫痫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儿童颅脑肿瘤早期癫痫的发病率较高,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低龄、脑损伤史、脑软化萎缩、低血钠、肿瘤直径大等,术前可评估患儿上述因素是否存在,针对合并术后早期癫痫风险因素的患儿进行积极防治意义重大。
- 朱佳王彦迪任楠
- 关键词:颅脑肿瘤开颅手术早期癫痫影响因素
- 83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手术配合
- 2015年
- 目的总结2009年4月-2013年12月83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手术配合,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术中并发症,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进行统计的83例手术患者男性65例,女性18例,年龄40~78岁,平均(59~7.6)岁,其中狭窄程度均在75%以上,既往有高血压83例,冠心病26例,糖尿病34例。83例均在全麻下行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1例在荧光造影下找到斑块。结果术后8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例明显好转,1例突发脑出血死亡。术后随访12~18个月,均未发现再狭窄,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肌力恢复,TIA消失,70例能正常工作和生活,6例偶有头晕,6例主诉术后颈部活动受限。结论手术配合要求器械护士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熟悉解剖位置,了解手术步骤,合理安排器械布局,及时准确传递器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巡回护士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积极主动做好手术配合,是整个手术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 任楠
-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手术配合护理
- 颅脑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分析颅脑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颅脑手术的患者36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对感染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状况进行调查,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颅脑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363例颅脑手术患者中,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患者有9例(2.48%),其中表浅切口感染1例(11.11%),器官/腔隙感染8例(88.89%)。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住院时间、手术时长、术区引流管留置时间、脑室外引流是颅脑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颅脑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众多,其中术前住院时间、手术时长、术区引流管留置时间、脑室外引流是颅脑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应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进行预防控制,从而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
- 任楠金奕霍晓菁
- 关键词:神经外科颅脑手术手术部位感染
- 脑动脉瘤患者夹闭术后颅内感染的病原菌及危险因素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究脑动脉瘤患者夹闭术后颅内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环湖医院2019年1月-2023年5月收治的370例行脑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并发颅内感染组51例和未并发颅内感染组319例,分析脑动脉瘤患者夹闭术后颅内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370例脑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中并发颅内感染为51例,感染率为13.78%;共培养出44株病原菌,其中27株革兰阳性菌(61.36%),主要为人葡萄球菌,17株革兰阴性菌(38.64%),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术中出血量>100 ml、腰大池引流、脑室外引流、引流管置管时间、住院时间为脑动脉瘤患者夹闭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动脉瘤患者夹闭术后颅内感染以人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脑动脉瘤患者夹闭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包括术中出血量>100 ml、腰大池引流、脑室外引流、引流管置管时间、住院时间,临床可进行针对性防治以降低脑动脉瘤患者夹闭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风险。
- 任楠李耀妍王璐
- 关键词:脑动脉瘤夹闭手术颅内感染病原菌
- 整建制医疗队支援定点医院新冠肺炎感染控制的体会
- 2022年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SARS-Cov感染而引发的患者肺部感染性疾病,SARS-Cov对人有很强的感染能力,国内有报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救治医院陆续发生院内感染事件,甚至引发聚集性疫情。本文以“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为总方针,通过组建整建制医疗队支援定点医院,制定了科学、合理的驻地管理流程与医院管理流程,有效切断了驻地和医院内传播途径,为疫情的防控及救治工作奠定了基础,在感染控制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 任楠
- 丙泊酚调控miR-133a/AQP1表达改善H/R心肌细胞损伤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丙泊酚调控miR-133a/聚合酶链反应(AQP)1表达对缺氧/复氧(H/R)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H/R组(行H/R处理)、H/R+丙泊酚组(在H/R处理前给予25μmol/L丙泊酚预处理),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H9c2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检测H9c2细胞上清液中LDH释放量,流式细胞仪检测H9c2细胞凋亡率,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试剂盒检测H9c2细胞的Caspase-3活性,实时荧光定量水通道蛋白(PCR)检测H9c2细胞中miR-133a的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H9c2细胞中AQP1蛋白表达;转染miR-133a inhibitor后,观察miR-133a低表达对丙泊酚保护H/R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及AQP1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133a与AQP1的靶向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R处理可引起H9c2细胞损伤,表现为H9c2细胞存活率和细胞中miR-133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细胞上清液中LDH释放量、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活性明显升高(均P<0.05);与H/R组比较,丙泊酚处理后H/R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明显改善(P<0.05)。转染miR-133a inhibitor成功下调miR-133a表达后,丙泊酚对H/R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对H9c2细胞中AQP1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AQP1是miR-133a的靶基因。结论丙泊酚可通过调控miR-133a/AQP1表达保护H/R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
- 宋禹张红涛任楠李跃祥
- 关键词:丙泊酚心肌细胞水通道蛋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