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显

作品数:26 被引量:109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口腔
  • 4篇缺损
  • 4篇颌面
  • 4篇下颌
  • 4篇面部
  • 4篇骨缺损
  • 3篇术后
  • 3篇阻生
  • 3篇颌面部
  • 3篇外科
  • 3篇门诊
  • 3篇骨组织
  • 2篇形状记忆
  • 2篇上颌
  • 2篇手术
  • 2篇清创
  • 2篇阻生牙
  • 2篇颌骨
  • 2篇颌骨缺损
  • 2篇微创

机构

  • 25篇四川大学华西...
  • 4篇四川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1篇吉林大学口腔...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 1篇凉山彝族自治...
  • 1篇成都华西牙种...

作者

  • 26篇刘显
  • 10篇包崇云
  • 4篇潘剑
  • 4篇罗恩
  • 4篇刘航航
  • 3篇张晓辉
  • 2篇周小蓉
  • 2篇华成舸
  • 2篇张朝良
  • 2篇孙玥
  • 1篇陈松龄
  • 1篇韩冰
  • 1篇宋东哲
  • 1篇周青
  • 1篇杨孝勤
  • 1篇崔念晖
  • 1篇陈尽欢
  • 1篇刘济远
  • 1篇廖学娟
  • 1篇梁新华

传媒

  • 6篇华西口腔医学...
  • 4篇国际口腔医学...
  • 2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护理研究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口腔颌面...
  • 1篇实验科学与技...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实用口腔...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形状记忆可吸收支架的制备及其在骨组织应用的体外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探讨其物理性能及生物相容性,为骨组织工程的应用作奠定基础。方法热压成形术合成孔隙大小及孔隙率适宜的形状记忆聚合物(SMP)支架,应用体式显微镜观察支架材料的形变过程,扫描电镜考察支架材料塑形前后的孔隙变化以及细胞在支架表面附着生长的情况,同时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接种于支架材料,运用死活细胞染色方法检测该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数据分析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结果体式显微镜展现了材料自形变后的中间状态恢复到原始状态,形变恢复率约91%,合成的支架材料在人体温度(37℃)下具有形状记忆特性;扫描电镜下可见未形变的支架材料其具有良好的孔隙率(90.6±5.2)%,原始孔隙大小约165μm,压缩状态的孔隙大小约为33μm,同时BMSC与支架材料表面附着良好;死活细胞染色结果显示,BMSC在SMP支架表面培养1、7、14 d的活细胞率分别为(81.5±2.2)%、(86.3±1.9)%、(82.1±1.8)%,空白对照组1、7、14 d活细胞率分别为(82.3±1.7)%、(88.4±1.4)%、(83.7±2.1)%,两组间活细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80,P=0.555)。而SMP支架组1、7、14 d的活细胞密度分别为(91±2.3)、(202±4.8)和(617±5.5)个/mm2,空白对照组1、7、14 d活细胞密度分别为(83±4.5)、(219±5.3)和(599±7.2)个/mm^2,均呈增长模式。结论制备所得支架材料孔隙均一,形变温度为37℃,具有良好形状记忆特性及生物相容性,能响应人体温度恢复到塑型前形状,在微创手术中有巨大的应用潜能。
孙玥罗恩纪焕中陈贵征龚涛刘显
关键词:生物相容性
三维手术模拟辅助骨软骨瘤患者髁突重建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研究计算机辅助三维手术模拟系统在髁突骨软骨瘤切除后下颌升支后缘上移髁突重建术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7~2009年期问,6例髁突骨软骨瘤患者,利用SurgicaseCMF软件行术前设计和三维手术模拟得出相关数据,辅助行病变髁突切除术和升支后缘切开上移髁突重建术。术后行临床检查、放射检查对骨瓣愈合情况和颞下颌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的患者均获得良好的开口度,未见下唇麻木病例。全景片显示下颌升支后缘的上头位于关节窝内,无骨粘连和骨吸收。结论:在骨软骨瘤患者下颌升支后缘上移髁突重建手术中,应用计算机辅助三维手术模拟系统可以使得手术更加精确和方便,避免了对重要结构的损害,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尹国柱杨孝勤张晓辉刘显张朝良罗恩
关键词:骨软骨瘤髁突
口腔颌面部熊抓伤一期缝合1例
2023年
目的:动物咬伤、抓伤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外伤性疾病之一,但目前对口腔颌面部动物咬伤、抓伤的患者是否应进行一期缝合仍存在争议。本研究将报道1例口腔颌面部熊抓伤一期缝合病例的治疗效果。诊治经过:患者,男性,49岁,因面部被熊抓伤20小时来院就诊,12小时前已接种破伤风、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及狂犬疫苗,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彻底清创后对其进行了一期严密缝合,随访并记录了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瘢痕愈合等情况。结果:患者一期缝合后伤口愈合良好,未出现术后伤口感染,且瘢痕较小,面部美观性较高。结论:对于可彻底清创的口腔颌面部动物抓伤患者,一期缝合可在不增加伤口感染率的同时改善术后美观功能,进而降低创伤对患者造成的容貌、生理及心理上的创伤。
刘航航张晓辉张雪峰陈尽欢石永乐刘显华成舸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损伤清创术
不同源性外泌体在骨缺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0年
外泌体是来自细胞内并通过多囊泡体与质膜融合后释放到细胞外环境的囊泡,直径为40~100 nm。外泌体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是细胞间信号传递、相互作用的重要物质载体,在组织修复及再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众多的研究表明,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具有调节免疫、促进细胞增殖分化、促进骨及血管再生的作用,在骨组织工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综述分析骨环境中不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特征及生物学性能,总结其在骨缺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在骨组织工程中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
刘士博刘显
关键词:外泌体骨缺损骨修复
婴幼儿舌系带过短的临床诊疗新进展被引量:10
2018年
舌系带过短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口腔畸形,目前国内临床常以婴幼儿舌系带形态或语音异常作为舌系带矫正手术的标准,但国内外有关文献表明,舌系带过短与语音异常没有直接联系,因此以舌系带形态或语音异常作为手术标准,存在过度手术的风险。母乳对婴幼儿健康发育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母乳喂养的提倡,舌系带过短引发哺乳中的乳头疼痛、创伤乃至影响婴儿生长发育等情况逐渐得到重视。本文回顾了舌系带过短与哺乳困难的关系以及致病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提出舌系带形态与母乳喂养之间的联系,进而总结出舌系带过短的手术指征,有望为临床工作提供新的指导标准。
黄椿棚刘显包崇云
关键词:舌系带过短母乳喂养
重组人骨保护素抑制破骨细胞及促进羟磷灰石修复去势大鼠下颌骨缺损的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转染人骨保护素(h OPG)基因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 BMSCs)复合羟磷灰石(HA)支架对去势大鼠下颌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将重组腺病毒p DC316-h OPG-EGFP转染r BMSCs,蛋白质印迹法和骨磨片试验分别检测h OPG的表达水平和抑制破骨细胞功能;构建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分别将HA支架、未转染r BMSCs复合HA支架、转染r BMSCs复合HA支架植入大鼠下颌骨骨缺损,6周后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骨缺损区破骨细胞及骨修复情况。结果体外携载有h OPG基因的腺病毒成功转染r BMSCs,转染后的r BMSCs表达具有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功能的h OPG;表达h OPG的r BMSCs复合HA支架后骨缺损处破骨细胞明显减少,成骨增多。结论转染h OPG基因的r BMSCs在体内外均具有抑制破骨细胞功能的作用,且转染r BMSCs复合HA支架可促进骨质疏松大鼠的下颌骨缺损修复。
廖锋刘士博刘瑶刘航航胡建刘显
关键词:骨保护素骨缺损骨再生
微创远中三角瓣与封套瓣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应用效果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比较微创远中三角瓣与封套瓣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为微创远中三角瓣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就诊的下颌第三磨牙黏膜下阻生患者80例(阻生牙80颗),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阻生牙40颗)。对2组患者行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根据翻瓣方式分别记为封套瓣组和微创远中三角瓣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第1、3、7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肿胀和张口受限程度,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34,P=0.408)。术后第1天,微创远中三角瓣组VAS评分[(2.37±1.31)分]、面部肿胀程度[(0.92±0.74)%]、张口受限程度[(25.00±15.04)%]均小于封套瓣组[VAS评分:(3.46±1.07)分、面部肿胀程度:(1.98±0.98)%、张口受限程度:(35.83±17.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依次为3.325、4.468、2.444,均P<0.05);术后第3天,微创远中三角瓣组VAS评分[(1.70±1.10)分]、面部肿胀程度[(0.79±0.73)%]均小于封套瓣组[VAS评分:(2.46±1.10)分、面部肿胀程度:(1.64±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依次为2.500、3.557,均P<0.05);术后第7天,2组VAS评分、面部肿胀程度、张口受限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在术中及术后7 d均未发生感染或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微创远中三角瓣相对于传统封套瓣,术后前3 d患者疼痛和面部肿胀程度更轻微,可作为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的翻瓣方式之一。
张坤刘显潘剑
关键词: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面部肿胀
牙囊在埋伏上颌中切牙唇侧微创开放式牵引中的作用探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总结既往上前牙区埋伏牙开放式牵引方法的基础上,报告一种基于牙囊的软组织处理技术,并监测治疗后埋伏牙牙根长度变化和牙槽骨丢失量,探讨牙囊在埋伏上颌中切牙唇侧微创开放式牵引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择单侧唇侧埋伏上颌中切牙并采用开放式牵引技术治疗的患者,将埋伏中切牙纳入试验组,将对侧未受影响的中切牙纳入对照组。在外科手术暴露埋伏上颌中切牙时,利用埋伏牙周围的牙囊组织进行术区软组织管理,最大程度地保存埋伏牙周围软硬组织量。在埋伏上颌中切牙牵引至平面后,记录其牙长、根长、骨丢失量、骨厚度等测量值。结果成功牵引了17例单侧唇侧埋伏上颌中切牙。牵引后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牙长、根长、唇侧骨丢失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唇-腭釉牙骨质界处宽度、腭侧骨丢失量、唇侧骨厚度、腭侧骨厚度、根尖牙槽骨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科手术暴露唇侧埋伏上颌中切牙时,本方法利用埋伏牙周围的牙囊组织进行术区软组织管理,最大程度地保存埋伏牙周围软硬组织量,尽可能在牵引萌出后获得更好的美学效果和健康的牙周组织。
黄佳玥刘显王艳包崇云
关键词:微创牙囊阻生牙
载药PCL/PVA纤维表面微形貌对大鼠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
目的:胶原纤维表面具有特异的微形貌,该结构与细胞生长与组织再生密切相关,制备能模拟天然细胞外基质胶原纤维表面形貌的电纺纤维,在以电纺纤维为基础的组织工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实验制备了具备串晶状结构(Shish-Keb...
亓文婷黄椿棚王了肖宇刘显包崇云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2
文献传递
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9年
为评价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该文选择拔除右侧上颌埋伏阻生尖牙一例作为教学实例,实验组学生借助计算机生成的全信息化模型及制造的仿真模型、示教导板完成手术设计与模拟,对照组学生借助传统螺旋CT影像和空间想象完成手术设计与模拟,观摩实操录像后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评价此教学方式的效果和满意度。结果表明,在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教学中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有助于学生直观了解术区解剖结构,加强学生对阻生及埋伏牙拔除术手术原则和方法的理解,锻炼了其灵活应用的能力,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王雨薇刘寅冬朱宇弛刘孝宇刘显包崇云王了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技术临床教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