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平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淮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卵鞍
  • 4篇沉积物
  • 3篇营养盐
  • 3篇枝角类
  • 3篇群落
  • 2篇总磷
  • 1篇演替
  • 1篇鱼类
  • 1篇鱼类群落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群
  • 1篇植物群落
  • 1篇植物群落结构
  • 1篇生物学评价
  • 1篇水质
  • 1篇水质生物
  • 1篇水质生物学评...
  • 1篇群落结构
  • 1篇群落演替
  • 1篇中下游

机构

  • 6篇淮北师范大学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6篇何平
  • 4篇邓道贵
  • 3篇纪磊
  • 3篇张坤
  • 1篇周忠泽
  • 1篇李晓明
  • 1篇叶佳

传媒

  • 2篇湖泊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淮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赣江中下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水质生物学评价被引量:22
2020年
为了探究赣江中下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为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质监测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2016年10月(秋季)、2017年1月(冬季)、4月(春季)和7月(夏季),对赣江中下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季度调查。结果表明,赣江中下游共记录浮游植物5门、55属、95种。其中,绿藻门44种,占总浮游植物种类的46.0%;硅藻门29种,占30.5%;蓝藻门15种,占16.0%。浮游植物密度为82.3×104~906.0×104个/L,平均值为315.0×104个/L。生物量为0.43~1.26mg/L,平均值为0.69mg/L。赣江支流浮游植物的平均密度和生物量(546.0×104个/L,1.07mg/L)均高于干流(212.0×104个/L,0.52mg/L)。干流主要优势种为小席藻(Phormidium tenue)、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卵形隐藻(Cryptomonas ovata)和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支流主要优势种为小席藻、微小平裂藻(Merismopedia tenuissima)、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和水华束丝藻(Aphanizomenon flos-aquae)。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的年均值分别为1.87和0.94,干流的H′值高于支流,而干流的D值低于支流。研究显示,赣江中下游水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干流的污染程度比支流更为严重。
杨威刘琪张婷婷孙雨琛何平纪磊张萌邓道贵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生物学评价
太湖梅梁湾沉积物中溞属卵鞍的垂直分布及其与总氮、总磷间的关系被引量:2
2018年
本研究调查了太湖梅梁湾沉积物(25~1 cm)中溞属种类卵鞍(或休眠卵)的垂直分布及其与总氮、总磷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梅梁湾的沉积物中,共鉴定出3种溞属种类(盔形溞(Daphnia galeata)、蚤状溞(Daphnia pulex)和中华拟同形溞(Daphnia similoides sinensis))的卵鞍,其中以盔形溞为优势种;溞属种类平均卵鞍密度及含休眠卵卵鞍密度分别为0.03~2.01和0~0.33 ind·g-1dw;T1和T2采样点的3种溞属种类的含休眠卵卵鞍密度明显高于T3采样点;在16~1 cm的沉积层中,T1采样点的总氮和T2采样点的总磷均呈明显增加的趋势,而T3采样点中的总氮和总磷变化幅度均较小;T1采样点中蚤状溞的卵鞍密度与总磷(TP)含量呈显著的相关性(P<0.05),而T3采样点中中华拟同形溞的卵鞍密度和T2采样点中盔形溞的含休眠卵卵鞍密度与总氮(TN)总磷(TP)含量均呈显著的相关性(P<0.05);湖泊沉积物中溞属种类的卵鞍(或休眠卵)密度的垂直分布能够再现湖泊溞属种类的历史演替过程,且与总氮、总磷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何平张坤邓道贵刘琪郭红会张婷婷孙雨琛
关键词:沉积物卵鞍总氮总磷
近50年来洪湖鱼类群落分类学多样性变动被引量:7
2017年
基于洪湖1959-2004年鱼类群落状况的调查研究,应用分类学多样性指数分析洪湖鱼类群落分类学多样性的变动.结果显示:受江湖阻隔及人为干扰加剧等因素影响,洪湖鱼类种、属的数目在1981年表现出下降的趋势,科以上的分类阶元的数目则在1993年之后明显减少.对洪湖鱼类组成进行NMDS排序,1959、1964和1981年的鱼类群落组成较为类似,1993和2004年的群落组成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随着时间推移,分类差异性指数Δ^+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变异分类差异性指数Λ^+则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表明随着人为干扰的增加,洪湖鱼类群落的分类学进化树的平均路径长度和均匀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零假设模型显示,5个时期的Δ^+值都位于置信区间内,而1993和2004年的Λ^+值却位于置信区间的上方,显示分类学进化树的均匀度显著下降.Δ^+和Λ^+值的变化提供了与物种数变化所蕴含的不同信息,在多样性评价研究中可以作为经典多样性指数的补充.洪湖鱼类Λ^+值随干扰程度的加剧而增加,表明这一指数在多样性保护和评价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纪磊何平叶佳彭水秀
关键词:鱼类群落
南漪湖沉积物枝角类卵鞍密度的垂直变化及其与营养盐的关系被引量:2
2019年
本文研究了南漪湖沉积物(1~28 cm)中枝角类卵鞍密度的垂直变化.共鉴定出中华拟同形溞、盔形溞、蚤状溞、网纹溞、微型裸腹溞、象鼻溞、船卵溞、粗刺大尾溞和盘肠溞9种枝角类的卵鞍.大型溞属种类和小型枝角类卵鞍密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2.0和0~10.0ind·g-1DM.中华拟同形溞和网纹溞分别是南漪湖沉积物大型枝角类和小型枝角类的优势种.中华拟同形溞的卵鞍密度与1#采样点沉积物中总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3#采样点沉积物中总氮、总磷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在3个采样点中(除2#采样点总氮外),网纹溞的卵鞍密度与沉积物中总氮、总磷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结果暗示,湖泊富营养化和鱼类捕食影响了南漪湖枝角类群落结构的历史演变.
胡锦婷张坤何平李晓明纪磊周忠泽
关键词:沉积物枝角类卵鞍总磷群落演替
鄱阳湖阻隔湖泊沉积物中溞属枝角类卵鞍密度的长期变化及其与营养盐的关系:以军山湖为例被引量:3
2018年
本文研究了典型的鄱阳湖阻隔湖泊——军山湖沉积物(0~36 cm)中溞属枝角类卵鞍密度的长期变化.1~#和2~#采样点36 cm沉积层对应的年代分别为1839和1857年.1958年前,军山湖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呈现较高的水平,而1959年建坝后的沉积速率明显减小.1958年前,军山湖沉积物中总氮和总磷含量相对稳定,但建坝后总氮含量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在军山湖沉积物中,鉴定出中华拟同形溞(Daphnia similoides sinensis)、盔形溞(D.galeata)和蚤状溞(D.pulex)的卵鞍.1~#和2~#沉积柱中3种溞属种类总卵鞍和含休眠卵卵鞍的累积速率和密度呈现较一致的变化.1958年前,3种溞属种类总卵鞍和含休眠卵卵鞍的累积速率和密度均处于较低水平(1~#沉积柱:0~1.51×10~3ind./(m^2·a)和0~0.63 ind./(g·dw);2~#沉积柱:0~0.70×10~3ind./(m^2·a)和0~0.22 ind./(g·dw));1959年建坝后,10~1 cm的沉积层中3种溞属种类总卵鞍和含休眠卵卵鞍的累积速率和密度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在3~1 cm(2009-2015年)的沉积层.Pearson相关性显示,军山湖1~#沉积柱中的总氮含量与3种溞属种类的总卵鞍和含休眠卵卵鞍的累积速率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2~#沉积柱中的总氮和总磷含量均与3种溞属种类总卵鞍的累积速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2~#沉积柱的总氮和总磷含量还与中华拟同形溞的含休眠卵卵鞍的累积速率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结果表明,沉积物中营养盐含量和溞属种类卵鞍(或休眠卵)的长期变化能够反映湖泊富营养化和溞属种群的历史演变过程.
刘琪何平彭水秀张婷婷孙雨琛邓道贵
关键词:沉积物卵鞍营养盐
青山湖沉积物中枝角类卵鞍密度的垂直变化及其与营养盐的关系被引量:1
2018年
研究江西省青山湖沉积物中枝角类卵鞍密度的垂直变化.在青山湖的沉积物中,共鉴定出枝角类卵鞍8种.其中,大型溞属枝角类卵鞍3种(中华拟同形溞、蚤状溞和盔形溞),小型枝角类卵鞍5种(角突网纹溞、一种象鼻溞、粗刺大尾溞、微型裸腹溞和一种网纹溞). 1#采样点的沉积柱中枝角类总卵鞍和含休眠卵卵鞍的密度范围分别为0~14.4 ind./(g·dw)和0~4.6 ind./(g·dw),2#采样点则分别为0~9.2 ind./(g·dw)和0~3.7 ind./(g·dw).蚤状溞的卵鞍密度在大型溞属枝角类中占据优势,而角突网纹溞的卵鞍密度在小型枝角类中占据优势. 8种枝角类卵鞍的密度最大值均出现在表层9~1 cm的沉积层中. Pearson相关性显示,青山湖2#采样点沉积物中的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与中华拟同形溞、蚤状溞、角突网纹溞、象鼻溞和粗刺大尾溞的卵鞍密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果表明,沉积柱中营养盐含量和枝角类卵鞍的垂直变化反映青山湖富营养化和枝角类群落结构的历史演变过程.
刘琪张坤何平张婷婷孙雨琛邓道贵
关键词:沉积物枝角类卵鞍营养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