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梅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行为节律
  • 2篇瓢虫
  • 2篇茄二十八星瓢...
  • 2篇二十八星瓢虫
  • 2篇成虫
  • 1篇取食
  • 1篇位点
  • 1篇甲虫
  • 1篇光周期
  • 1篇LED光源
  • 1篇产卵
  • 1篇成虫取食
  • 1篇成虫行为

机构

  • 3篇江西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涂小云
  • 3篇方梅
  • 2篇谢建坤
  • 2篇王敏
  • 2篇朱敏

传媒

  • 1篇昆虫学报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 1篇生物灾害科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光期位点对茄二十八星瓢虫成虫取食和爬行行为节律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明光期位点对茄二十八星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punctata(Fabricius)成虫的取食与爬行行为影响,为今后利用光干扰其节律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实验条件下(26±0.5)℃,RH75%±2%、不同光期位点(L_(06:00-18:00),L_(10:00-22:00),L_(14:00-02:00),L_(18:00-06:00),L_(22:00-10:00)和L_(02:00-14:00))下每1 h观察1次并记录各处理下取食和爬行发生情况,连续观察5 d。【结果】(1)雌雄虫取食行为具有节律性,雌雄成虫取食行为相对集中发生在上午10:00—12:00;各光期位点处理组白天取食百分率均高于夜间。(2)雌雄虫爬行行为亦具有节律性,雌雄成虫爬行行为虽可发生在白天不同时间段,但绝大部分发生在光期;各光期位点处理组光期爬行百分率均高于暗期。【结论】不同光期位点对茄二十八星瓢虫成虫取食和爬行行为节律性影响不同,其中对取食行为节律影响甚微,对爬行行为节律影响较大。
方梅戴志颖帅艳玲梁龙阳张超群谢建坤涂小云
关键词:茄二十八星瓢虫行为节律取食
甲虫行为节律被引量:2
2017年
了解甲虫昼夜行为节律,有助于掌握其种群的活动规律及特点,为益虫的利用和害虫的综合防治提供重要依据和理论参考。通过对甲虫行为节律(羽化、交配、产卵、孵化、取食等)的论述,归纳了影响其行为节律的因素,探讨了今后研究方向,以期为今后研究甲虫行为节律提供参考依据。
方梅王敏朱敏涂小云
关键词:甲虫行为节律
光周期和LED光源对茄二十八星瓢虫成虫行为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明光周期和LED光源对茄二十八星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punctata成虫取食、移动、交配和产卵等行为的影响,为该害虫的预测预报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在光期光源为白色日光灯,光照强度约为500 lx, RH 75%±2%条件下观察并记录了30℃时6个不同光周期(16L∶8D, 15L∶9D, 14L∶10D, 13L∶11D, 12L∶12D和11L∶13D)下茄二十八星瓢虫成虫取食、移动、交配和产卵行为;26℃时暗期以不使用光照(12L∶12D)为对照,使用红、黄、蓝、绿和白光5个不同LED光照(分别记为12L∶12R, 12L∶12Y, 12L∶12B, 12L∶12G和12L∶12W)下茄二十八星瓢虫成虫取食、移动、交配和产卵行为。【结果】当光照时长从13 h延长至16 h时,茄二十八星瓢虫成虫取食频次有增加的趋势;当光照时长从12 h延长至15 h时,产卵量有增加的趋势。光周期为14L∶10D和13L∶11D时,成虫取食频次(分别为45.25和25.00次/5对)显著低于其他光周期下,光周期11L∶13D下产卵量(仅有7.25粒/5♀)显著低于其他光周期下。蓝光处理组取食频次(112.50次/5对)显著高于黄光和绿光处理组(分别为77.0和66.25次/5对);黄光和绿光处理组产卵量(分别为261.50和285.50粒/5♀)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延长光照时间,茄二十八星瓢虫成虫取食频次和产卵量均有增加趋势;暗期使用蓝光时成虫取食频次增加,而使用黄光和绿光时则产卵量增加。光周期和LED光源对其移动和交配行为影响不显著。
方梅谢建坤谢建坤朱敏王敏
关键词:茄二十八星瓢虫产卵光周期LED光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