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立强

作品数:5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山市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氧合
  • 3篇外膜
  • 2篇体外膜肺氧合
  • 2篇肺氧合
  • 1篇新生儿
  • 1篇心肺
  • 1篇心肺衰竭
  • 1篇心率
  • 1篇血压
  • 1篇血压心率
  • 1篇脏器
  • 1篇脏器损伤
  • 1篇躁动
  • 1篇镇静镇痛
  • 1篇镇痛
  • 1篇肾功能
  • 1篇肾功能衰竭
  • 1篇生命
  • 1篇生命支持
  • 1篇室间隔缺损

机构

  • 5篇广东省中山市...

作者

  • 5篇程周
  • 5篇王立强
  • 4篇李斌飞
  • 4篇廖小卒
  • 2篇黄伟钊
  • 1篇李建伟
  • 1篇黄锡强
  • 1篇陈勇
  • 1篇陈简
  • 1篇梁宏开
  • 1篇杨秀芳
  • 1篇郑铠军
  • 1篇缪健航
  • 1篇姜海明
  • 1篇袁勇

传媒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国体外循环...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喷鼻的镇静镇痛作用及对术后躁动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喷鼻对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前镇静镇痛及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120例患儿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30 min给予0.2 mg/kg咪达唑仑、1.0μg/kg以及2.0μg/kg右美托咪定喷鼻,对比3组患儿的术前镇痛以及术后躁动情况。结果 C组患儿给药后15 min、给药后25 min的OAA/s评分明显低于A组与B组(P均<0.05),与家长分离的镇静情绪评分与静脉穿刺接受评分明显高于A组与B组(P均<0.05);C组患儿在给药后15 min、给药后25 min、手术结束时、手术结束后30 min的MAP、HR、BIS均明显低于A组与B组(P均<0.05);C组患儿的麻醉诱导与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与B组(P均<0.05);C组患儿术后即刻、术后10 min、术后30 min的术后躁动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与B组(P<0.05)。结论 2.0μg/kg的右美托咪定喷鼻用于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不仅可起到有效的术前镇静镇痛作用,还可以有效缓解术后躁动情况。
程周李斌飞陈勇王立强黄伟钊
关键词:喷鼻镇静镇痛躁动
体外膜肺氧合期间患者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寻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期间患者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所有接受ECMO辅助患者170例,男91例,女79例,年龄18~73岁。回顾性分析ECMO辅助患者相关资料,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相关疾病史,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史、ECMO前情况;ECMO辅助期间正性肌力药剂量评分值输血量;机械通气时间、ECMO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并发症;ECMO前乳酸,ECMO期间C反应蛋白和脑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峰值。将ECMO期间患者按是否发生ARF分为两组,先通过组间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肾功能的可能危险因素,然后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ECMO辅助AR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170例,其中发生ARF 91例(53.5%),单因素分析:ECMO前行CPR、ECMO前乳酸水平高、ECMO期间正性肌力药剂量评分值高、大量血制品(红细胞、血浆、血小板)输注、C反应蛋白水平高、BNP水平高、长时间的ECMO辅助是患者发生ARF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ECMO前高乳酸水平(OR 2.96,95%CI 1.38~6.34,P=0.005),ECMO期间正性肌力药剂量评分值高(OR 3.17,95%CI1.52~6.61,P=0.002)是ECMO辅助患者发生AR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ECMO期间患者ARF发生率高,ECMO期间大剂量正性肌力药的应用,ECMO前高乳酸水平是ARF的危险因素。
廖小卒程周王立强李斌飞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急性肾功能衰竭
体外膜氧合成功救治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产妇的病例报告被引量:1
2020年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1]在世界各地暴发,被感染者预后普遍良好,但少数危重型患者的死亡率仍可达60%以上[2],死亡原因主要是新冠肺炎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出现难以纠正的严重低氧血症并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人群普遍易感新冠病毒,既往研究发现孕产妇感染病毒风险更高[3],且预后更差,近期,本院收治1例危重型新冠肺炎产妇,经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辅助得到成功救治,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王立强程周廖小卒黄伟钊袁勇姜海明李建伟梁宏开李斌飞
关键词:体外膜氧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产妇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在4例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7年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种体外生命支持技术,能为急性严重心肺衰竭患者提供心肺支持。1971年,Hill等[1]首次应用心肺转流术设备成功救治1例24岁患多脏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患者,标志着ECMO技术开始应用在临床。Bartlett等[2]在1975年为1例婴儿成功进行床边心肺支持后,ECMO技术逐渐应用到儿科领域,
杨秀芳李斌飞缪健航郑铠军程周廖小卒王立强陈简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危重新生儿生命支持心肺衰竭多脏器损伤OXYGENATION
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心率收缩压乘积和血压心率比值的影响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心率收缩压乘积(RPP)和血压心率比值(PRQ)的影响。方法:选择97例需行全麻手术且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麻醉,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n=49)在术前30min静脉注射0.5μg/kg右美托咪定,对照组(n=48)在相同时刻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患者给药前(T0)、拔管前(T1)、拔管时(T2)、拔管后5min(T3)、拔管后10min(T4)的HR、SBP、DBP、MAP等指标,计算RPP和PRQ差异情况。结果:观察组T1、T2时的HR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T1、T2、T3的SBP、DBP、MAP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T1~T4的RPP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但两组T0~T4的PRQ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在研究时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的RPP,保证更好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性和更低的心血管反应,提高拔管质量。
程周廖小卒王立强陈勇黄锡强
关键词:全身麻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