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兰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生物冶金
  • 1篇基因
  • 1篇基因组
  • 1篇比较基因组
  • 1篇不同温度

机构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篇姜成英
  • 1篇刘双江
  • 1篇张旭
  • 1篇杨兰
  • 1篇李小静

传媒

  • 1篇微生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喜温嗜酸硫杆菌SM-1在不同温度下基因组的可塑性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驯化得到喜温嗜酸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caldus)SM-1在低于最适生长温度下具有较高生长活力的突变菌株,并认知喜温嗜酸硫杆菌在不同温度下的基因组可塑性。【方法】利用实验室长期进化实验对菌株进行3个温度的驯化:37、40、45°C。运用454测序技术对驯化获得的菌株进行基因组重测序,通过比较基因组分析驯化株基因组单核苷酸位点变化(SNPs),对包含位点变化的基因从功能上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分析可能与温度适应性相关的基因。【结果】通过不同温度下的长期驯化,得到了在低于最适生长温度下具有较高活力的菌株;重测序结果发现,SM-1基因组具有较好的可塑性,不同温度(37、40、45°C)生长的菌株中,基因组中分别有418、384和347个核苷酸位点发生累计变化,其中3个温度下有20个相同的非同义突变位点,分别分布于编码重金属和毒性抗性系统、DNA甲基化和蛋白乙酰化酶、核酸代谢相关酶类等相关基因上;相比而言,在低于最适生长温度(37、40°C)下生长菌株特有的位点变化涉及能量代谢、信号转导以及DNA/RNA稳定性相关基因;其中,2个低温菌株共同发生位点变化的基因有3个,其中两个编码转座相关的蛋白Atc_1031与Atc_1623,另一个编码假想蛋白Atc_1130,该蛋白分别与外膜蛋白组装因子B和二硫键形成蛋白具有23%和35%的相似性。另外,不同生长温度下相关蛋白中氨基酸的组成也发生变化。【结论】喜温嗜酸硫杆菌SM-1基因组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对于其基因组变化的研究结果为认识微生物温度适应性提供了组学数据。本研究揭示喜温嗜酸硫杆菌(At.caldus)SM-1可能通过多种途径适应向低温过渡生长,既包括微生物通用的环境适应机制,也存在菌株特有的温度适应途径。
李小静江宝塔.穆哈德斯杨兰郑华军彭堂见张旭姜成英刘双江
关键词:生物冶金比较基因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