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等离子电切
  • 1篇等离子电切术
  • 1篇等离子电切术...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 1篇电切术治疗
  • 1篇夜尿
  • 1篇增生
  • 1篇输尿管
  • 1篇输尿管狭窄
  • 1篇尿道
  • 1篇尿道前列腺
  • 1篇尿管
  • 1篇前列腺
  • 1篇前列腺等离子...
  • 1篇前列腺增生
  • 1篇腔内
  • 1篇腔内技术
  • 1篇良性前列腺增...
  • 1篇疗效

机构

  • 2篇广东省中山市...

作者

  • 2篇王强
  • 1篇曹彬
  • 1篇李志坚
  • 1篇黎卫
  • 1篇石映江
  • 1篇袁润强
  • 1篇罗刚
  • 1篇黄红星
  • 1篇卢扬柏

传媒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后夜尿改善情况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后夜尿改善情况。方法:选取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17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58)和研究组(n=59)。对照组使用普通电切术治疗,研究组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状况、手术并发症、手术前后夜尿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尿管留置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切除前列腺组织的重量和手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夜尿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IPSS、QOL、PVR、Qmax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降低夜尿次数,减少患者并发症,改善前列腺症状、生活质量、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曹彬黄红星黄亚强罗刚卢扬柏连文清陈帅王强李灿永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
腔内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探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析腔内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48例输尿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腔内技术治疗,对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患者手术时间为(30.26±3.56)min,术中出血量为(18.68±2.59)ml,术后拔管时间为(3.54±1.26)d,术后住院时间为(6.95±1.87)d;48例患者中无死亡病例,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预后效果佳;治疗后48例患者的集合系统分离和输尿管直径分别为(12.84±3.65)mm和(6.03±1.24)mm,均明显小于治疗前的(23.54±8.51)mm和(7.51±2.16)mm(P<0.05)。结论在输尿管狭窄的临床治疗上,腔内技术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可优化手术治疗,术后患者预后较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石映江李志坚袁润强黎卫王强
关键词:腔内技术输尿管狭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