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亚楠
- 作品数:10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青海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常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西宁地区全胸腔镜单肺叶切除肺功能变化研究
- 2017年
- 目的:观察胸腔镜(VATS)下单肺叶切除对西宁地区肺疾患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10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需行单肺叶切除术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组(常规手术组)和胸腔镜微创肺叶切除术组(胸腔镜组)。观察两组患者非吸氧状态下第(1~3)天及第7天PaO_2变化,术后1月肺功能检查结果(VC、FVC、FEV1及MVV),以及术后肺部感染、肺栓塞及肺不张等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肺功能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PaO_2及肺功能指标较术前均明显降低,胸腔镜组PaO_2及肺功能指标术后优于常规手术组,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较常规手术组低。结论:肺疾患需行单肺叶切除的术式选择中,全胸腔镜术式较传统开胸术式对患者术后早期肺功能影响小,更适合于高原低氧环境下肺疾患患者的手术治疗。
- 冶治高哲俊鄂德秀郭亚楠
- 关键词:胸腔镜微创肺功能
- 西宁地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疗效分析
- 2017年
- 目的:分析西宁地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效果。方法:总结2014年6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腔镜微创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42例患者资料,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引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该术式在本地区治疗食管癌的疗效。结果:胸腔镜手术时间平均(98.3±9.6)min;腹腔镜手术时间平均(60.8±7.4)min;胸腔镜手术出血量平均(90.5±8.7)mL;腹腔镜手术出血量平均(75.6±19.6)mL;清扫淋巴结平均(14.6±5.6)枚;术后胸腔总引流量平均(360.9±19.6)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5.8±4.6)天。结论:食管癌患者行胸腹腔镜联合根治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小,是值得推广的食管癌手术方式,尤其更适合高原低氧环境下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治疗。
- 冶治鄂德琇郭亚楠
- 关键词:食管癌根治疗效
- 胸腔镜与传统手术对食管癌的临床疗效与术后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胸腔镜与传统手术对食管癌的临床疗效与术后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入院的8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胸腔镜组患者给予胸腔镜手术,传统组患者则给予传统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临床近期疗效、并发症、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与生活质量。结果:胸腔镜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与总体并发症率均显著性低于传统组,淋巴结清扫个数显著性高于传统组;术后7d IgA、IgG、IgM、CD3^+、CD4^+、CD4^+/CD8+~与NK水平组间比较均显著性高于传统组,CRP水平显著性低于传统组;术后12周躯体功能评分组间比较显著性高于传统组,恶心与呕吐、疼痛与呼吸困难评分显著性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相比较传统手术,胸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对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具有借鉴意义。
- 鄂德琇冶治高哲俊郭亚楠
- 关键词:胸腔镜食管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 早期注射低分子肝素对中高海拔地区肺部手术患者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血栓是指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人体循环系统中血液在流动状态下发生凝固或某些成分析出及凝固形成的固体质块。研究发现,部分血栓性疾病致残率和致死率逐渐上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外科手术术后出血的风险在不断降低,但血栓性并发症明显增多。抗凝剂低分子肝素能有效预防手术后血栓栓塞等,在欧美国家的外科手术中已得到普遍应用,但在中国相关报道较少,其中尤以胸外科手术为甚。
- 鄂德琇冶治高哲俊郭亚楠马良泰
- 关键词:肺部手术凝血功能低分子肝素高凝状态
- 三排钉倾碟头吻合器在食管胃吻合术中应用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三排钉倾碟头吻合器在食管胃吻合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其吻合口成形后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食管胃吻合术治疗的患者170例,根据吻合器的选择分为常规组(n=90)与观察组(n=80),常规组采用两排钉吻合器,观察组采用三排钉倾碟头吻合器。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狭窄及出血情况,术后随访1年评价其生活质量以及转移等短期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3%(1/8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8.9%(8/9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6.3%(5/8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5.6%(14/9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管血性引流量,观察组为(33.51±4.90)ml,显著低于常规组的(76.32±39.51)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生活质量评分显示,观察组总分为(82.98±3.55)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4.87±3.91)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止随访1年发生转移患者,观察组1例(1.3%),常规组1例(1.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排钉倾碟头吻合器使用安全、方便,吻合后不需外层加固,尤其适用于难以显露的吻合部位。
- 冶治鄂德秀郭亚楠
- 关键词:食管胃吻合术
- 食管癌全胸段切除后切口感染外周血单核细胞Keap1-Nrf2信号通路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分析食管癌全胸段切除后切口感染外周血单核细胞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Nrf2)信号通路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1年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全胸段切除术的食管癌患者96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分为切口感染组34例和无切口感染组62例,采集感染患者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Keap1-Nrf2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及下游抗氧化酶、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结果34例感染患者共分离病原菌46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7.39%);切口感染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keapl mRNA表达量高于无切口感染组患者(P<0.05),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以及血红素加氧酶(HO-1)、醌氧化还原酶(NQO-1)mRNA表达量低于无切口感染组患者(P<0.05);切口感染组患者血清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高于无切口感染组患者(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低于无切口感染组患者(P<0.05);切口感染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4)^(+)/CD_(8)^(+)水平低于无切口感染组患者(P<0.05)。结论食管癌全胸段切除后切口感染与外周血单核细胞Keap1-Nrf2信号通路表达抑制存在密切关联,可能与增加氧化应激及抑制免疫反应有关,明确术后感染原因及发病机制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 鄂德琇冶治田生秀郭亚楠王鹰
- 关键词:食管癌信号通路切口感染
- 中高海拔地区中重型胸部创伤凝血功能障碍时间窗的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究中高海拔地区中重型创伤造成的凝血功能障碍时间窗,为临床及时救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6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90例中重型胸部创伤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即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凝血功能相关指标进行监测,时间至少5天以上。结果中重型胸部创伤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在24~72h时迅速上升。在120h时纂本降至正常水平;患者的纤维蛋白原(FBG)和D-二聚体(D-Dimer)时迅速上升,在120h时基本降至正常水平,其余凝血指标在整个过程中变化不大,但水平基本高于正常水平。结论通过对中高海拔地区中重型胸部创伤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凝血功能相关指标进行监测,基本可以确定凝血功能障碍的时间窗,可以作为临床救治的有效指标。
- 鄂德琇冶治高哲俊马良泰郭亚楠
- 关键词:凝血功能障碍
- 不同切口开胸食管癌根治术对中高海拔地区食管癌患者疼痛肺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探索不同切口开胸食管癌根治术对中高海拔地区食管癌患者疼痛、肺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的136例中高海拔地区食管癌患者均在2016年8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收治,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69例进行左后外侧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67例进行右前外侧开胸+上腹正中切口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情况以及肺功能、疼痛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改善情况,并统计术后至出院前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比较术后至出院前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中单肺通气、胸腔开放、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各时间段SP、NPY、VAS评分、MVV、VC、FEV1、FVC水平改善情况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高海拔地区食管癌患者进行右前外侧开胸+上腹正中切口治疗效果显著,可缓解疼痛感,利于术后肺功能恢复。
- 鄂德琇冶治郭亚楠田生秀
- 关键词:切口食管癌疼痛肺功能并发症
- 胸腔镜肺减容术治疗72例终末肺气肿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减容术治疗终末肺气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72例终末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肺减容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肺减容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等手术基本情况指标、VAS评分、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情况、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漏气时间较短(3.42±0.77)d vs(4.05±0.95)d,术中出血量较少(98.74±29.56)mL vs(5.41±33.28)mL,胸腔引流量较少(549.13±42.26)mL vs(92.28±50.17)mL,术后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4.78±1.53)d vs(8.25±2.06)d,(9.62±1.85)d vs(16.23±3.04)d(P<0.05)。术后第1天、3天、5天、7天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FEV1、FVC及PaO2均明显上升(P<0.001),RV及PaCO2明显下降(P<0.001),但两组患者术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NF-α、IL-1及IL-6均明显升高(P<0.001),观察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239.62±24.85)ng/L vs(403.22±33.59)ng/L;(23.19±2.36)ng/L vs(38.53±3.85)ng/L;(135.21±13.82)ng/L vs(186.69±16.30)ng/L(P<0.001)。结论:胸腔镜LVRS治疗终末肺气肿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及胸腔引流量,缩短术后漏气时间、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后疼痛及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冶治高哲俊鄂德秀郭亚楠
-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肺减容术肺功能血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