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雅

作品数:1 被引量:14H指数:1
供职机构:淮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荧光
  • 1篇生物量
  • 1篇物量
  • 1篇胁迫
  • 1篇光合特性
  • 1篇光合作用
  • 1篇

机构

  • 1篇淮北师范大学
  • 1篇淮北煤炭师范...

作者

  • 1篇张强
  • 1篇纪磊
  • 1篇刘飞
  • 1篇张晓雅
  • 1篇姚辉

传媒

  • 1篇核农学报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锑胁迫对玉米生物量、光合特性及锑积累的影响被引量:14
2017年
为了探讨锑污染对经济作物玉米的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以高产多抗玉米品种滑玉14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CK)、50、250、500和1 000 mg·kg^(-1)]重金属锑(Sb)胁迫对玉米生物量、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锑积累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长介质中Sb浓度的增加,玉米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PSⅡ最大光能交换效率(Fv/Fm)均呈下降趋势,瞬时水分利用效率(i WUE)和丙二醛(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高浓度Sb(1 000 mg·kg^(-1))胁迫下,玉米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Fv/Fm显著减少(P<0.05),分别比CK下降了47.90%、34.22%、52.70%和7.84%;iWUE和MDA显著升高(P<0.05),分别比CK升高66.71%和34.02%。随着生长介质中Sb浓度的增加,玉米地下及地上部分锑含量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各处理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转运系数也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然而其值(在0.52~0.82之间)均小于1,表明高产多抗玉米品种滑玉14向地上部位转运锑相对较少,这可能有利于保护该玉米品种叶片的光合机构,增强植株对锑的耐受能力。本研究结果为经济作物玉米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张强刘飞纪磊姚辉马幼菲张晓雅
关键词:光合作用生物量叶绿素荧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