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8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雷雷
作品数:
2
被引量:4
H指数:1
供职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政治法律
哲学宗教
更多>>
合作作者
王建光
南京农业大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哲学宗教
1篇
政治法律
主题
2篇
道德
2篇
角色
2篇
绑架
1篇
道德焦虑
1篇
道德评价
1篇
角色定位
1篇
角色期待
机构
2篇
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2篇
王建光
2篇
王雷雷
传媒
1篇
牡丹江师范学...
1篇
学术探索
年份
2篇
2017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道德评价中的角色绑架
被引量:1
2017年
角色绑架是指因角色的特殊性而被冠以不合理的道德评价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角色定位的模糊化、角色期待的理想化以及角色形象扭曲化三个方面。道德至上观念的根深蒂固、社会道德评价体系的滞后以及个体的道德从众心理是角色绑架产生的主要原因。打破道德至上观念的束缚、尊重个体合理性的利益收入、塑造理性与情感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以及摆脱二元对立的道德评价模式是走出角色绑架的重要途径。
王建光
王雷雷
关键词:
道德评价
角色定位
角色期待
“道德绑架”现象探析
被引量:3
2017年
"道德绑架"以追求善的名义干扰人们的道德选择自由,相比于法律层面的绑架,这是一种"弱绑架"。传统文化中道德至上观念,社会转型给人们带来的道德焦虑以及人们道德评价中存在着动机与结果的背反因素都是加剧这种现象的原因。绑架者主要通过角色、情感、语言、行为四种方式对被绑架者实施道德干预,从而迫使被绑架者改变自己的意愿或者行为。
王雷雷
王建光
关键词:
道德焦虑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