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沙

作品数:13 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清
  • 3篇筛查分析
  • 3篇神经症状
  • 3篇下呼吸道
  • 3篇莱姆
  • 3篇莱姆病
  • 3篇类鼻疽
  • 3篇患者血清
  • 2篇受体
  • 2篇体检
  • 2篇维生素D受体
  • 2篇细菌感染
  • 2篇下呼吸道细菌...
  • 2篇抗体
  • 2篇抗体检测
  • 2篇类鼻疽伯克霍...
  • 2篇呼吸道细菌感...
  • 2篇25-羟基维...
  • 2篇测序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机构

  • 13篇海南省三亚市...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海南省第三人...

作者

  • 13篇李沙
  • 12篇朱雄
  • 9篇陈海
  • 9篇李欢
  • 6篇陈婷
  • 3篇郑霄
  • 2篇夏连续
  • 2篇李伟
  • 1篇陈如寿
  • 1篇贺金荣
  • 1篇吴华
  • 1篇陈少金
  • 1篇吴利
  • 1篇王彬
  • 1篇赵光强

传媒

  • 4篇疾病监测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肿瘤预防与治...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8
  • 5篇201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海南省三亚市某医院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2025年
目的 研究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海南省三亚市某医院1 842例就诊儿童(0~14岁)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及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三亚市某医院就诊的1 842例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靶向测序(tNGS)检测呼吸道病原体MP感染情况及MP 23S rRNA基因耐药位点A2063G、A2064G、A2067G、C2617G突变情况,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842例就诊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MP感染628例,阳性率为34.09%;男性儿童MP感染337例,阳性率为31.12%,女性儿童MP感染291例,阳性率为38.34%,女性儿童MP阳性率38.34%高于男性儿童31.12%(χ^(2)=10.360,P=0.001);1 842例就诊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年龄<1岁、1~<3岁、3~<6岁和6~14岁MP阳性率分别为5.10%、17.13%、32.55%和61.90%,不同年龄段MP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72.407,P<0.001);4个季度(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一季度)呼吸道感染就诊病例的MP阳性率分别为5.91%、24.65%、47.93%和33.92%,不同季度MP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4.499,P<0.001);628例MP感染检出MP 23S rRNA基因耐药位点A2063G、A2064G、A2067G或C2617G的突变共591例,耐药率为94.11%,以23S rRNA基因A2063G位点突变为主。结论 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海南省三亚市某医院1 842例呼吸道感染儿童的tNGS检测发现,呼吸道感染就诊患者的MP感染阳性率较高,为34.09%,女性儿童MP阳性率高于男性儿童,且学龄期儿童(6~14岁)MP感染阳性率最高为61.90%,MP感染存在明显季节性,以第四及第一季度为主,耐药现象较严重。
李沙吴利陈婷何吕芬朱雄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儿童耐药性
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分析
目的 检测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探讨下呼吸道细菌感染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临床诊断符合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痰标本156例,进行病原学培养和BD Pho...
李沙陈婷李欢樊小群俞书义陈海朱雄
关键词:下呼吸道细菌感染25-羟基维生素D维生素D受体
三亚地区神经症状患者血清莱姆病筛查分析
目的 了解三亚地区神经症状患者的莱姆病感染状况,确认三亚地区是否存在莱姆病,为临床医生诊断莱姆病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三亚地区251例神经系统症状就诊的患者血清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Fluoresce...
李沙陈婷李欢俞书义陈海朱雄
关键词:莱姆病抗体检测神经症状
2013-2017年海南省三亚地区气象因素与类鼻疽发病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气象因素变化对类鼻疽发病的影响,为类鼻疽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海南省三亚地区2013-2017年类鼻疽月平均发病数据进行分析,对可能影响发病的降水量、风速、气温3项研究变量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收集类鼻疽患者123例,平均年龄51.20岁,41~60岁组患者占53.66%。男性多于女性,占81.30%。临床表现为败血症的79例(64.23%),肺炎64例(52.03%)。7-10月为高峰期,其病例数占全年的66.67%。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类鼻疽发病与平均降水量、风速等均有显著相关(r=0.765,P=0.004;r=0.614,P=0.034),与气温无显著相关性((r=0.358,P=0.258)。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类鼻疽发病与平均降水量显著相关(P=0.001)。结论三亚地区气候因素是类鼻疽发病流行的重要影响因素,降水量与发病数呈正相关,类鼻疽在降水量大的月份易流行,风速大加速类鼻疽的传播。三亚地区全年气温波动较小,与发病数无显著相关性。
朱雄何吕芬匡慧慧李欢李沙陈海郑霄王立程陈如寿
关键词:类鼻疽降水量风速气温
2023年海南省三亚市疑似肺部感染患者病原体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技术检测
2024年
目的应用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mNGS)技术检测疑似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体,评估mNGS筛查病原体的应用价值,提高临床对于肺部感染患者病原学特征的认识。方法收集2023年2-9月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疑似肺部感染患者的肺泡灌洗液,采用mNGS与常规微生物综合试验(CMT)方法筛选病原体,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下呼吸道微生物特征。利用Spearman分析病原体每百万序列数(RPM)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在45例患者中,利用mNGS技术,检出41例阳性,单一感染7例,混合感染34例,包括37例细菌、19例真菌、26例病毒、1例肺炎支原体和1例鹦鹉热衣原体阳性;检出46种病原体,包括26种细菌、8种真菌、10种病毒、2种其他病原体。CMT检出23例阳性,单一感染13例,混合感染10例,包括14例细菌、16例真菌和3例病毒阳性。采用mNGS技术分离出的病原体中,细菌检出率居前5位的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20.00%)、纹带棒杆菌(17.78%)、鲍曼不动杆菌(15.56%)、肺炎链球菌(13.33%)、肺炎克雷伯菌(11.11%),真菌和病毒检出率最高的分别是白色念珠菌(24.44%)和人类γ疱疹病毒4型(22.22%)。病原体RPM与炎症因子呈一定的相关性。结论mNGS可以初步筛选肺泡灌洗液的病原体,能提高病原体检出率,炎症因子可为评估病原体感染提供参考,但需进一步验证。
何吕芬赵光强林于金王彬李沙王立程钟山朱雄
关键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肺部感染
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分析
目的:检测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探讨下呼吸道细菌感染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临床诊断符合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痰标本156例,进行病原学培养和BD Pho...
李沙
关键词:下呼吸道细菌感染25-羟基维生素D维生素D受体
文献传递
海南省类鼻疽临床分离株核糖体16S-23S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多态性分析
2017年
目的研究海南省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核糖体16S-23S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多态性及基因型特征,了解该省与其他类鼻疽流行区菌株间的遗传背景差异。方法 PCR扩增272株类鼻疽伯克菌的ITS片段并通过毛细管凝胶电泳检测产物长度;通过DNA测序及序列比对确认不同长度ITS的基因型及序列一致性;通过χ2检验分析不同流行区ITS型别的分布差异。结果经毛细管凝胶电泳及DNA测序确认,272株类鼻疽伯克菌中发现C、E、CE、G 4种ITS基因型:C型64株(23.53%),E型144株(52.94%),CE型56株(20.59%),G型8株(2.94%)。序列比对证实,海南省类鼻疽伯克菌中各型别(C、E、G)ITS序列高度保守,不同型别ITS的长度变化由其主要变异区的序列差异引起。我国海南省与泰国流行区的ITS型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96,P<0.05),与澳大利亚流行区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521,P>0.05)。结论海南省类鼻疽伯克菌临床菌株中存在C、E、CE、G 4种ITS基因型,C、E、CE为优势型别;与泰国、澳大利亚等传统流行区相比,其G型菌株比例较高。
贺金荣朱雄李沙陈海吴华夏连续李伟郑霄
关键词: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遗传学特征
海南1例感染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溯源调查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对海南1例类鼻疽患者进行感染溯源调查,为类鼻疽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患者住所周边环境中的泥土、水等样品并进行类鼻疽病原菌分离。通过细菌学试验、16SrDNA测序、特异诊断PCR等方法对疑似菌株进一步鉴定。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多位点可变数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_4)等技术比较并确定环境分离菌株与临床菌株的同源性。结果采集的58份环境样品中,自患者及邻居家水井水中共分离出3株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简称类鼻疽伯克菌)。PFGE、MLST、MLVA等分子分型结果证实,1株自患者家井水中分离的类鼻疽伯克菌与患者临床分离株同源。结论患者及其邻居家水井均被类鼻疽伯克菌污染,水井水很可能是该患者感染类鼻疽病的感染源。
李沙陈海李欢李伟夏连续黎礼达郑霄朱雄
关键词:类鼻疽病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三亚地区神经症状患者莱姆病血清筛查分析
目的:了解三亚地区神经症状患者的莱姆病的感染状况,确认三亚地区是否存在莱姆病,为临床医生诊断莱姆病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三亚地区251例神经系统症状就诊的患者血清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Fluoresc...
李沙陈海朱雄陈婷李欢
关键词:莱姆病抗体检测神经症状
文献传递
三亚市9743例女性HPV感染状况及亚型分布特征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分析三亚市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状况及亚型分布特征,为预防HPV感染和宫颈癌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三亚市人民医院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的女性患者标本9743例,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共检测37种型别。结果:2017~2019年感染HPV患者2192例,总感染率为22.50%。不同年度受检女性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52,P=0.013),2017年感染率最高,高达24.79%。所有感染HPV的基因型中,低危型638例,高危型2084例,疑似高危型274例。HPV单一感染率16.90%,二重HPV感染率4.04%,多重HPV感染率1.52%。HPV高危型感染率前5位的分别是HPV52、58,16,51,39亚型,其感染占比分别是13.45%,10.41%,9.75%,7.18%,6.48%。患者年龄分析表明,感染率最高的是≥61岁年龄组(37.09%),其次是≤20岁年龄组(31.83%),各年龄组女性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762,P=0.001)。结论:三亚市2017~2019年度女性HPV感染率有差异,主要以单一感染,高危型别为主,且与年龄关系密切,20岁以下及61岁以上的女性感染率明显较高。应加强对年轻女性及61岁以上女性HPV感染的监测力度。本研究为三亚市宫颈癌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并为研发更多HPV基因型的疫苗提供数据支持。
何吕芬唐嘉敏李欢李沙朱雄利振坤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宫颈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