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梅
- 作品数:6 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云南中西部地区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影响的探讨
- 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素有"植物王国"之称,对其复杂多样的植被类型进行相关研究,将有助于探讨植被类型特征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依据对云南中西部海拔550 m—3300 m植被带调查资料及所采集的115个表土花粉样品的孢粉...
- 李玉梅张梅生童国榜李春海张芸孔昭宸
- 关键词:孢粉组合统计分析
- 文献传递
- 中国孢粉学的过去、现在及未来——侧重第四纪孢粉学被引量:28
- 2018年
- 孢粉学作为植物学的分支学科,在当代科学的作用与日俱增.本文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角度阐述了中国孢粉学的发展历程.中国孢粉学起始于20世纪的初叶,着重阐述1979年以来第四纪孢粉学的研究领域,其涉及植物与环境、黄土高原、海洋、青藏高原隆升、考古植物学与先民生存环境及食物结构等方面的研究;进入21世纪,受全球变化和环境演变的影响,给予第四纪孢粉学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和新的挑战.
- 孔昭宸张芸王力王力李玉梅
- 关键词:气候全球变化
- 北京宋庄地裂缝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宋庄地裂缝是北京地区新发现的一条地裂缝,近年来宋庄地裂缝快速发育,已经造成了沿线多个村庄的房屋及路面破损,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因此,需要调查了解地裂缝展布特征和分布情况,分析形成原因,进而才能提出减缓地裂缝灾害的合理措施,保证地裂缝沿线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采用地下水分层监测、水准测量技术结合地球物理探测、钻探技术,对宋庄地裂缝展开详细调查,并结合调查结果分析其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宋庄地裂缝展布北东方向,长度约8.7km。宋庄地裂缝发育受区域地质构造、第四系沉积层厚度控制,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是引起地裂缝灾害形成的主要因素。
- 赵龙刘久荣王荣沙特邢一飞罗勇田苗壮孔祥如齐鸣欢王新惠李玉梅
- 关键词:地裂缝差异沉降地下水
- 新疆天山大气桦木花粉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大气花粉的运移和沉降与各地的气象因子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在新疆中天山地区处于不同植被带的3个研究点(新疆天池气象站、阜康荒漠生态系统定位站及北沙窝草炭试验站)安装花粉收集器,进行了长达5年(2001年7月~2006年7月)的大气中桦木属花粉的监测,目的是为了探讨桦木属花粉的数量变化和时空分布动态特征,以及与各个气象因子之间的响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桦木属花粉组合与植物的花期相对应,具有季节性变化.在2003年, 3个研究点的桦木属花粉浓度都最低,可能与2003年年平均温度降低有关,低温致使花粉减产.(2)由桦木属花粉含量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得出,天池研究点和阜康研究点的年平均温度高低直接影响着桦木属花粉浓度大小,年平均降水和日照时数则在不同地区表现出相反的影响,风速和风向对桦木属花粉的散布有一定影响.(3)新疆天池地区大气中桦木属花粉的产量能反映其植物分布情况;而中天山地区一些表土和全新世地层中的桦木属花粉含量偏高,应能直接表明其古植被中的植物区系成分的组成,且与全新世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密切相关.该项研究有助于新疆地区古气候重建、大气环境监测和生态文明建设.
- 李媛媛张芸倪健倪健孔昭宸王力陈立欣
- 关键词:桦木属年平均温度中天山
- 北京市地面沉降分布及典型灾害类型初探被引量:1
- 2018年
- 地面沉降为北京主要次生地质灾害之一,近年来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对城市规划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影响日趋明显。目前对于北京地面沉降灾害类型及特征认识较为局限,缺乏全面、系统认识。本文通过区域水准测量监测数据及以往调查资料的搜集整理,结合现场调查,阐明了北京地面沉降分布特征,总结归纳了地面沉降灾害类型及特征,发现区域性地面沉降形成的以井管抬升为代表的点状破坏现象,该类灾害以点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影响范围较小。局部差异沉降形成包括墙体开裂、地表开裂及桥梁开裂等具有线状破坏形式的灾害,该类灾害多呈线性沿固定方向延伸,影响范围较大。
- 赵龙武增宽李玉梅罗勇罗勇刘贺田苗壮孔祥如
- 关键词:平原区地面沉降灾害类型
- 北京宋庄地裂缝灾害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6
- 2018年
- 近年来由于北京市平原区地裂缝灾害凸显,不仅加速地表水土流失,而且对灾害区基础设施建设造成严重影响。为分析地裂缝形成原因,缓解及减轻地裂缝灾害造成的经济、财产损失,本文以新发现的宋庄地裂缝作为靶区,通过地质调查、In SAR监测、槽探、钻探等方法,揭示了宋庄地裂缝空间发育特征,从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面沉降等方面,深入分析成因。结果显示:(1)宋庄地裂缝影响长度达8. 7 km,NEE向延伸,受灾体主要展现出拉张形变;(2)区域拉张应力场为宋庄地裂缝形成提供内动力条件,构造影响下的第四系沉积厚度差异及地层岩性不均一,为宋庄地裂缝形成提供重要地质背景;(3)南苑—通县断裂为宋庄地裂缝形成提供了应力积累和传递媒介;(4)地下水超采引发的土体水平、垂向变形是地裂缝形成的诱发条件。受基底伸展变形、隐伏断裂及地下水开采影响,土体发生水平及垂向变形,使得在非饱和带断层区附近形成拉应力集中区,当达到土体抗拉强度时,形成盲裂缝,在雨水侵蚀或潜水位回升作用下,扩展至地表形成裂缝及串珠状土洞。
- 赵龙李玉梅崔文君罗勇张有全田芳雷坤超乔玲沙特田苗壮王新惠孔祥如刘贺齐鸣欢
- 关键词:地裂缝差异沉降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