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童

作品数:5 被引量:5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岩石
  • 1篇地质
  • 1篇地质背景
  • 1篇东南
  • 1篇玄武岩
  • 1篇岩石风化
  • 1篇宇宙
  • 1篇宇宙成因
  • 1篇水化学
  • 1篇酸雨
  • 1篇酸雨区
  • 1篇青藏
  • 1篇青藏高原
  • 1篇小流域
  • 1篇化学风化
  • 1篇化学特征
  • 1篇降水
  • 1篇降水化学
  • 1篇降水化学特征
  • 1篇降雨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宾夕法尼亚大...
  • 1篇山东世纪阳光...

作者

  • 5篇赵童
  • 4篇徐志方
  • 4篇刘文景
  • 4篇蒋浩
  • 2篇周利
  • 1篇周建伟
  • 1篇武瑶
  • 1篇余冲
  • 1篇张轩
  • 1篇史超

传媒

  • 1篇地质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地球与环境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峨眉山玄武岩化学风化研究——以龙苍沟小流域为例被引量:3
2019年
通过对四川省雅安龙苍沟峨眉山玄武岩小流域的水化学组成研究,分析了不同物质来源对小流域溪水溶解质的贡献,并对该小流域岩石风化速率和CO2消耗速率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龙苍沟流域溪水呈中性,PH平均值为6.82。溪水中阳离子以Ca^2+为主,约占阳离子总量的56%;阴离子以HCO3^-为主,约占阴离子总量的45%。碳酸盐岩风化、硅酸盐岩风化、大气降水和人为活动对溪水阳离子平均贡献率分别为50.2%、38.2%、10.5%和1.1%。流域硅酸盐岩风化速率为37.54±24.94 t/km^2/yr,硅酸盐岩风化对大气C02消耗速率为5.4±3.6 mol C/km^2/yr。本文首次对我国峨眉山玄武岩省化学风化大气CO2消耗量进行估算,得到其年消耗通量为1.35±0.89×10^11 mol C/yr,约为全球玄武岩CO2年消耗通量的3.31±2.18%。
周利刘文景刘文景赵童蒋浩赵童周建伟蒋浩
关键词:峨眉山玄武岩小流域化学风化
利用宇宙成因核素研究巴丹吉林沙漠岩石剥蚀速率和暴露年龄
人们对地貌演化的研究一直受限于缺少适当时间尺度的剥蚀速率数据,而陆地原生宇宙成因核素可以计算出地质时间尺度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岩石剥蚀速率( 10cm/Ma—>1000 m/Ma)和暴露年龄,尤其适用于构造稳定的沙漠干旱...
赵童徐志方崔丽峰
韩江流域河水地球化学特征与硅酸盐岩风化——风化过程硫酸作用被引量:10
2017年
流域岩石化学风化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硅酸盐岩风化过程消耗大气CO_2,是在地质时间尺度上调节大气CO_2浓度的重要机制。本工作在对我国东南花岗岩地区流经典型的硅酸盐岩地质背景河流——韩江流域河流水化学组成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和定量计算了河流水体主要物质来源,并对硫酸参与岩石风化和碳循环过程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进而对韩江流域岩石风化速率及其大气CO_2消耗通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韩江流域河流主离子组成主要来源于硅酸盐岩和碳酸盐岩风化,并计算得出约41%的硫酸根离子来自于大气降水;流域碳酸盐岩的风化速率为21.7 t/(km^2·a),硅酸盐岩为18.9 t/(km^2·a)。硫酸参与岩石风化提供的离子贡献占流域岩石风化提供总离子量的65.9%;流域风化带来的CO_2消耗速率被高估了约61%。
余冲徐志方刘文景史超张轩赵童蒋浩周利周晓得
关键词:岩石风化东南
青藏高原流域岩石风化速率及其控制机制——以贡嘎山地区典型地质背景小流域研究为例被引量:7
2018年
以青藏高原东缘贡嘎山地区30余个典型地质背景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在河流水体物质来源定量辨识的基础上,估算了流域岩石风化速率,并系统分析了高原流域风化速率与物理剥蚀速率、径流量和温度之间的关系。雅家河西岸、加则拉、雅家河东岸以及大渡河东岸流域的硅酸盐岩风化速率(SWRcat)平均值(范围)分别为2.49(0.40~6.93)t/km2/a、3.20(2.20~3.90)t/km2/a、0.74(0.50~0.90)t/km2/a以及2.63(0.70~9.40)t/km2/a;TDR的平均值(范围)分别为332.85(31.03~2231.23)t/km2/a、66.92(38.5~167.7)t/km2/a、10.82(8.49—13.79)t/km2/a以及36.27(8.49~176.50)t/km2/a。研究区SWR cat流域面积加权平均值为2.1t/km2/a。研究表明,硅酸盐岩风化速率受物理剥蚀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这些小流域岩石风化控制机制可分为“运移限制(transport-limited)”和“风化限制(weathering—limited)”。在“运移限制”下的小流域,其化学风化速率取决于物理剥蚀速率,化学风化主要受流域的物理剥蚀所控制;而在“风化限制”下,其化学风化速率主要受风化反应动力学所控制,与温度、径流量等气候因子有关。
蒋浩徐志方徐志方赵童
关键词:青藏高原
中国西南酸雨区降水化学特征研究进展被引量:30
2017年
西南酸雨区为我国主要酸雨沉降区,且是全球三大喀斯特集中分布区之一.本文将该区9个地点的降雨资料进行了总结、整理和分析,数据包括pH值和主离子成分(Cl^-、SO_4^(2-)、NO_3^-、Ca^(2+)、NH_4^+、Mg^(2+)、K^+、Na^+).该地区降雨中的主要阴离子为SO_4^(2-)和NO_3^-,主要阳离子为Ca^(2+)和NH_4^+.与我国其它地区相比,其酸性离子、碱性离子和总离子浓度均普遍高于东南地区、而低于我国北方地区.西南酸雨区主要以pH值为4.5~5.6的弱酸性降雨为主,占总降雨频次的58%左右.根据酸、碱性离子的相关性、中和因子等分析结果,该区雨水中的酸性物质可能受到了碱性离子的中和作用,其中起主要中和作用的离子为Ca^(2+)和NH_4^+.将该区雨水pH值和酸、碱性离子浓度与我国其它地区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西南酸雨区降雨受到的中和作用要强于东南地区,但弱于北方地区的降雨.通过对西南酸雨区降雨中主要离子来源的分析和估算,降雨中的酸性离子SO_4^(2-)和NO_3^-主要来自于人为污染;99.7%的Ca^(2+)和84.0%的Mg^(2+)为陆源贡献,这可能与西南地区碳酸盐岩广泛分布有关.
周晓得徐志方刘文景刘文景赵童武瑶
关键词:降雨PH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