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金生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结石
  • 2篇肾镜
  • 2篇肾镜取石术
  • 2篇手术
  • 2篇取石
  • 2篇取石术
  • 2篇微创
  • 2篇细胞
  • 2篇经皮肾镜
  • 2篇经皮肾镜取石
  • 2篇经皮肾镜取石...
  • 2篇膀胱
  • 1篇血清
  • 1篇血清PCT
  • 1篇造口
  • 1篇治疗肾结石
  • 1篇神经节
  • 1篇神经节瘤
  • 1篇肾部分切除
  • 1篇肾部分切除术

机构

  • 8篇武警安徽省总...

作者

  • 8篇熊朝晖
  • 8篇潘金生
  • 4篇沈学成
  • 3篇李青
  • 1篇李子煜
  • 1篇杨柳生

传媒

  • 3篇武警医学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现代泌尿生殖...
  • 1篇泌尿外科杂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腹膜后巨大胃肠外间质瘤1例被引量:1
2017年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的最常见类型,多发于胃和小肠部位。GIST起源于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otial cells of cajal,ICC),其特征是具有酪氨酸激酶受体和骨髓干细胞抗原表达阳性。因此,免疫组化染色CD117和CD34的阳性是诊断GIST的重要病理学依据。
沈学成熊朝晖赵本隆李青潘金生
国产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国产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1年8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7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行国产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患者设为观察组(45例),同期行可重复使用纤维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时间、碎石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量、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置人UAS的成功率分别为68.9%(31/45)、68.8%(2232)。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碎石时间短于对照组,而结石清除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VAS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国产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是可重复使用输尿管软镜的可靠替代品,应用性能良好,碎石效果优良,安全性和舒适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熊朝晖赵本隆魏洋洋潘金生沈学成沈骏超
关键词:肾结石输尿管镜检查碎石术
泌尿外科下尿路结石患者感染状况及血清PCT水平分析
2021年
探讨并分析泌尿外科下尿路结石患者感染状况及血清PCT水平情况,从而使向观众数据作为临床处理的要点。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泌尿外科下尿路结石患者40例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未合并尿路感染的下尿路结石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患者感染状况以及患者PCT水平。结果:经过分析后患有泌尿外科下尿路结石患者感染的患者检测出相关病原菌,且患者PCT水平存在明显变化。结论:通过本次研究,泌尿外科下尿路结石患者感染情况影响因素很多,大肠埃希菌属于感染的主要感染病菌,在PCT的指导下,进行治理阿泌尿外科下尿路结石患者感染合并结石患者,可以增强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潘金生熊朝晖赵本隆徐明魏洋洋
关键词:下尿路感染
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_(1b)肾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探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_(1b)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住院诊断为“肾细胞癌”且临床分期为T_(1b)N0M0的53例患者临床资料。行肾部分切除术患者29例,作为观察组;行根治性肾切除术24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肾功能、手术并发症、术后引流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16.63±27.41)ml,高于对照组的(150.06±15.32)ml;观察组术后引流时间(5.67±1.44)d,高于对照组的(2.78±1.4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肾小球滤过率(91.71±6.88)ml/min,较术前下降(7.04±1.33)ml/min;对照组术后1 d肾小球滤过率(79.12±17.54)ml/min,较术前下降(19.09±4.11)ml/min;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部分切除术能够安全有效治疗T_(1b)RCC,术后肾功能相对较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有选择地优先考虑。
熊朝晖杨柳生赵本隆魏洋洋潘金生沈学成沈骏超潘妍妍
关键词:肾部分切除术根治性肾切除术肾细胞癌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多发性肠瘘1例
2023年
肠瘘是肠管与体表形成的病理性沟通,部分是医源性手术损伤所致。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是目前2 cm以上肾结石主要的微创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中,结肠损伤仅占0.3%~0.8%[1],十二指肠损伤则更为罕见[2-4]。
熊朝晖赵本隆魏洋洋潘金生杨柳生盛明辉李子煜
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术十二指肠瘘结肠瘘
膀胱无功能性副神经节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8年
膀胱副神经节瘤是位于肾上腺以外的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膀胱壁内的副神经节组织。该肿瘤是一种罕见的膀胱肿瘤,约占昕有膀胱肿瘤的0.06%,占昕有副神经节瘤的1%。为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科2017年3月收治的1例膀胱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对其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进行小结。
徐明熊朝晖赵本隆李青潘金生祝明明魏洋洋
关键词:功能性副神经节瘤膀胱副神经节瘤文献复习膀胱肿瘤嗜铬细胞瘤
两种微创手术治疗较大膀胱结石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比较两种微创手术疗法对较大膀胱结石(直径≥2.5 cm)疗效,探讨经皮膀胱造口治疗较大膀胱结石的优势。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膀胱结石患者(结石直径≥2.5 cm)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经皮组和经尿道组,每组40例。经皮组采用经皮膀胱造口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经尿道组采用经尿道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与经尿道组相比,经皮组在手术时间、置管时间、排尿症状消失时间等方面,优于经尿道组;在出血量方面,经皮组少于经尿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皮组的一期清石率为97.5%,经尿道组的一期清石率为85%;经皮组总有效率为92.5%,经尿道组总有效率为75%,经皮组一期清石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经尿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尿道气压弹道碎石术相比,经皮膀胱造口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直径≥2.5 cm膀胱结石的疗效更优,此法值得推广应用。
沈学成熊朝晖赵本隆李青潘金生
关键词:微通道膀胱结石
肾外型肾盂结石两种微创术式的临床特征比较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比较肾外型肾盂结石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RPL)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泌尿外科接受RPL和PCNL的肾外型肾盂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分别有36例和41例纳入研究。比较2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下降值、结石完全清除率、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总治疗费用和并发症等临床特征。结果RPL组有34例手术成功,2例中转开放手术。PCNL组手术均成功。RPL组和PCNL组比较,平均手术时间[(99.0±4.7)min vs.(95.0±5.1)min,P>0.05];术中出血量[(35.0±4.0)mL vs.(120.3±18.9)mL,P<0.05];手术前后血红蛋白下降值[(0.5±0.1)g/L vs.(1.5±0.5)g/L,P<0.05];结石完全清除率[100%vs.(85.4%,35/41),P<0.05];术后平均住院天数[(8.3±0.7)d vs.(6.9±0.7)d,P>0.05];总治疗费用[(1.4±0.2)万元vs.(1.94±0.3)万元,P<0.05]。2组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下降值、结石完全清除率、总治疗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较之PCNL,RPL治疗肾外型肾盂结石更为安全有效,费用相对低廉,在减少术中、术后出血或严重感染上有积极作用,可同时处理合并的解剖畸形,推荐作为优先选择的微创手术方式。
熊朝晖赵本隆徐明魏洋洋潘金生
关键词: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肾盂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