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龙
-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儿童重症高危出血患儿血液净化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究重症高危出血患儿血液净化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0例重症高危出血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均实施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行局部枸橼酸抗凝治疗,对治疗前后的各项抗凝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治疗的安全性。结果:在SCr、BUN、K+等有效性指标比较中,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在APTT、PT、TT、INR、血小板数量等安全性指标比较中,治疗后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重症高危出血患儿血液净化过程中,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周新龙郭瑶李聪
- 关键词:血液净化局部枸橼酸抗凝
- 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预测颅脑损伤患儿颅内压增高的价值分析
- 2021年
- 探讨借助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对预测颅脑损伤患儿颅内压(ICP)增高的效果。方法:86例颅脑损伤患儿根据ICP情况分为ICP正常组52例与ICP增高组34例,并选择5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超声测量各组研究对象视神经鞘直径,比较各组视神经鞘直径、ICP水平,同时绘制ROC曲线分析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对预测颅脑损伤ICP增高的价值。结果:超声检测结果显示,在视神经鞘直径水平上ICP增高组>ICP正常组>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水平上ICP增高组明显高于ICP正常组(P<0.05);ROC曲线分析视神经鞘直径≥5.0mm下诊断颅脑损伤ICP增高的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度分别为90.38%、88.23%、89.53%。结论:应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可很好的预测ICP水平,其中以ICP≥5.0mm时测量准确度最高。
- 周新龙方沛安郭瑶
- 关键词:超声测量颅脑损伤患儿颅内压增高
- 儿童杜氏病1例报告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儿童杜氏病的临床诊治。方法回顾分析1例杜氏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内镜下特点和治疗方法,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女,2岁5个月。因呕血7小时入院。经内镜下典型表现诊断本病。胃镜显示患儿病变部位为杜氏病好发位置胃角,局部糜烂区中央可见红色小血管裸露于黏膜表面。经胃镜下高频电凝治疗,疗效确切。结论儿童杜氏病临床罕见,缺乏明显临床特征性表现。消化内镜是诊断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内镜下治疗创伤小、疗效确切,为首选治疗方法。
- 张勇涂远艳何少珊周新龙李桢王永培
- 关键词:杜氏病胃镜儿童
- 一种医院标本运送跟踪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院标本运送跟踪系统,其包括标本采集部分、标本接收部分、医院后台服务器、标本运送箱;标本采集部分包括采集点服务器、采集点显示器、采集点扫码枪、标签打印机;标本接收部分包括若干标本接收点,各标本接收点分别设...
- 袁慧贞钟恺婷庾晓君刘占弟周新龙李桢黄传堂张荣华莫小月黎佩贞林阳
-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S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SAP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2 d。比较两组患儿持续治疗5 d后的疗效,比较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5 d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80.0%),退热时间、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清TNF-α、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两组患儿血清TNF-α、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儿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7%,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控制炎症反应,缩短病程,促进患儿康复,治疗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周新龙方沛安李聪
- 关键词:儿童丙种球蛋白
- 一例Sifrim-Hitz-Weiss综合征患儿的临床与CHD4基因变异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一例Sifrim-Hitz-Weiss综合征(Sifrim-Hitz-Weiss syndrome,SIHIWES)患儿的基因型与表型的对应关系。方法收集先证者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全外显子测序对先证者进行检测,并应用Sanger测序对先证者及父母进行验证。结果先证者为一例2岁女性患儿,表现为全面发育迟缓、智力障碍、特殊面容等。其产前表现为NT增厚,颅面部异常和胎动减少等。全外显子测序发现患儿CHD4基因发生了致病性变异NM_001273:c.2989C>G(p.Leu997Val)(GRCh37/hg19)。与以往报道的SIHIWES的临床表型相比,该患儿产前临床特征未有描述,而产后某些新的表型包括眼底检查结果和某些特殊面容如左右耳不对称、眼睑下垂、长人中和嘴角下斜等也呈现出来。结论本文研究结果扩展了CHD4基因变异谱,并丰富了SIHIWES的临床表型谱。
- 周新龙王清明刘彦慧刘建新刘建新
- 关键词:智力障碍
- 一个眼-脑-肾综合征家系的OCRL基因变异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一个眼-脑-肾综合征(Lowe综合征)家系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为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结合Sanger技术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基因变异分析,对患者临床表型与以往文献比较。结果先证者为一名3岁5个月男性患儿,临床表现为先天性白内障、青光眼,脑发育不良、认知损害,肾功能异常等多发性先天异常。WES检测到OCRL基因发生半合子错义变异NM_000276.3:c.1255T>C(p.Trp419Arg)(GRCh37/hg19),该变异在以往的文献和数据库中未见报道,为新变异。Sanger测序证实该变异遗传自表型正常的母亲,通过对外祖父、外祖母进一步分析证实为新发变异,患儿哥哥体健且未携带该变异,故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会/分子病理学协会指南判定为临床致病性,为患儿致病原因。通过与以往报道的Lowe综合征病例进行比较发现,先证者除了表现出Lowe综合征典型临床特征外,还表现出该综合征罕有的表型如先天性喉骨软化、皮脂腺囊肿、反复湿疹、隐睾、低血糖、易怒等。患儿颅脑磁共振成像显示胼胝体发育不良,脑白质偏少,脑发育不全,这在以往文献中未见报道。结论本研究结果扩展了OCRL基因突变谱,丰富了Lowe综合征临床表型,并为家系的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
- 周新龙王清明邹姒妮洪晓纯袁海明
- 关键词:先天性白内障脑发育不良肾功能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