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岩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安阳地区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血栓
  • 2篇动脉内
  • 2篇动脉内膜
  • 2篇血栓切除术
  • 2篇血栓栓塞
  • 2篇栓塞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主动脉
  • 2篇主动脉内
  • 2篇主动脉内膜
  • 2篇内膜
  • 2篇静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修复术
  • 1篇血管
  • 1篇血管腔
  • 1篇血管腔内

机构

  • 5篇安阳地区医院
  • 2篇北京医院

作者

  • 5篇刘岩
  • 4篇游国超
  • 4篇张强
  • 3篇徐化静
  • 2篇高毅
  • 2篇李晓光
  • 1篇高锋
  • 1篇曹中华

传媒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血管外科...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MSCT用于他汀类药物治疗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疗效评估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探讨MSCT用于他汀类药物治疗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疗效评估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确诊的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患者60例,给予单一的他汀类药物治疗,在治疗前、治疗1年时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SCA)及MSCT检查,评价动脉血管狭窄情况。MSCT检查同时评价斑块所在位置管腔狭窄度(SE)及截面积(S)、斑块性质及面积、斑块CT密度值变化,检测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变化。结果:患者治疗后TC、TG、LDL-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以SCA为金标准,冠状动脉狭窄节段治疗前SCA检出114个,诊断符合率89.76%(114/127);治疗1年后MSCT检出93个,诊断符合率91.18%(93/102)。SCA检查冠状动脉狭窄节段的诊断符合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显示治疗前114个非钙化斑块,治疗1年后斑块数下降至93个,下降率为22.84%,治疗后冠状动脉管腔SE、S、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斑块密度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治疗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疗效肯定。MSCT可清晰显示斑块治疗前后变化,同时可进行准确的量化评估,是一种可行的监测方法。
曹中华高锋高毅康陈波刘岩
关键词:他汀类
主动脉原发性血栓的诊断及治疗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主动脉原发性血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1年11月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血管科/介入中心收治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下肢疼痛11例,腹痛2例,同时伴有腹痛及下肢疼痛1例;Ⅱa+Ⅱb型1例,Ⅱb型2例,Ⅲ+Ⅳ型3例,Ⅳ型8例。主动脉血栓广基底附壁患者采取单纯抗凝治疗,窄基底附壁或漂浮患者采取抗凝+取栓或支架植入。术中应用Fogarty球囊或Wallstent支架半释放技术预防远端动脉栓塞。下肢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累及者采取介入手术治疗,余部位抗凝治疗。遗传性高危因素患者术后终身抗凝;可控高危因素患者基础病治疗后抗凝治疗1年,余患者抗凝治疗半年。术后1、3、6、12月复查主动脉CTA和下肢动脉彩超。结果对于主动脉血栓的治疗,14例患者中,单纯抗凝6例;手术治疗8例,其中取栓3例,裸支架治疗2例,直接覆膜支架治疗3例。对于周围血管栓塞的治疗,2例抗凝治疗,余12例手术治疗。中位随访时间18.5个月。随访期间,6例主动脉血栓抗凝治疗患者血栓消失1例,血栓明显减少5例。3例主动脉取栓患者,2例血栓消失,1例2个月后复发,予以覆膜支架植入。主动脉支架血流通畅。周围血管栓塞复发4例,足趾截趾1例,间歇性跛行症状3例,1例术后3个月因急性胰腺炎死亡。结论原发性主动脉血栓发病率低,抗凝需贯穿治疗全程;对于外科手术风险大或脱落风险低的患者,可采用单纯抗凝治疗;对于血栓脱落风险较大的患者,抗凝同时可联合取栓或支架植入;高危因素治疗及术后健康教育有利于预防术后复发。
张强游国超徐化静孔祥翔杨殿滨刘岩
关键词:血栓栓塞抗凝治疗血栓切除术
腔内治疗原发性主动脉血栓10例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主动脉血栓腔内治疗方法,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10例原发性主动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术前CTA检查明确主动脉血栓分型并进行抗凝治疗。对Ⅱ型病变行全身麻醉下支架植入术,Ⅳ型和Ⅲ+Ⅳ型病变行局部麻醉下取栓或支架植入术。采用双股动脉切开或穿刺入路,术中应用Fogarty球囊或Wallstent支架半释放技术预防动脉远端栓塞。周围血管栓塞治疗中仅对下肢动脉、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行腔内治疗,其余部位抗凝治疗。取出的血栓行病理学检查。术后继续抗凝治疗。术后1、3、6、12个月随访主动脉CTA及下肢动脉彩色超声,12个月后电话随访。结果 血栓分型Ⅳ型5例,Ⅲ+Ⅳ型2例,Ⅱb型1例,Ⅱa+Ⅱb型2例。取栓4例,直接裸支架治疗2例,直接覆膜支架治疗4例。4例取栓手术应用Fogarty球囊保护,术中未发生血栓异位栓塞;支架植入患者中2例行Wallstent支架保护,其中1例成功抓捕脱落的血栓。周围血管栓塞病变保守治疗4例,腔内手术6例,其中2例髂动脉支架植入,Fogarty球囊取栓3例(2例复发,共5次手术),大腔导管取栓1例。术后随访1~43个月,平均16.4个月,取栓患者中3例血栓消失,1例复发,二次植入覆膜支架;支架植入患者支架通畅。2例周围血管栓塞术后症状复发,末次治疗后加强健康教育,随访无复发。2例术后遗留下肢间歇性跛行,1例术后3个月因食管癌化疗诱发急性胰腺炎死亡。结论 原发性主动脉血栓少见,抗凝联合取栓或支架植入可快速清除血栓或固定血栓,降低再次栓塞风险。腔内治疗仅需股动脉切开或穿刺,创伤小、疗效确切,是治疗此疾病的有效方法。
张强李晓光游国超徐化静孔祥翔杨殿滨刘岩
关键词:血栓栓塞血栓切除术血管腔内修复术
下腔静脉漂浮血栓介入治疗临床效果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滤器保护下血栓抽吸和/或支架植入术治疗下腔静脉漂浮血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继发下腔静脉漂浮血栓患者,经健侧股静脉入路将Aegisy滤器置入血栓近端,打开但不解脱释放,再次穿刺股静脉引入8 F导引导管抽吸血栓,血栓脱落于滤器内再于滤器内抽吸并收回滤器,清除其内残余血栓后重新置入,抽吸髂、股及腘静脉内血栓,遇患侧髂静脉重度狭窄/闭塞予以球囊及支架治疗,3~4周后收回滤器。对下腔静脉置管或恶性肿瘤继发下腔静脉漂浮血栓患者,在颈静脉入路临时滤器保护下行下腔静脉支架植入术,以固定血栓,预防脱落,术后收回临时滤器。术后1、3、6、12个月复查彩色超声,12个月后电话随访。结果 34例下腔静脉漂浮血栓继发于DVT,2例分别继发于下腔静脉置管和腹膜后纤维肉瘤,均采用下腔静脉植入支架治疗,支架植入过程无血栓脱落。34例DVT患者中27例滤器内可见少量捕获血栓;髂静脉无狭窄6例(右侧4例,左侧2例),重度狭窄28例(右侧3例,左侧25例),接受球囊扩张及支架治疗;30例滤器收回,4例永久植入。中位随访29(6~35)个月,随访期间下腔静脉支架通畅。1例肿瘤患者术后7个月因多发转移去世,2例髂静脉支架闭塞,予支架内球囊扩张后开通闭塞血管。结论健侧股静脉入路可回收滤器保护下大腔导管抽吸快速清除DVT继发下腔静脉漂浮血栓,是一种便捷、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颈静脉临时滤器保护下植入下腔静脉支架,可固定深静脉置管或恶性肿瘤继发的孤立下腔静脉漂浮血栓,降低肺栓塞风险。
张强李晓光游国超刘岩李彬高毅
关键词:下腔静脉下腔静脉滤器深静脉血栓形成
改良BRTO联合顺行静脉闭塞术治疗门静脉高压合并自发性门体分流
2024年
目的探讨以人体组织黏合剂或联合弹簧圈为栓塞剂的改良球囊阻断逆行性静脉闭塞术(M-BRTO)联合顺行静脉闭塞术(ATO)在门静脉高压合并自发性门体分流(SPSS)治疗中的应用, 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的门静脉高压合并SPSS患者的临床资料, 入组21例患者。首先在SPSS流出道限流下进行ATO, 然后进行M-BRTO。ATO路径可选择经皮经肝、经附脐静脉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路径入路, M-BRTO入路可选择股静脉、颈静脉或肘前静脉。孤立胃静脉曲张出血、肝性脑病症状或者心功能不全为主要症状者, 局部麻醉下行M-BRTO+ATO;门静脉高压合并严重的消化道出血、门体分流者, 或合并门静脉血栓者, 全身麻醉下行TIPS+M-BRTO+ATO。术后1周复查腹部平扫CT了解栓塞剂沉积情况, 术后1个月行腹部彩超, 3及6个月行腹部增强CT检查, 以后每半年复查, 了解门静脉血流或TIPS支架通畅情况。合并肝癌者, 术后1个月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果 21例患者共行23次栓塞手术, 其中1例先后3次手术。经皮经肝路径治疗11例(其中7例联合股静脉, 3例联合颈静脉, 1例联合肘前静脉), 经TIPS路径+股静脉入路治疗9例, 经附脐静脉+股静脉入路治疗2例, 附脐静脉+肘前脉入路1例。异位栓塞3例(1例至脾静脉, 2例至肝内), 围手术期发热5例, 肝脏穿刺道出血1例, 死亡2例(胆管结石诱发急性肝功能衰竭1例, 急性心衰合并急性消化道大出血1例)。随访期间死亡4例(肝癌3例, 感染1例)。余15例随访2~47(22±13)个月, 随访期间肝性脑病及消化道出血症状无复发。结论以人体组织黏合剂或联合弹簧圈为栓塞剂的M-BRTO+ATO可快速栓塞SPSS流出道, 完全闭塞SPSS, 是治疗门静脉高压合并SPSS快速、安全、有效的方法。
张强游国超徐化静孔祥翔杨殿滨刘岩
关键词:门静脉胃静脉曲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