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刚
- 作品数:14 被引量:39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军“十五”指令性课题广东省火炬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非骨水泥假体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原因 ,探讨非骨水泥假体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 3 6例 42侧髋关节 ,其中男 2 6例 ,女 10例 ,年龄 3 5~ 78岁 ,平均 5 0岁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 3个月~16年 ,平均 6年 3个月。翻修的原因 :髋关节疼痛不伴假体明显松动 11例 11髋 ,感染 2髋 ,无菌性松动 2 7髋 ,假体柄位置异常 2例。 42个髋臼中无髋臼骨缺损者 10髋 ,GustilloⅠ、Ⅱ型髋臼松动 14髋 ,Ⅲ型髋臼松动 10髋 ,对上述患者直接用纯钛螺旋臼成型或髋臼底加用颗粒植骨。Ⅳ型松动骨缺损 8髋 ,采用颗粒植骨、钛网重建髋臼、骨水泥髋臼假体成型。40侧股骨进行了翻修术 ,其中假体无松动 12髋 ,GustilloⅠ型、Ⅱ型、Ⅲ型及Ⅳ型假体柄松动分别为 6、8、13和 1个髋关节 ,取出假体柄后视情况植入非骨水泥普通假体柄或加长柄 ,视骨缺损情况进行假体周围植骨 ,必要时捆绑带固定。结果 :髋臼侧进行了钛网重建植骨的 8例患者术后 3d可以下地非负重拄拐行走 ,其余患者均可于术后 3d下地负重行功能练习。术后随访 6~ 66(平均 2 2 )个月 ,无假体移位下沉等不稳迹象 ,无需要再重新翻修的病例 ,Harris评分由翻修前的 5~ 5 4分 (平均 3 2 .6分 )增加到术后的 5 6~ 98分 (平均 88.1分 )。
- 史占军景宗森金大地朱志刚张浩
- 关键词:X线诊断再手术非骨水泥假体髋关节翻修术
- 骨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合理性与时机被引量:4
- 2002年
- 骨科一类手术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对于手术时间较长、内置物较多等情况,可于手术前酌情应用抗生素;较大的或污染较重的开放伤口均应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抗生素应针对可能感染的病原菌是革兰氏阳性菌还是革兰氏阴性菌抑或是厌氧菌进行选择,并且要用足量。术前提前一天甚至几天及术后超过36小时应用抗生素是没有根据的,术后根据患者血象和体温来决定是否停用抗生素也是不科学的。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必须掌握用药指征、药物的针对性和剂量及用药时机,方能达到预期效果。
- 史占军张亚莉汪能平张浩朱志刚
- 关键词:抗生素骨科手术
- 晚期骨肉瘤保肢治疗与肢体功能重建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总结ⅡB及Ⅲ期骨肉瘤的保肢综合治疗的经验与体会,探讨保肢手术在晚期骨肉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骨肉瘤患者行保肢手术43例,其中ⅡB期36例,ⅢA期1例,ⅢB期6例。肿瘤部位均位于四肢长骨干骺端。根据患者肿瘤局部的条件及全身情况,分别采用瘤段切除人工假体替代、瘤段骨体外灭活回植及自体骨移植术等保肢手段重建骨关节功能,同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手术前后化疗。7例Ⅲ期骨肉瘤患者中3例进行了肺部转移灶切除术。上肢瘤段切除后功能重建的所有患者及下肢行假体置换的病例术后近期即可进行康复训练。结果:患者1,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0%和35%,肿瘤局部复发率为14%。并发症主要为肩关节脱位、膝关节活动范围不理想、局部肿瘤复发。结论:对ⅡB及Ⅲ期骨肉瘤患者进行选择性的保肢手术是可行的,有效的术前化疗可以提高保肢手术成功的机会;经济问题是骨肉瘤患者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人工假体可使保肢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 史占军景宗森朱志刚吕海
- 关键词:晚期骨肉瘤保肢治疗肢体功能重建康复
- 规范化与长期应用抗生素预防术后伤口感染的效果对比被引量:296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在骨科手术中的预防感染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7~ 2 0 0 0年不同骨科择期手术患者 ,按抗生素预防性应用的方法分为两组 :A组为规范性应用抗生素组 ,原则为一般情况下不应用抗生素 ,但手术中放入较多内植物等大手术时 ,则于麻醉后手术前应用 1次 ,术后应用不超过 3 6h,共计92 1人 ;B组为长期大剂量应用抗生素组 ,除按 A组的方法应用外 ,术前 1d可能应用抗生素 ,术后应用 3 6h以上或直至患者体温降至 3 7.5℃以下 ,共计 12 13人 ;对比两组患者的伤口感染率。结果 两组患者伤口感染分别为5例和 8例 ,两组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史占军张亚莉景宗森朱志刚汪能平
- 关键词:抗生素术后伤口感染
- 移植腓骨中骨巨细胞瘤复发1例
- 2004年
- 景宗森吕海史占军朱志刚李淑华
- 关键词:腓骨移植骨巨细胞瘤复发X线检查病理诊断
- 自体腓骨移植治疗肿瘤致骨缺损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不带血管自体腓骨移植在四肢骨关节重建中的应用。方法 :切除肱骨近端、桡骨远端的骨肿瘤 ,用无血运自体近端腓骨移植重建肩、腕关节。用腓骨干联合异体骨填充近关节骨肿瘤造成的骨缺损。结果 :42例患者经半年~ 5年的随访 ,仅 3例患者出现肿瘤原位复发。 2 9例重建肩、腕关节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 ,7例重建的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不带血管的腓骨移植在肿瘤致骨缺损的治疗中 ,具有手术简单 ,并发症少 ,术后功能较好等特点。
- 景宗森吕海金大地史占军朱志刚李淑华
- 关键词:腓骨移植关节重建保肢治疗
- 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效果的综合评价被引量:19
- 2004年
- 目的:综合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对80岁以上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治疗及其术后康复过程。方法:80~100岁转子间骨折患者13例,平均86.6岁,均采用一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进行治疗。结果:手术时间40~55min,平均45min。除1例术前有呼吸衰竭患者于术后17d死亡外,其余12例患者均于术后1周内在协助下练习不受限制地负重行走,并较顺利地恢复伤前功能水平。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尿潴留或伴有充溢性尿失禁、电解质代谢紊乱、血糖增高、少尿及氮质血症,无一例卧床并发症及全髋关节置换特异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是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一个安全有效的办法,术后康复快,可早期负重,避免卧床并发症,人工关节在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治疗地位有待认可。
- 史占军金大地景宗森朱志刚吕海
- 关键词:转子间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关节
- 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骨性强直的功能重建被引量:31
- 2002年
-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合并双侧髋关节骨性强直时的全髋关节置换方法及其注意事项。方法对17例24~52岁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性强直的34侧髋关节行Zweimüller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髋关节强直在屈曲0°~100°(平均37°),其中超过90°强直者3例6髋。术前需助行器者7例。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者9例。所有患者均在一次性经口腔(10例)或鼻腔(7例)气管插管麻醉下完成双侧手术。3例患者后期行脊柱后凸畸形矫正术。结果患者髋关节活动度由术前的0°改善为术后复查时的屈伸平均77°(55°~120°),屈伸、收展、内外旋总活动度平均为150°(105°~230°)。术中有1例因股骨颈截骨造成髋臼后壁缺损,经修补后恢复。术后近期无神经血管损伤、关节脱位、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8~47个月无假体松动、移位。除2例3髋长时间行走有轻微疼痛外,其余患者无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1例患者仍需助行器。结论手术技术熟练者可一次顺利完成强直性脊柱炎双髋骨性强直的双侧髋关节置换术,采用Watson-Jones入路可在完成骨性强直的髋关节置换的同时完成髋关节前方的软组织松解;术中注意神经、血管的保护可顺利完成90°以上屈曲骨性强直畸形髋关节的置换;术后康复的重点是锻炼患者的肌力和肌肉活动的协调性;
- 史占军金大地景宗森朱志刚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骨性强直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入路手术时机
- 人类关节滑膜A型和B型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被引量:17
- 2001年
-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分离、培养高纯度人类关节滑膜A、B型细胞的方法。方法胶原酶和胰蛋白酶联合消化人关 节滑膜组织碎片,细胞悬液经 120目筛网滤过,与 CD14 microbeads混合孵育后通过磁性 MACS分离柱收集非粘附细 胞及粘附细胞进行培养。用光镜、电镜、细胞免疫化学、流式细胞仪法鉴定该两种细胞类型。结果分离培养的滑膜细胞 纯度达98%以上;粘附细胞具有巨噬细胞的特性,抗CD68、CD14阳性,符合巨噬细胞样滑膜细胞(A型细胞)的特征; 非粘附细胞具有成纤维细胞的特性,抗Vimentin、Fibronectin阳性,符合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B型细胞)的特征。结 论胶原酶和胰蛋白酶联合消化,兔疫磁柱法是一种确切有效的分离人类关节滑膜A、B型细胞的方法。
- 蒋建平杨铁城侯凡凡朱志刚
- 关键词:关节滑膜细胞体外培养
- 幻肢痛与大脑皮质功能重组被引量:6
- 1999年
- 刘立捷冯岚吉晓丽朱志刚
- 关键词:幻肢痛大脑皮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