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依婷
- 作品数:8 被引量:83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 2019世界园艺博览会“百蔬园”对北京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下简称2019世园会)首次设立蔬菜作物独立展区——“百蔬园”。“百蔬园”以“创艺农场、乐享家园”为主题,通过在现场建设集种植、科技、艺术、休闲于一体的特色展园,场景化地展示在历史长河中蔬菜与人的故事,展现以蔬菜为载体的新的生活方式。2019世园会“百蔬园”建设与展示,一方面对蔬菜产业链的影响深远,将促进蔬菜产业链发展、全产业链与蔬菜产业链拓展以及产业链延伸和整合;另一方面,其对北京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影响更加重大,可有效促进当地蔬菜生产技术的提高,推动标准化蔬菜生产、提高蔬菜质量安全,带动蔬菜产品品牌建设。
- 程旭曹玲玲徐依婷穆月英杨琳
- 关键词:蔬菜产业
- 我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需求分析与预测模拟被引量:7
- 2017年
- 食品消费关系社会民生,是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2006—2012年全国31个省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和收入数据,运用ELES模型实证分析我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需求系统。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模拟2013—2017年各食品的收入弹性。结果表明:水产品长期具有高档食品特征,对收入变动十分敏感,其与奶制品是今后食品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肉禽和蔬菜基本需求逐期递增,收入弹性具有收敛趋势;受农村居民向城市转移的影响,粮食、蛋类等低价食品的消费需求增加;生存型消费支出约占30%,食品消费结构逐步向膳食均衡转变。
- 徐依婷穆月英
- 关键词:食品消费ELES模型GM(1,1)模型
- 粮食生产水足迹动态演变及分解效应被引量:14
- 2020年
- 基于水足迹方法构建粮食生产水资源匹配指数,从用水总量、来源结构和粮水匹配关系三个方面分析粮食生产用水的动态演变特征,并采用LMDI模型将粮食生产用水变动分解为9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粮食生产水足迹变动经历小幅下降——快速回升——企稳上升三个阶段,粮水匹配度较差且矛盾趋于激化。从分解效应看,三产结构调整和节水技术进步是减少粮食生产用水的主要因素,但种植结构调整以及用水效率改善未发挥预期节水效果,粮水匹配关系恶化、水土资源贫乏及二者匹配度较差均不利于缓解农业用水压力。
- 徐依婷穆月英
- 关键词:水足迹粮食生产水资源
- 北京市蔬菜价格变动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6
- 2017年
- 蔬菜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产品,近些年来蔬菜价格的剧烈波动引起了人们的密切关注。本文分析了北京市蔬菜历年价格的变动情况,比较了蔬菜与粮食价格、蔬菜不同品种之间以及地区蔬菜价格的差异,在对蔬菜价格变动进行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影响北京市蔬菜价格变动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北京市蔬菜价格具有明显的季节波动特征,整体表现为冬季价格高、夏季价格低;(2)剔除季节变动因素后蔬菜价格波动平缓,长期呈现上涨态势;(3)蔬菜价格周期波动显著,可划分为长度分别是4 a和6 a的2个周期;(4)北京市工业增加值增速、鲜菜价格指数、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1~4月时期因素对蔬菜价格变动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6~11月时期因素对蔬菜价格产生负向影响。
- 徐依婷穆月英赵友森
- 关键词:蔬菜价格时间序列分析H-P滤波法多元回归模型
- 中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被引量:17
- 2022年
- 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反映农业生产中水利用和粮食产出的相对变化,关系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以粮食生产水足迹作为水资源投入指标,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全要素粮食生产用水效率进行科学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和空间溢出效应展开分析。结果表明:①2001-2019年31省份粮食生产水足迹平均增长4.5%,其中玉米、水稻生产水足迹呈上升态势,增幅主要来自中部地区;②区域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呈东、西、中逐步降低的分布格局,西南地区与南部沿海较高,西北地区和黄河流域较低,省域水资源利用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向“高耗水—低效率”和“低耗水—高效率”水平跃迁的态势;③节水技术、水土匹配度、城镇化水平和化肥价格对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供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则显著为负,这些因素的区域异质性是造成用水效率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④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可通过技术溢出、要素流动、生产集聚和价格传导产生空间相互关联和溢出。据此,提出深挖用水效率提升潜力,充分发挥区域互馈效应,实现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协同提升的政策启示。
- 徐依婷穆月英穆月英
- 关键词:农业用水效率水足迹
- 水资源稀缺性、灌溉技术采用与节水效应被引量:18
- 2022年
- 水资源及其有效利用,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粮食主产区农户调查数据,构建反事实分析框架考察灌溉技术采用的节水效应,在此基础上,从水资源稀缺性视角检验节水效应的异质性,并进一步对灌溉水回弹效应展开讨论。结果表明:水资源短缺、技术认知充分、家庭资本充裕以及参与合作社将提高农户灌溉技术采用的概率;从节水效应来看,高效灌溉技术可实现单位面积粮食生产节水22%~62%,但是灌溉面积扩张与种植结构变动会导致灌溉水的回弹效应,若不加以限制,节水效应将被新增用水完全抵消;此外,不同水资源禀赋水平下,灌溉技术采用对粮食生产用水的影响存在明显异质性,在水资源短缺尚未严重制约农业发展的阶段,预先推广高效灌溉技术的节水效果更优。据此,本文从政府、地区和农户3个层面提出粮食生产节水利用的对策和政策建议。
- 徐依婷穆月英侯玲玲
- 关键词:灌溉技术节水效应回弹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