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岚岚
-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滁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PCI患者线上精准分层指导的康复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线上精准分层指导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心内科收治的60例行PC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微信精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微信精准干预组给予线上精准分层康复指导。比较2组出院后6个月的心脏康复指标水平。结果微信精准干预组每周运动时间、体质量指数、血压、血脂、血糖控制达标率、戒烟率、药物正确使用率显著长于或高于对照组(P<0.05),抑郁与焦虑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无1例心血管事件致再入院。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采用线上精准分层指导,显著改善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指标水平,避免了心血管事件致再入院。
- 宣翠香胡雁张军辛玲张岚岚卞伟峰李峰蒋云娟李世光
- 高黏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效果观察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高黏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效果。方法将42例分别采用高黏度和低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1例,研究组患者术后4 h下床活动,8 h离床活动,对照组患者术后12 h下床活动,24 h离床活动,术后3 d内CT复查观察椎旁渗漏和椎体内骨水泥分布情况。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压疮风险评分(Braden)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分评价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术后24 h、第7天VAS、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 h Barthel、Braden评分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黏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PVP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压疮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减轻护士和家属的负担。
- 胡婷业陆玉和吕维富张永慧王凯朱勤张岚岚叶红安成玲张珊珊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早期下床活动
- 强化心理干预在中青年基底节出血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强化心理干预措施在中青年基底节出血患者保守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21年4月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保守治疗的86例中青年基底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共40例,予以强化心理干预;对照组共46例,予以神经外科常规护理。比较分析2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满意度和发病8周后的抑郁、焦虑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50%和93.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0);8周后观察组抑郁评分为(48.28±4.2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00±6.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8周后观察组焦虑评分为(40.73±4.8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48±7.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而8周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86.75±11.4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5±12.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强化心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改善中青年基底节出血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还能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利于全面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李新君李苗苗韦娟石碑田姚国权侯仕强林宁张岚岚
- 关键词:中青年基底节出血抑郁
- 基于智能化传播方阵的群组化指导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于智能化传播方阵的群组化指导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0年5—6月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滁州医院60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得分<19.6分的自我管理能力不佳的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开展基于智能化传播方阵的持续群组化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DSCA得分、体重指数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DSCA得分高于对照组,HbA1c低于对照组,体重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智能化传播方阵的群组化指导可提高T2DM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降低患者体重指数和HbA1c水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宣翠香胡雁张岚岚李昉汤广锋章道琴陈云李世光
- 关键词:智能化
- 荧光标记法结合PDCA管理对提高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环境清洁质量的作用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针对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环境清洁质量管理问题,通过开展质量循环改进(plan-do-check-action,PDCA)管理与荧光标记法相结合的干预措施,为临床提高此类患者环境清洁质量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床单元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1—3月利用荧光标记法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床单元的清洁状况进行基线调查(对照组)。2019年4—6月利用荧光标记法监测患者床单元清洁质量,结合监测-反馈培训-改进和提高的PDCA管理模式来逐步提高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床单元环境清洁质量(观察组)。记录2个时间段内荧光标注的反馈效果,同时对2个时段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荧光标注点清除率和其他环境中发现的荧光点数占比分别由59.87%(282/471)和6.79%(32/471)改善至88.03%(412/468)和1.92%(9/46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开展PDCA管理与荧光标记法相结合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环境清洁质量管理的效果。
- 张娟许同梅林宁谢强涂秀张岚岚
- 关键词:荧光标记法多重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