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鹏
- 作品数:14 被引量:56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新工科教育背景下智能生物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被引量:3
- 2021年
- 新工科建设对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智能生物制造作为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与时俱进。文章首先阐述了新工科背景下智能生物制造的人才需求,其次指明了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最后以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为例,介绍了智能生物制造领域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举措及成效,以期为其他高校生物制造专业和其他新工科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 王启要田锡炜夏建业严莹高淑红白云鹏庄英萍
- 新酶催化的长链脂肪族γ-,δ-酮酸/酮酯高立体选择性不对称还原研究
- 光学纯脂肪族羟基酸及其衍生物是重要的手性砌块,可以用于制备多种天然产物或生物活性分子。例如,长链γ-,δ-羟基酸通过分子内环化得到的手性内酯,是一种重要的香料分子,在食品和精细化工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研究表明酮酸或酮酯...
- 白云鹏张超李春秀许建和
- 文献传递
- 基于5M的智能生物制造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华东理工大学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8
- 2021年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为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培养生物工程领域新工科人才,探索形成了了5M智能生物制造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从课程体系设置、学科交叉融合、国际化人才培养、教研深度融合等方面开展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为生物工程领域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 王启要白云鹏高淑红庄英萍
- 面向生物医药新工科方向的生物工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6
- 2022年
-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生物医药列为重点规划发展领域,上海也将生物医药列为重要新兴支柱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秉承交叉融合、互惠发展、传承创新的思路,将生物工程专业和制药专业有机融合,从“三位一体”标准体系构建、“三融合、三衔接”课程体系重构和“三全育人”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新工科专业改革和人才培养实践,提出了“价值引领、知识体系、技术和非技术核心能力素养”三位一体的生物医药新工科人才培养标准,构建了“课内课外全过程、学生培养全覆盖、课程思政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建立了“课程与培养目标、通识课与专业课、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与培养方案的”有效衔接,在智能生物制造新工科教学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面向生物医药新工科的专业建设,为生物工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提供思路。
- 王启要高淑红白云鹏任国宾庄英萍宋恭华
- 关键词:三全育人课程体系
- 基于工程脱氢酶的不对称还原反应高效合成手性γ/δ–内酯香料化合物的研究
- 光学纯的烷基内酯是一类重要的手性香料,也是重要的手性构建模块,被广泛用于生物活性物质或者天然产物的合成。目前合成手性内酯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法、生物法发酵、生物催化合成手性内酯。但化学的方法合成这些香味化合物经常会有一些副...
- 陈梦许建和白云鹏
- 关键词:不对称还原反应
- 文献传递
- 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水解酶的基因挖掘与催化性能研究
- 邻苯二甲酸酯(PAEs),俗称塑化剂,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的生产和加工,以提高塑料的柔韧性和耐久性。PAEs占据全球增塑剂市场的70%,其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的消费量最大,每年超过300万吨。由于其...
- 黄晗张晓彦白云鹏
-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酯生物降解
- 文献传递
-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的生物工程综合实验教学模式探索被引量:5
- 2020年
- 生物工程综合大实验是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对微生物学、发酵工程和生物分离工程等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典型实践课程。课程教学过程中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的理念,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持续改进,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 王启要万俊芬白云鹏李友元张晓彦叶蕊芳宫衡庄英萍
-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 从兴趣出发,以OBE理念打造充满魅力的微生物学课堂教学被引量:6
- 2021年
- 针对微生物学课程,我们基于OBE理念,大力推行启发式和联想式教学,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轻松活泼、充满魅力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从“要我学”的被动学习向“我要学、我爱学”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转变。教学改革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微生物学课程和生物专业的兴趣,教学效果得到了专家和学生的高度认可。
- 张晓彦叶蕊芳高淑红白云鹏王启要
- 关键词:微生物课堂教学联想式实践教学
- 探微知著,辟新为用——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新工科专业建设实践被引量:8
- 2021年
- 针对蓬勃发展的生物新经济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在总结梳理传统生物工程专业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智能生物制造"新工科专业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以理工课程深度融合、学生创新与应用能力协调培养的专业建设思想重塑新专业的培养方案,提出了"5M"智能生物制造人才培养体系,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构建了生物工程教育新生态,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能力得到了全面发展。
- 白云鹏王启要庄英萍范惠明
- 关键词:生物工程知识结构
- 工程教育理念引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0
- 2017年
- 华东理工大学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和"质量持续改进"的理念指导,在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与内容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工科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不断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
- 张先梅张帆黄婕吴艳阳惠虎白云鹏
-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