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雪利

作品数:8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学者
  • 3篇中国环境
  • 3篇生态
  • 3篇西方学者
  • 2篇生态文明
  • 2篇主义
  • 2篇环境问题
  • 2篇季刊
  • 2篇共产党
  • 1篇意识形态
  • 1篇意识形态理论
  • 1篇证法
  • 1篇中国共产党
  • 1篇中国环境问题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 1篇中国信息
  • 1篇社会主义
  • 1篇生态危机
  • 1篇特色社会主义
  • 1篇周恩来

机构

  • 8篇同济大学
  • 3篇南开大学

作者

  • 8篇刘雪利
  • 3篇薛念文
  • 1篇王平

传媒

  • 1篇改革与开放
  • 1篇内蒙古大学学...
  • 1篇百年潮
  • 1篇上海党史与党...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昆明学院学报
  • 1篇知与行

年份

  • 3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有机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中国特色绿色发展”如何可能被引量:1
2017年
在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面前,有机马克思主义在为解决这一全球性难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新常态"的新发展阶段,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必须与对生态问题的探索相呼应。在习近平"五大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始终贯穿于创新、协调、开放、共享之中,成为中国绿色发展的鲜明旗帜。"十三五"规划更是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绿色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系列的布局。有机马克思主义运用过程哲学的方法,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开始,并吸收了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进而相信生态文明能够实现。这一"有机视角"对探索"中国特色绿色发展"带来有益启示。
薛念文刘雪利
关键词:生态文明
春思秋怀忆总理
2020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周恩来同志半个多世纪奋斗的人生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是新中国孕育、诞生、成长和取得崇高国际威望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是中国人民在自己选择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上艰辛探索、不断开拓.
杨卫芳刘雪利
关键词:周恩来共产党人
西方学者对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思考——以《中国季刊》为中心的考察
2018年
当今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进一步改革发展的瓶颈。西方知名学者纷纷撰文研究中国环境问题。其中,《中国季刊》这一杂志集中反映了西方学者对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诸多思考。统观西方学者的研究特点、对中国环境问题治理成就的归纳以及对中国环境未来的展望和建议,可从"第三者"视角得出中国环境治理的启示。
刘雪利杨卫芳
关键词:西方学者中国环境环境治理
生态时空压缩:解读生态危机的新视角
2020年
当前存在不少对生态危机的解读,但从时空维度来解读生态危机还是一个有创新意义的视角。时空在人类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我们以时空角度审视当今生态便会发现:生态在时间和空间维度饱受资本的挤压,这种挤压带来了诸多生态问题。深入分析这些问题会指引我们从经济层面、哲学层面及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层面寻找其动因,最终在这三维重压下,生态时空被压缩,在人与自然之间造成了新陈代谢的断裂,在人与人之间造成了生态性贫富分化。
刘雪利王平
关键词:生态生态危机
西方学者对中国非政府环保组织研究评述——以《中国信息》(1997—2007年)为基础
2017年
在中国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面前,中国民众开始积极探索,成立众多环境非政府保护组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通过对《中国信息》中西方学者对中国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的研究,揭示出"第三者"对我国环境保护组织的诸多看法。主要从中国非政府环保组织成立的主要背景、中国非政府环保组织的特点和中国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的前景展望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
刘雪利
关键词:西方学者中国信息
中国共产党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保障——基于《中国季刊》对中国环境问题的研究
2018年
《中国季刊》作为西方当代中国研究最为著名的杂志之一,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予以了较多关注,他们注意到十八大以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保护生态的措施更加积极有效,在构筑生态文明视阈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他们认为中国政府解决环境破坏问题立足实际,采取了更加有效的措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保障。
薛念文刘雪利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西方学者对中国环境问题研究分析——以《中国季刊》(1978—2011年)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当今世界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事件"。要对中国环境问题进行比较客观的分析,需要以1978年的改革开放为研究起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中国季刊》中,西方学者对新中国环境问题的研究做了细致的"再研究",揭示"第三者"角度对我国环境问题的诸多看法,可以获取诸多有益的观点冲撞与借鉴。就研究特点而言,西方学者对中国环境问题的研究有着较强的"西方色彩",很大程度上存在着被"政治中断"的现象。尤其在对中国环境问题的原因进行归纳时,很多西方学者认为,中国环境问题恶化原因是中国政府(主要是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和环境关系的认识不科学,加之中国政治体制机制比较"死板",灵活性不强。在政策建议方面,西方学者特别关注中国政府领导下的市场经济体制,认为这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同时,建议对中国的民众进行广泛的环境教育,控制人口数量,考虑将环保行动转化为政治运动,对政府形成制约和监督。
薛念文刘雪利
关键词:西方学者环境问题
瑟伯恩的意识形态理论及其辩证分析
2020年
作为英国著名的社会理论家,戈兰·瑟伯恩著作颇丰,而当今学界对其理论研究颇少,他的意识形态理论遭到忽视。在对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反思和批判基础上,瑟伯恩从主体性维度、历史维度和社会维度三个层面刻画了当今意识形态的复杂性、辩证性和全面性等特征,在继承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同时,拓展了意识形态的生存维度。但是,在其表述过程中也存在着"概念兜售"、左翼倾向明显,以及在实践中过分政治化等问题。
刘雪利杨卫芳
关键词:辩证法意识形态理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