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延玲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酸酐
  • 2篇邻苯二甲酸酐
  • 2篇环氧
  • 2篇苯二甲酸
  • 2篇苯二甲酸酐
  • 2篇丙烷
  • 1篇性能研究
  • 1篇亚胺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双酚
  • 1篇双酚A
  • 1篇碳酸
  • 1篇碳酸二甲酯
  • 1篇热重
  • 1篇酰亚胺
  • 1篇力学性能
  • 1篇氯丙烷
  • 1篇聚氨酯
  • 1篇聚氨酯酰亚胺
  • 1篇聚醚

机构

  • 4篇青岛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顾尧
  • 4篇王延玲
  • 2篇李伟

传媒

  • 1篇化工科技
  • 1篇特种橡胶制品
  • 1篇聚氨酯工业
  • 1篇上海塑料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邻苯二甲酸酐-环氧丙烷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1
2017年
以环氧丙烷(PO)、邻苯二甲酸酐(PA)为原料,采用实验室自制双金属氰化络合物(DMC)为催化剂,通过聚合反应合成聚醚酯多元醇。考察了聚合温度、催化剂质量分数、单体PO与PA的摩尔比对聚合反应及产物的影响。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对共聚物结构进行表征,并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共聚物数均分子量(_n)和分子量分布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当聚合反应温度为120℃、催化剂质量分数为0.06%、PO与PA摩尔比为5∶1时,反应体系的压力和反应时间是最合理的。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定了聚醚酯共聚物的结构。
李伟王延玲顾尧
关键词:环氧丙烷邻苯二甲酸酐
TDI型聚氨酯酰亚胺泡沫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2019年
采用一步法合成了TDI型聚氨酯酰亚胺泡沫材料,讨论了水作部分发泡剂对泡沫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体示显微镜观察了泡孔结构及孔径大小,测试了试样拉伸强度、撕裂强度、DSC和热重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水用量的增大,泡孔尺寸变大,泡沫密度减小,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均下降,热重性能变化较小,聚氨酯段Tg升高,聚酰亚胺段Tg降低。
王延玲吕传鑫顾尧
关键词:力学性能TG
4,4′-二氨基二苯甲烷与碳酸二甲酯甲氧基羰基化制备4,4′-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被引量:1
2019年
研究了4,4′-二氨基二苯甲烷(MDA)与碳酸二甲酯(DMC)甲氧基羰基化合成4,4′-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MDC)的反应,研究了反应的影响因素,并采用FTIR、1 H NMR等测试方法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MDC的最佳反应工艺为反应温度160℃,用醋酸铅催化,且m(醋酸铅)∶m(MDA)=6%,反应物配比n(DMC)∶n(MDA)=20∶1,反应时间3h。在上述反应条件下,MDA的转化率达到100%,MDC的收率达到96.6%。
吕传鑫王延玲顾尧
关键词:碳酸二甲酯
聚醚酯二醇合成反应的影响因素
2017年
在自制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DMC)催化作用下,由环氧氯丙烷(ECH)、邻苯二甲酸酐(PA)和双酚A(BPA)进行聚合反应合成聚醚酯二醇,考察了聚合反应的影响因素,并用IR、1HNMR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1 h、油浴温度130℃、DMC质量分数为0.035%、ECH/PA/BPA质量比为10∶1.5∶0.50的条件下,聚醚酯二醇的收率达到98.58%,聚醚酯二醇羟值为127 mg KOH/g,相对分子质量为844,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251,黏度为6914 m Pa·s。
李伟吕传鑫王延玲顾尧
关键词:双酚A邻苯二甲酸酐环氧氯丙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