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雁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翼状胬肉
  • 4篇胬肉
  • 3篇细胞
  • 3篇病理
  • 2篇单侧
  • 2篇单眼
  • 2篇纤维细胞
  • 2篇成纤维细胞
  • 1篇蛋白
  • 1篇调节激酶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调节
  • 1篇信号调节激酶
  • 1篇翼状胬肉成纤...
  • 1篇增生
  • 1篇增殖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行为
  • 1篇细胞外
  • 1篇细胞外信号

机构

  • 4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毛雁
  • 3篇沙翔垠
  • 3篇彭娟

传媒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单眼双侧与单侧翼状胬肉临床病理特征及其成纤维细胞增殖移行的差异性研究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单眼双侧及单侧翼状胬肉临床病理特征、VEGF、PCNA及ANG的表达以及紫外线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移行的影响等方面,探讨单眼双侧与单侧翼状胬肉的差异,对研究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方...
毛雁
关键词:临床病理成纤维细胞细胞增殖
单眼双侧翼状胬肉临床特征和病理组织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单眼双侧翼状胬肉与单眼鼻侧翼状胬肉临床特征及病理组织结构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单眼双侧翼状胬肉及单眼鼻侧翼状胬肉各11例11眼患者纳入研究,观察其生长时间、组织面积大小、血管分级、透明度及泪膜破裂时间(BUT)。并对6例正常结膜组织及11例单眼双侧翼状胬肉组织标本采用40g/L多聚甲醛固定处理,予石蜡包埋切片后行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其病理组织差异。结果:单眼双侧翼状胬肉泪液BUT较单眼鼻侧翼状胬肉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0,P=0.003)。单眼双侧翼状胬肉的BUT与其生长时间(r=-0.661,P<0.05)、组织大小(r=-0.775,P<0.01)、透明度(r=-0.671,P<0.05)均呈显著负相关;单眼鼻侧翼状胬肉的BUT与其组织大小(r=-0.927,P<0.01)、透明度(r=-0.764,P<0.01)均呈显著负相关。单眼双侧翼状胬肉中鼻侧上皮细胞层数较颞侧增多(t=-7.351,P<0.05)、血管数量增加(t=-7.400,P<0.05)、炎症细胞数量增多(t=-7.48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眼双侧翼状胬肉较单眼鼻侧翼状胬肉泪膜稳定性差,且单眼双侧翼状胬肉中鼻侧较颞侧鳞状上皮增生明显,血管化及炎症反应显著。
彭娟毛雁沙翔垠
关键词:病理组织
单侧与双侧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差异及紫外线对其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单侧与双侧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HPFs)增生和移行的差异及紫外线对不同部位成纤维细胞增生和移行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翼状胬肉切除+自体结膜瓣转位术的双侧及单侧翼状胬肉患者各19例19眼的翼状胬肉组织。6例12眼正常结膜组织来源于同期供体眼球。根据病种和培养取材部位分为鼻侧HPFs(HPFs-N)19例、颞侧HPFs(HPFs-T)19例、单侧HPFs 19例和人正常结膜成纤维细胞(HCFs)12例,分别取自双侧翼状胬肉的鼻侧、双侧翼状胬肉的颞侧、单侧翼状胬肉和正常结膜。将以上成纤维细胞分为紫外线照射组和普通光照组,分别接受紫外线B(UVB)和普通光照照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划痕试验检测48 h细胞划痕愈合率,免疫荧光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比较各成纤维细胞增生和移行能力的差异。比较紫外线照射组和普通光照组细胞划痕愈合率、生长曲线及α-SMA表达的改变。结果组织块培养法可见HCFs及HPFs呈梭形生长。各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1~7 d生长速度逐渐加快,HPFs-N生长最快,HCFs生长速度最慢。在紫外线照射下各成纤维细胞生长速度较普通光照组明显加快。4种成纤维细胞不同光照条件下细胞划痕愈合率、α-SMA阳性细胞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158.064,P<0.05;F细胞类型=326.582,P<0.05.F组别=4.731,P<0.05;F细胞类型=172.813,P<0.05),其中普通光照条件下,48 h后HPFs-N的细胞划痕愈合率为(79.67±0.86)%,明显高于HPFs-T、单侧HPFs和HCFs的(54.04±0.33)%、(64.12±0.21)%和(58.86±0.41)%,HPFs-N的α-SMA阳性细胞表达率为(28.87±1.02)%,明显高于HPFs-T、单侧HPFs和HCFs的(13.67±0.23)%、(20.35±1.72)%和(5.12±0.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普通光照组比较,紫外线照射组各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划痕愈合率、α-SMA阳性细胞表达率明�
彭娟毛雁姚达强董舒婷沙翔垠
关键词: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生
翼状胬肉与睑裂斑组织病理结构及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含IQ模序的GTP酶活化蛋白1表达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与睑裂斑的病理改变差异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及含IQ模序的GTP酶活化蛋白1(IQGAP1)的表达,比较其在翼状胬肉、睑裂斑中的差异。方法 8例翼状胬肉、睑裂斑病理及正常结膜组织,HE染色显示组织结构,免疫组化检测各组织中p-ERK和IQGAP1的表达。结果上皮层数比较:翼状胬肉>睑裂斑>结膜。血管数量比较:翼状胬肉>睑裂斑>结膜。翼状胬肉、睑裂斑组织中p-ERK、IQGAP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结膜。相关分析显示翼状胬肉中p-ERK与IQGAP1表达呈正相关。结论翼状胬肉和睑裂斑中的p-ERK和IQGAP1表达增加,共同参与翼状胬肉、睑裂斑的发病过程。翼状胬肉和睑裂斑的发病机制可能有一定相似性。
董舒婷彭娟沙翔垠姚达强戴棐曌毛雁
关键词:翼状胬肉P-ERKIQGAP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