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琦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香港中文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产褥
  • 2篇产褥热
  • 1篇一线治疗
  • 1篇随机效应模型
  • 1篇逆转
  • 1篇逆转录
  • 1篇危险度
  • 1篇相对危险度
  • 1篇消毒
  • 1篇抗逆转录病毒
  • 1篇抗逆转录病毒...
  • 1篇感染者
  • 1篇HIV感染
  • 1篇HIV感染者
  • 1篇META分析
  • 1篇病毒
  • 1篇病毒疗法

机构

  • 3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3篇唐金陵
  • 3篇冯琦

传媒

  • 1篇英国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四联与三联抗逆转录病毒疗法作为HIV感染者一线治疗效果比较: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2020年
目的比较四药联用(四联)和三药联用(三联)的抗逆转录病毒疗法作为HIV感染者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现有的临床试验对临床实践及未来研究的启示。研究设计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数据来源系统检索了PubMed、EMBASE、CENTRAL、Web of Science及Allied Health Literature数据库2001年3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发表的研究(其中PubMed和EMBASE的检索更新至2018年6月),以及合格研究和相关综述的参考文献。入选标准比较四联与三联抗逆转录病毒疗法作为HIV感染者一线治疗的作用,并评价了至少一种疗效或安全性结局的随机对照试验。分析方法对检测不到的HIV-1 RNA、CD4 T细胞计数、病毒学失败、新发艾滋病事件、死亡和严重不良反应等结局的资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找到12项合格研究,包括4251例HIV感染者。四联和三联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对各个疗效和安全性结局的影响均类似,且没有一个总体效应估计值的点值落在支持四联疗法的一侧。与三联疗法相比,四联疗法组出现不同结局的相对危险度及其95%可信区间如下:检测不到的HIV-1 RNA,0.99(0.93~1.05);病毒学失败,1.00(0.90~1.11);新发艾滋病事件,1.17(0.84~1.63);死亡,1.23(0.74~2.05);严重不良反应,1.09(0.89~1.33)。两组CD4 T细胞计数增加的平均差值为-19.55个细胞/μl(-43.02~3.92)。无论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具体方案如何,上述2组比较的结果大体不变,且在所有亚组和敏感性分析中均变化不大。结论在HIV感染者的一线治疗中,四联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效果并不优于三联疗法。这一发现为当前推荐三联疗法作为一线治疗的指南提供了支持。除非对现有证据的系统综述显示确有必要,否则不应该再开展新的临床试验去比较四联与三联疗法。当然,本系统综述并不排除当有新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种类出现时包含该类药物�
冯倚(译)周傲霜邹华春Suzanne M IngleMargaret T May蔡卫平Chien-Yu Cheng杨祖耀唐金陵冯琦唐金陵
关键词:META分析相对危险度HIV感染者随机效应模型
欧洲产褥热原因调查:被忽略的流行病学先驱塞麦尔维斯
冯琦唐金陵
欧洲产褥热流行调查与控制:被忽略的流行病学先驱塞麦尔维斯被引量:2
2017年
19世纪,产褥热在欧洲突然流行,导致无数产妇死亡,人们束手无策。1846年,维也纳总医院年轻的产科医生塞麦尔维斯,经过比较分析和偶然事件的启发,认为可能是医生进行病理解剖后直接去产房接生将所谓"死尸因子"带给了产妇,引起产褥热。他进而提出用漂白液洗手,很快将产妇死亡率从10.65%降至1.98%。塞麦尔维斯的工作强烈提示了病因细菌说的可能性。1854年约翰·斯诺对伦敦霍乱暴发原因的调查,也是后来巴斯德、李斯特和科赫研究的重要铺垫,开创了流行病学调查、预防控制和无菌术的先河,预示了微生物学的诞生。塞麦尔维斯是医学史上重要的革命性人物。但是,他的理论与当时的医学信条相悖,被医学主流嘲讽和排挤,最后精神失常,47岁去世。有时进步是先驱者的血泪之殇,其中的故事警钟长鸣。时间是公正的,轰轰烈烈的也许是场闹剧,而孤寂的可能是未来的主角。谨以此文缅怀这位伟大的流行病学先驱。
冯琦唐金陵
关键词:产褥热消毒流行病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