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莉
- 作品数:11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器官捐献协调员人格类型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人格类型与器官捐献工作能力的相关性,为今后器官捐献协调员(以下简称协协调员)招聘、业务培训及管理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向全国18个省份25家器官获取组织(OPO)网络发送调查问卷收集相关资料,所有调查问卷均通过微信平台收回,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从事协调员工作的年限、年平均器官捐献案例数量和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BTI)量表。结果最终回收来自全国15个省份17家OPO共计167名协调员的有效调查问卷。MBTI量表结果显示:E-I维度中,总体偏好外向型(129/167,77.2%);S-N维度中,总体偏好感觉型(153/167,91.6%);T-F维度中,总体偏好情感型(112/167,67.1%);J-P维度中,总体偏好判断型(121/167,72.5%)。工作年限为1~2年与>5年的协调员在E-I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4,P<0.05)。年平均器官捐献案例数量≤10例和11~20例的两组协调员与年平均器官捐献案例数量>30例的协调员在J-P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470和12.376,P均<0.05)。共出现13种人格类型,排名前9位的人格类型共计159人(占总调查人数的95.2%),依次为:ESFJ(68例,40.7%),ESTJ(22例,13.2%),ESFP(22例,13.2%),ISTJ(15例,9.0%),ISFJ(8例,4.8%),ESTP(7例,4.2%),ISFP(7例,4.2%),ISTP(5例,3.0%),ENFP(5例,3.0%)。结论外向型性格更适合从事协调员工作,感知型性格对器官捐献案例数量的提高有一定帮助。
- 陈国振任莉薛武军
- 关键词:人格类型器官捐献
- 基于TCGA数据库探讨食管癌免疫细胞浸润模式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免疫细胞浸润模式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从公共数据库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中下载所有食管癌转录本数据以及临床相关数据,通过Cibersort软件计算22种浸润性免疫细胞类型的相对比例。采用Perl评估食管癌免疫细胞浸润模式与临床特征(年龄、性别、临床分期、肿瘤分级)的相关性,通过Kaplan-Meier Log-rank法计算食管癌免疫细胞浸润模式与生存的相关性。结果采用Cibersort评估了160例食管癌和11例正常组织免疫细胞的分布情况。食管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相比,M0巨噬细胞、M1巨噬细胞、活化的CD4+记忆性T细胞含量较高;浆细胞、M2巨噬细胞、静息状态的肥大细胞的含量较低。M0巨噬细胞与患者临床N分期呈负相关(P<0.05);静息状态树突状细胞与活化的肥大细胞构成比高者总生存期相对较短(P<0.05)。结论与正常组织相比,食管癌组织中免疫细胞的组成具有一定程度的特异性,这也许可以为食管癌的早期筛查与诊断提供思路;与此同时,不同分期的癌症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的免疫细胞浸润模式,临床可以此为基础,探索发现药物靶标;M0巨噬细胞可能作为食管癌临床免疫治疗的疗效预测指标。
- 米琛蒋荣伟任莉师文罗玉梅
- 关键词:食管癌生存期
- 协调员在DCD工作中发挥受限的原因及对策
- 任莉薛武军田普训丁小明刘林娟
- 爱在秋叶静美时
- 2024年
-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是指当个人生命无法挽救时,将其功能良好的器官或组织以自愿、无偿的方式捐献,用于救治因器官衰竭而需器官移植的患者,使其能够延续生命,并改善其生活质量。2011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陕西省的首批试点单位,启动了遗体器官捐献工作。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和发展,至2021年,医院成立了国内首个器官捐献专业学科——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科(Organ Procurement Organization,OPO)。该科室负责公民逝世后人体器官的捐献、获取、分配、修复、维护、保存以及转运工作。
- 张永鹏汪帆白玲祝锦江任莉丁晨光
- 关键词:转运工作人体器官器官捐献器官衰竭
-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潜在供者家庭捐献意向调查
- 潘晓鸣薛武军田普训丁小明刘林娟项和立丁晨光任莉
- 肾移植术后不同随访方法对患者生存质量和长期存活的效果分析
- 任莉薛武军田普训丁小明李丹何术琴
- 252例成功实施DCD分布情况分析
- 刘林娟薛武军田普训丁小明项和立任莉李丹党婉莹薛丹丁瑞希
- 活体肾移植供者留存肾不同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对供者长期安全性的评价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活体肾移植留存肾不同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对供者术后肾功能恢复、并发症及长期健康的影响。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9年10月19日至2018年12月31日512例活体肾移植供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应用放射性核素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供者左、右肾GFR,根据供者术前留存肾GFR结果,将供者分为GFR<45 ml/min组111例(其中12例供者留存肾GFR为35~40 ml/min),45 ml/min≤GFR<50 ml/min组91例和GFR≥50 ml/min组147例。评价供者术后肾功能恢复、并发症及长期健康情况。结果根据随访情况,512例供者中163例因资料不完整排除,349例供者纳入本研究,供者随访时间为1.0~20.0年,中位随访时间为8.3年。所有随访供者均健康存活,术后无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脏病(ESRD)发生。三组供者术后高血压及尿蛋白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留存肾GFR<45 ml/min组相比,留存肾GFR≥50 ml/min组的血清肌酐水平在术后3d、1周、3个月、1年、3年、5年、10年均略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较高,术后3d、1周、3个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3年、5年、10年以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留存肾GFR<45 ml/min组与留存肾45 ml/min≤GFR<50 ml/min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供者术后10年以上的GFR(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体肾移植供者术后长期安全性良好。对于术前总GFR≥80 ml/min的供者,留存肾GFR影响供者早期肾功能水平,留存肾GFR高的供者术后早期(3个月内)血肌酐水平较低、eGFR水平较高,但留存肾GFR水平不影响供者术后远期肾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
- 豆猛郑秉暄韩锋丁晨光潘晓鸣丁小明项和立任莉薛武军田普训
- 关键词:肾移植肾小球滤过率供者
- 医护人员对于器官捐献KAP的调查分析
- 党婉莹薛武军丁小明任莉
- 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内镜表现及内镜下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超声内镜表现及内镜下治疗效果。方法纳入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内镜下治疗的27例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超声内镜表现、病理特征及内镜下治疗效果。结果 27例患者的病变内镜下表现为黏膜下隆起,超声内镜检查示病变长径(0.69±0.44)cm(0.32~2.00 cm),来源于黏膜下层14例(51.9%)、黏膜肌层8例(29.6%)、黏膜层5例(18.5%),诊断准确率92.0%。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6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21例,ESD术后出血发生率4.8%。术后病理为G1级20例(74.1%),G2级6例(22.2%),G3级伴淋巴管癌栓1例(3.7%)。术后随访3~36个月总生存率96.3%,对于局限于黏膜下层以内、无脉管浸润的G1、G2级神经内分泌瘤患者,EMR术后复发率较ESD高(33.3%比0,P=0.042);EMR与ESD术后出血、穿孔并发症及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内镜可用于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术前诊断,对2 cm以内、黏膜下层以内、无脉管浸润的G1、G2级胃肠神经内分泌瘤ESD治疗复发率低于EMR。
- 冯云张丹刘亚萍任牡丹王春宝任莉张娟贾皑李红霞王淑英和水祥
-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瘤腔内超声检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内镜黏膜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