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静
- 作品数:21 被引量:170H指数:8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GnRH-a联合曼月乐治疗巨大子宫腺肌病的临床分析研究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探讨GnRH-a联合曼月乐(LNG-IUS)对大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因巨大子宫腺肌病于我中心行GnRH-a联合LNG-IUS治疗的患者50例,所有患者应用GnRH-a预处理3针后放环,放环时宫腔深度>9 cm。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上环后不同时间的痛经缓解程度、月经量改变、子宫体积及不良反应。结果 (1)放置LNG-IUS后痛经程度、月经量与放置前相比显著下降,并随放置时间延长呈进一步下降趋势;(2)子宫体积经GnRH-a预处理后显著缩小,放环后子宫体积出现反弹,但仍旧小于预处理前子宫体积,至放环后6~12个月子宫体积趋于平稳;(3)放置LNG-IUS后主要不良反应为阴道点滴出血及腹痛、腰酸。IUD脱落多发生于放环6个月内,与月经量多、子宫体积大有关。结论 GnRH-a联合曼月乐治疗宫腔深度>9 cm的子宫腺肌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显著缓解痛经、减少月经量,值得临床应用。
- 袁静孟戈方瑞娟蔡茹
- 关键词:月经过多左炔诺孕酮
- 慢性子宫内膜炎对生育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21年
- 慢性子宫内膜炎是育龄女性高发疾病,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标准不统一,常被临床医师所忽略。慢性子宫内膜炎降低育龄女性生育能力,可导致女性不孕风险升高,胚胎着床失败,妊娠活产率降低,与不明原因不孕、复发性流产、反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失败有关,严重影响育龄女性生殖健康。子宫内膜微生物感染是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病因,不同患者宫内微生物感染种类不一。宫内微生物环境改变可引起炎症反应、免疫活性细胞种类变化、促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升高及子宫内膜妊娠相关调节因子表达异常,使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妊娠期免疫耐受减弱,干扰受精卵着床,影响胚胎植入,不利于着床后妊娠的维持,进而导致流产、胎膜早破、早产、宫内感染等妊娠相关疾病。慢性子宫内膜炎经口服抗生素治愈的患者再次妊娠成功率及活产率均显著提升。
- 袁静陈超张颖
- 关键词:子宫内膜炎生育力胚胎植入
- NKT样细胞及Th1型、Th2型细胞因子表达变化与URSA的相关性被引量:24
- 2017年
-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是临床上常见的异常妊娠,严重危害女性的生殖健康.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多数早期URSA的发生与母胎界面免疫调节异常所致的免疫耐受失衡有关[1].1型辅助性T淋巴细胞(Th)及Th2型细胞因子在妊娠早期的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Th1/Th2平衡在正常妊娠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Th1/Th2平衡失调可能是导致流产的重要原因[2].
- 袁静李坚
- 关键词:TH2型细胞因子URSATH1型TH1/TH2平衡NKT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
- 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2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处理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诊断及治疗的20例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8年中共诊断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20例,发病率0.311/1000次分娩,其中孕期超声诊断14例(70.0%)。病理类型中上皮性肿瘤共15例(占75.0%)。低度恶性肿瘤(上皮交界性肿瘤和支持间质细胞瘤)共14例(70.0%)。20例患者中19例(95.0%)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Ⅰ期。16例(80.0%)行保守性手术治疗,4例(20.0%)二次行卵巢癌分期手术。化疗6例(30.0%),其中孕期化疗1例。20例中流产5例;出生新生儿15例,除1例重度窒息死亡外,余4例早产儿及10例足月儿均体健,无后遗症及畸形。随访患者6~80个月,除1例术后4个月死亡,余未见肿瘤复发,生存率95.0%(19/20)。结论妊娠期妇女的卵巢癌发病率较非妊娠期低,且多为早期,经积极手术及化疗母婴预后大多较好。
- 袁静段微吴玉梅孔为民赵群
- 关键词:妊娠并发症肿瘤卵巢肿瘤预后
- 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20例临床分析
- 卵巢恶性肿瘤是死亡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多发于绝经后妇女,早期常无症状。卵巢癌是妊娠合并妇科癌症的第二大疾病,占妊娠期癌症的3.6%妊娠期卵巢肿瘤的发病率约为11.4/1000,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约为0.083...
- 袁静段微吴玉梅孔为民赵群
- 关键词:妊娠期卵巢肿瘤恶性肿瘤
- 文献传递
- 脂肪层自然对合法在降低妇科恶性肿瘤经腹术后瘢痕形成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观察脂肪层自然对合法在妇科恶性肿瘤经腹手术后腹壁瘢痕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行经腹纵切口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脂肪层自然对合不予缝合,对照组脂肪层间断全层缝合,比较两组腹壁切口愈合及术后瘢痕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腹壁切口缝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尤其对于腹壁厚度>5 cm患者,脂肪层自然对合法可显著缩短缝合时间。观察组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切口二次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瘢痕评估总分低于对照组,瘢痕程度轻,患者满意度高。结论脂肪层自然对合的腹壁切口缝合方式适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经腹手术患者,具有缝合时间短、瘢痕轻、愈合快等优势,尤其对腹壁较厚患者可明显缩短手术缝合时间,降低脂肪液化发生率。
- 袁静臧春逸张颖成九梅
- 关键词:腹壁切口皮下脂肪瘢痕
- 宫颈环形电切术术后初次妊娠间隔时间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后至初次妊娠间隔时间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CINⅢ于我院门诊行LEEP治疗并有妊娠意愿的患者115例,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并比较成功妊娠患者一般情况、病理结果、手术至妊娠间隔时间及妊娠结局,分析术后至妊娠间隔时间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87例LEEP术后成功妊娠,其中早期流产9例(10.3%)、晚期流产9例(10.3%)、早产19例(21.8%)、足月产50例(57.6%)。不同妊娠结局患者一般情况、术前术后病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LEEP手术至初次妊娠间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65,P=0.025)。早期流产患者LEEP术后至初次妊娠间隔时间明显低于足月产患者(P=0.004)。LEEP术后妊娠间隔时间对妊娠结局影响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4(P<0.01),对不良妊娠结局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其最佳切割值是13.5。LEEP术后至初次妊娠间隔时间<13.5月和≥13.5月患者比较,妊娠结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LEEP术后至初次妊娠间隔时间≥13.5月较<13.5月妊娠后流产发生率低。结论:LEEP术后初次妊娠间隔时间过短早期流产发生率增加,把握好术后妊娠间隔时间可显著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 袁静孟戈方瑞娟张颖臧春逸代荫梅
-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环形电切术
- 激光楔形切除法在小阴唇肥大整形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探讨激光楔形切除法在小阴唇肥大整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9年10月~2022年1月我们对13例小阴唇肥大采用CO_(2)激光楔形切除法行小阴唇缩小整形术,双侧肥大者遵循双侧对称原则设计切口,单侧肥大者以健侧为参考设计切口。结果 手术时间38~96 min,(55.4±16.1)min。13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手术并发症。术后患者摩擦疼痛等症状消失,4例尿流方向异常者恢复正常,6例有性生活史者无性生活不适。13例随访1~6个月,平均3.5月,患侧小阴唇外观形态流畅,色泽变化自然,单侧肥大者与健侧外观基本一致,双侧肥大者两侧基本一致,测量患侧小阴唇宽度均正常,(14.13±1.18)mm。结论 CO_(2)楔形切除法行小阴唇缩小整形术,激光创面损伤小,止血效果好,术后小阴唇外形流畅自然,是一种安全有效、较为理想的小阴唇整形方法。
- 郭银树段华陈芳袁静钱景锋许欣
- 关键词:小阴唇肥大楔形切除术
- 子宫及子宫外多发性脂肪平滑肌瘤一例被引量:1
- 2024年
- 脂肪平滑肌瘤较为罕见,同时存在多处子宫及子宫外脂肪平滑肌瘤更是极为罕见。报告1例患者因超声检查考虑右侧卵巢畸胎瘤可能入院行腹腔镜探查,术中发现子宫右后壁肌壁间外突结节、阑尾末端实性肿物及膀胱后壁脏层腹膜实性肿物,术后组织学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均提示符合脂肪平滑肌瘤。脂肪平滑肌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子宫,子宫外脂肪平滑肌瘤的发生可能归因于妇科手术后的种植。子宫及子宫外的脂肪平滑肌瘤临床症状不典型,因其影像学显示有类似脂肪组织特征,尤其是肿物邻近附件区时,更易误诊为卵巢畸胎瘤,需引起重视,必要时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以提高检出率。子宫及子宫外脂肪平滑肌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较好,但有恶性转化或与其他妇科恶性肿瘤共存的风险,术后需长期随访。
- 许阡袁静安圆圆
- 关键词:平滑肌瘤脂肪瘤子宫阑尾腹膜
- 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诊断并联合腹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被引量:4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诊断并联合腹腔镜治疗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3月-2013年2月在北京妇产医院行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诊断并入院手术治疗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2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通过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测量憩室厚度值(憩室顶端至子宫浆膜层的最小距离)决定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对手术疗效、手术情况、并发症等进行评估。结果(1)27例患者中仅17例由经阴道B超检查诊断,与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相比,单纯经阴道B超的诊断率为63%(17/27)。(2)以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测量憩室厚度值为指标,其中〈3 mm者19例,实施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憩室切除修补术;憩室厚度值≥3 mm者8例,行宫腔镜憩室“开渠”术。(3)两种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23/27),其中宫腔镜憩室“开渠”术治疗有效率为7/8,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有效率为16/19,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3)。宫腔镜手术无效患者1例,憩室厚度值及其宽度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无效患者3例,憩室厚度值较术前增加,其宽度较术前缩小。结论(1)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是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准确方法。(2)依据憩室厚度值选择手术方式,有利于减小创伤、提高治愈率。(3)手术中对憩室定位不准、切除不完整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原因。
- 袁静段华郭银树王金娟成九梅叶红
-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宫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