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5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文兰
作品数:
7
被引量:32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黄其鎏
成都军区总医院
许乙凯
第一军医大学
刘杏元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一...
王劲武
成都军区总医院
朱正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一...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7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7篇
医药卫生
主题
4篇
肿瘤
3篇
CT
2篇
CT诊断
1篇
单克隆
1篇
单克隆抗体
1篇
胆囊
1篇
胆囊隆起性病...
1篇
胆囊造影
1篇
胆囊肿瘤
1篇
动物
1篇
动物模型
1篇
性病
1篇
炎性
1篇
炎性假瘤
1篇
影像
1篇
影像学
1篇
影像学表现
1篇
造影
1篇
手术
1篇
手术病理
机构
7篇
中国人民解放...
1篇
南方医科大学
1篇
成都军区总医...
1篇
中山医科大学...
1篇
第一军医大学
作者
7篇
冯文兰
5篇
黄其鎏
4篇
刘杏元
4篇
许乙凯
1篇
俞志坚
1篇
崔智文
1篇
吴沛宏
1篇
欧陕兴
1篇
李贻卓
1篇
胡和平
1篇
陈燕萍
1篇
朱正兵
1篇
王劲武
1篇
张嘉宁
1篇
杨燕
传媒
2篇
临床放射学杂...
1篇
中国医学影像...
1篇
中国医学计算...
1篇
中华放射学杂...
1篇
CT理论与应...
1篇
影像诊断与介...
年份
2篇
1999
3篇
1998
2篇
1996
共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口服胆囊造影CT诊断胆囊隆起性病变
被引量:6
1999年
目的:探讨口服碘番酸胆囊造影CT(简称OCCT)对良恶性胆囊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作用。材料与方法:分析38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隆起性病变(胆固醇息肉28例,腺瘤样息肉3例,乳头状瘤1例,腔内型胆囊癌5例和腺瘤恶变1例)的OCCT表现。结果:胆固醇息肉表现为胆囊内多发或单发性颗粒状充盈缺损,直径均≤0.5cm;腺瘤样息肉和乳头状腺瘤均呈单发结节,直径为0.55~0.8cm;腺瘤恶变和腔内型胆囊癌均为体积较大的结节,直径≥1.2cm。结论:OCCT是诊断胆囊隆起性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病变大小是鉴别良恶性胆囊隆起性病变的有力依据。
许乙凯
杨燕
刘杏元
黄其鎏
冯文兰
关键词:
胆囊隆起性病变
胆囊肿瘤
CT
胆囊造影
大鼠肝炎性假瘤模型的建立与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4
1998年
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一种可供于影像学研究的大鼠肝炎性假瘤(IPL)模型,并研究其影像学的特征。所用的材料和方法是将弗氏佐剂01ml/只作大鼠深部注射,10天后观察大鼠病灶的影像学特征;并取标本做病理检查。结果发现了IPL发生率为90%,大小分别是032±018cm。IPL的影像学特征表现为强回声结节;CT平扫为低度圆形影,无强化或仅轻微强化;T1WI则呈等或高信号,T2WI为略高信号。病理学证实局部肝组织片状坏死并有纤维组织增生及炎细胞浸润。结论是本文研究的大鼠肝炎性假瘤模型具有易建立、容易复制、成功率高、制备周期短和影像学的表现较典型等特点。
许乙凯
冯文兰
刘杏元
刘杏元
张嘉宁
关键词:
肝炎性假瘤
动物模型
影像学
CT对喉癌的诊断作用(附100例分析)
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探讨CT对喉癌的诊断价值及限度。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喉癌的CT资料,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00例喉癌包括声门51例、声门上癌29例声门下癌6例、跨声门癌14例;CT能够较好地显示肿块的存在、边界和范围,并提供结构间隙、甲状软骨受侵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信息。CT可鉴别喉癌与声带息肉、喉乳头状瘤及喉结核。结论:CT是术前全面评价喉癌的一种准确可靠的方法。
许乙凯
刘杏元
黄其鎏
冯文兰
关键词:
喉肿瘤
CT
病例分析
Gd标记抗人大肠癌单克隆抗体CL-3对裸鼠肿瘤模型MRI诊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998年
目的(1)探索磁共振成像(MRI)造影剂标记单克隆抗体(McAb)的条件;(2)观察肿瘤特异性MRI造影剂GdDTPAMcAb对肿瘤组织的增强效果。方法给9只10周龄BALB/c裸鼠皮下注射LS174T大肠癌细胞以制作肿瘤的动物模型,将CL3单克隆抗体与DTPA环二酸酐(c.DTPA)相偶联,再加入钆即得到GdDTPAMcAb。观察肿瘤组织在GdDTPAMcAb增强后的信号强度变化。结果(1)当pH=8.0,C/P(c.DTPA与抗体的摩尔比)=1,CL3浓度=10mg/ml时,c.DTPA与抗体的偶联率最高,达68.2%。(2)GdDTPA及GdDTPAMcAb对肿瘤组织均有明显的强化作用,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强化是非特异性的,而后者的强化则具有肿瘤特异性。结论靶向MRI(GdDTPAMcAb)为早期无创、定位定性诊断结肠癌(包括其他肿瘤)及其转移灶的显示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王劲武
黄其鎏
许乙凯
朱正兵
朱正兵
关键词:
大肠肿瘤
单克隆抗体
肿瘤模型
鼻咽癌动态增强的CT研究
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探讨鼻咽癌动态增强的CT 特征,材料和方法:82 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鼻咽癌, 鼻咽部平扫后对兴趣区行同层动态增强扫描。采用ELSCINT CT- Twin 双螺旋扫描机,用自动压力注射器注药。分别测量平扫和增强后不同时刻的CT 值, 统计学处理并描绘其动态增强的时间- 密度曲线。结果:1.NPC 平扫时的CT 值均数为42 .83 ±4 .63 Hu ,增强后CT 值呈动态变化,至60 秒时达峰值,均数为79 .69 ±9 .96Hu 。2. 平扫与增强后20 -300 秒内各组CT 值均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3. 鼻咽癌增强后30 - 300 秒内各时刻组间的CT 值均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鼻咽癌的动态增强CT 特征曲线为速升缓降型,注射造影剂后60 秒左右病变强化最明显。
李贻卓
吴沛宏
崔智文
冯文兰
关键词:
鼻咽癌
螺旋CT
超高速MR成像法-ERI:原理及临床应用现状
被引量:3
1996年
摘要:EPI基本原理为:单个TR间期内,利用快速反向梯度产生一系列梯度回波并对其分别相位编码,实现断面成像。因此,它具有成像速度极快(数毫秒)、切层效率极高的优点;也有对偏共振效应高度敏感的不足。EPI主要形成T_1或T_2加权像。EPI可用于颅脑及胸腹部高速T_2或T_2WI,尤其是不配合检查的患者,可减少或消除运动性伪影;另一热门应用领域是脑功能MRI,主要包括脑功能活动、脑灌注和脑扩散MRI。
胡和平
刘杏元
冯文兰
黄其鎏
关键词:
EPI
脑功能
NMR
成像
脾脏肿瘤CT诊断(附九例及手术病理对照)
1996年
脾脏是腹腔脏器肿瘤的少发部位之一。原发性脾脏肿瘤临床少见,发病率仅占1%,多数是继发性肿瘤,以恶性淋巴瘤及转移瘤居多,国内文献也少有报道。作者收集我院1988年至1994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脾脏肿瘤病变,复习文献并结合临床及CT资料,重点探讨恶性淋巴瘤与转移瘤的CT特征及有关鉴别诊断,旨在提高对本病的影像诊断及认识水平。
欧陕兴
冯文兰
陈燕萍
黄其鎏
关键词:
脾脏肿瘤
CT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