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刚
- 作品数:13 被引量:10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解剖形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5例分析被引量:3
- 2003年
- 自2000年起应用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林昂如侯喜君郭刚胡罢生
- 关键词:解剖形钢板股骨粗隆间骨折骨质疏松
- 髋臼骨折的影像诊断及治疗
- 1999年
- 林昂如郭刚胡罢生
- 关键词:髋臼骨折CTX线片
- 双重股薄肌移植重建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手握持功能
- 全臂丛根性撕脱伤一直是创伤骨科临床的难题,尤其手功能的恢复极为困难。1997年以来,我们吸取了顾玉东神经移位修复和Doi肌肉移植重建的优点,开展了神经移位联合早期吻合血管、神经的股薄肌移植治疗全臂丛根性撕脱伤的新术式,结...
- 顾立强陈国奋裴国献相大勇任高宏李绍光凌旭朱立军郭刚胡罢生
- 关键词:全臂丛根性撕脱伤股薄肌移植
- 文献传递
- 共刺激信号的动态监测在异体双手移植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探讨异体双手移植中共刺激信号动态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移植前后2个月内不同时间点采取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仪动态监测T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28、CD54、CD11a)变化。结果三种共刺激分子变化一致,诱导期下降,维持期维持于较低水平,但较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T细胞表面共刺激信号对于异体手移植的免疫反应强度的监测有指导意义,处理共刺激信号诱导耐受在异体手移植中有应用前景。
- 相大勇裴国献顾立强朱立军王钢郭刚裘宇容
- 关键词:异体手移植粘附分子T淋巴细胞免疫耐受
-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3
- 2002年
-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与技巧 ,以提高髋臼骨折的诊疗水平。方法 对 41例移位髋臼骨折行术前CT平扫或三维重建确定骨折类型和制定手术方案 ,选择最佳手术入路进行骨折复位 ,以骨盆重建钢板和螺丝钉固定。 结果 39例获得 1~ 4年 ,平均 1 5年的随访 ,按Matta的疗效标准评定。临床标准 :30例新鲜骨折 ,优 1 6例 (53 3 % ) ,良 1 1例 (36 7% ) ,可 3例(1 0 % ) ,优良率 90 %。 9例陈旧性骨折 ,优 2例 ,良 3例 ,可 2例 ,差 2例 ,优良率 55 6 %。并发症主要有坐骨神经损伤、股骨头坏死和异位骨化。 结论 伤后手术时机、髋臼损伤程度和手术复位质量是影响术后髋臼功能的重要因素 ,尽量争取早期手术 ,术前正确判断骨折类型、选择最佳入路 。
- 王钢裴国献顾立强朱立军郭刚夏霆林昂如
- 关键词:髋骨折骨折固定术髋关节钢板螺丝钉
- 筋膜血管蒂桡骨骨瓣转移治疗腕舟骨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
-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筋膜血管蒂桡骨骨瓣转移治疗腕舟骨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的疗效。方法:1999年10月至2003年6月,对14例拟诊桡骨骨折延迟愈合或骨不连的患者行切开复位,折端清理,形成骨槽,取同侧桡动脉降支及周围约3...
- 郭刚裴国献魏宽海林昂如王钢顾立强
- 文献传递
- 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方式与术后早期康复干预对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方式及术后早期康复干预对患肢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对3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例中的21例行Richard钉板内固定,15例行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术后进行康复治疗,包括持续被动运动(CPM、主动抗引力运动、关节屈伸运动及关节抗阻力运动。过渡性部)分负重行走,直至完全负重行走。结果:36例患者随访6个月~5年,患髋关节屈伸范围为伸至180°,屈至60°,骨折全部愈合,5例行走轻度跛行,Richard钉板固定组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行早期康复干预,可减轻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有利于患肢关节功能恢复。
- 胡罢生林昂如郭刚任高宏魏宽海裴国献
- 关键词:内固定器康复
- 多肌蒂髂骨瓣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被引量:14
- 2004年
- 目的探讨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难题。方法17例(男12例、女5例)患者,平均年龄28.7岁,采用椎管麻醉,骨折切开复位螺纹钉内固定后,取缝匠肌、阔筋膜张肌蒂髂骨瓣植入股骨头颈槽内。结果17例骨折全部获得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6周。随访16例未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结论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损伤暴力大、血循环破坏重,骨折愈合慢,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较高,采用本方法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减少股骨头坏死率,提高疗效。
- 林昂如任高宏郭刚胡罢生裴国献顾立强王钢
- 关键词: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植骨术椎管麻醉手术方法
-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8
- 2001年
-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与技巧,以提高髋臼骨折的诊疗水平。方法对32例移位髋臼骨折行术前CT平扫或三维重建确定骨折类型和制定手术方案,选择最佳手术入路进行骨折复位,以骨盆重建钢板和螺丝钉固定。结果32例全部获得6月-4年,平均15月的随访,按Maffa的疗效标准评定。临床标准:优26例、良3例、可3例。优良率87.8%,X线标准:优24例、良4例、可4例、优良率84.6%。并发症主要有坐骨神经损伤、股骨头坏死和异位骨化。结论CT三维重建对判断髋臼骨折的部位、移位方向和损伤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对手术入路选择和手术复位、固定具有指导作用。对于髋臼骨折的治疗应该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只要移位大于2-3mm,都应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前正确判断骨折类型、选择最佳入路,术中准确复位和妥善固定是提高髋臼骨折疗效的关键。
- 王钢裴国献顾立强朱立军郭刚夏霆林昂如
- 关键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三维CT
- 多肌蒂髂骨瓣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 采用缝匠肌阔筋膜张肌蒂髂骨瓣植骨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现报告如下。本组共16例,男12例,女4例,左侧10处,右侧6处,年龄16—42岁,平均年龄为28.7岁。车祸伤14例,跌伤2例,7例伴有其他骨折损伤,手术时间5天~...
- 林昂如任高宏郭刚胡罢生裴国献顾立强王钢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