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芳丽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虚拟学习社区
  • 2篇师生
  • 2篇中师
  • 2篇中师生
  • 2篇教学
  • 2篇教学活动
  • 1篇主体性
  • 1篇自组织
  • 1篇自组织性
  • 1篇网络教育
  • 1篇网络语言
  • 1篇教育
  • 1篇教育主体

机构

  • 5篇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邓芳丽
  • 3篇张青

传媒

  • 1篇中国教育学刊
  • 1篇现代教育技术
  • 1篇当代教育论坛...

年份

  • 3篇2012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虚拟学习社区中教学活动场的研究
本文将虚拟学习社区中的教学活动视为一个场,对这个场进行了从结构到内容,从静态到动态,从场的形成到场的功能的分析研究。虚拟学习社区中的教学活动场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场域,它源于“物理场”、“社会场”,与它们一样,这个场也是由...
邓芳丽
关键词:虚拟学习社区
文献传递
虚拟学习社区的自组织性及形成条件被引量:10
2011年
虚拟学习社区具有自发、自管、自调的特点,与自组织理论的基本内涵呈现极强的内在耦合性,如果社区中的学习者建构合理的身份认同与自我效能感、又具有一定规模的参与人数、发表的作品及跟贴达到一定数量、社区中教师具备沟通智慧与反思习惯、社区中的知识权威和意见领袖发挥影响、教育主体之间建立有效的心理契约这几方面满足了耗散结构的产生条件,虚拟学习社区就会出现自组织的特征,由无序走向有序,形成非线性复杂系统。
张青邓芳丽
关键词:虚拟学习社区自组织性
网络教育时空中师生主体性的表现特征及其变化原因被引量:1
2011年
网络中师生的主体性,是通过其交往活动在主体、中介、客体的关系中体现,在独特的网络时空环境中逐渐生成的社会形态。由于网络教育时空及其中流动的网络语言具有明显与现实教育社会不同的特点,使其中的师生主体性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网络教育时空中师生的传统身份与角色被解构,师生主体的中心地位不断漂移,师生主体呈现出"本我"凸显,"超我"弱化,"自我"离心的特征。
张青邓芳丽
关键词:主体性
虚拟学习社区中教学活动场的
邓芳丽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网络语言对网络教育中师生主体的影响
2012年
网络语言是网络教育中主体存在、主体交往、主体自我呈现的唯一载体,具有明显与现实社会语言不同的特点:网络语言动态可塑同时又在非线性的逻辑空间中跳跃;网络语言快捷、简略,同时又在隐匿而隔离的后现代时空中自由流动。网络语言使师生的主体角色与身份地位发生解构与重构,由于网络语言将师生主体的社会属性隐藏,教育主体表现为符号人,同时,在以网络语言为载体的交往中,网络教育时空中师生主体的中心地位不断漂移。
张青邓芳丽
关键词:网络教育网络语言教育主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