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芬
-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生儿脐部断端开放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分析研究新生儿脐部断端开放护理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8月在我院生产的86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给予两组新生儿采用相同的结扎方式、消毒方式、断脐方式,对照组新生儿在此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新生儿实施开放式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新生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脐带残端脱落时间。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6%,护理满意度为97.67%;对照组新生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64%,护理满意度为83.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新生儿脐部断端开放式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发炎、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胡建梅刘芬胡艺
- 活跃期运用自由体位对枕后位及枕横位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研究活跃期运用自由体位对枕后位及枕横位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抽选的模式将于本院进行分娩的86例孕产妇,将其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在其活跃期给予传统床上卧位干预待产,观察组给予运用自由体位干预其待产,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顺自然分娩率为83.72%,较对照组的60.47%高;观察组产妇产程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对应值;观察组产妇产程异常率为41.87%,较对照组的67.4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活跃期枕后位及枕横位产妇运用自由体位加以干预,护理效果显著,不仅有利于改善孕产妇的不良结局,还有利于降低其产程异常率,缩短产妇总产程时间,安全性更高,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 胡建梅陈清刘芬易维
- 关键词:活跃期自由体位
- 体位的健康指导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方法:对60例刮宫产产妇进行母乳喂养体位的观察。实验组30例产妇术后第1d后采取床下坐位母婴反向式喂奶法及床上侧卧位喂奶法。对照组30例产妇采用坐位横抱式喂奶法。观察产后3~5d母乳喂养情况以及术后腹部切口愈合状况。结果:两组之间婴儿的含接姿势、产妇喂奶体位舒适度、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婴儿睡眠质量,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床下坐位母婴反向式喂奶法及床上侧卧位母乳喂养体位优于传统的横抱式母乳喂养体位。
- 胡建梅刘芬
- 关键词:剖宫产母乳喂养体位
- 大剂量硫酸镁治疗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护理与效果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大剂量硫酸镁治疗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护理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于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共选择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22例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1例,均采用大剂量硫酸镁治疗,并实施护理干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血压水平、病情转归及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08%显著高于对照组75.41%,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均得以降低,以观察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病情转归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6.56%也显著低于对照组19.67%,P<0.05。结论:对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用大剂量硫酸镁治疗疗效明显,而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是进一步保证治疗效果,稳定患者血压水平,降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值得推广。
- 刘芬胡建梅
- 关键词: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