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明明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科技大学附属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异常甲基化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分析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肿瘤
  • 1篇脱氧
  • 1篇脱氧核糖
  • 1篇脱氧核糖核酸
  • 1篇胃癌
  • 1篇胃肿瘤
  • 1篇临床病理
  • 1篇结直肠
  • 1篇结直肠癌
  • 1篇甲基化
  • 1篇甲胎
  • 1篇甲胎蛋白
  • 1篇核酸
  • 1篇核糖

机构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科技大学

作者

  • 2篇张明明
  • 1篇陈远健
  • 1篇罗运生
  • 1篇刘纲毅
  • 1篇黄志卓
  • 1篇甘涛
  • 1篇杨颢
  • 1篇夏涛
  • 1篇李威

传媒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产甲胎蛋白胃癌的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分析产甲胎蛋白胃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月到2007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住院的507例胃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产甲胎蛋白胃癌(AFPGC)29例。详细记录AFPGC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分析AFPG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AFPGC占同期胃癌的5.7%,与普通胃癌相比,AFPGC具有较高的淋巴转移率、肝转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AFP水平偏高,肿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原发病灶AFP染色强阳性,术后AFP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或降至正常。生存分析发现产AFP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普通胃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有肝转移、淋巴转移、TNM分期及分化程度。结论产AFP胃癌具有易发生肝转移、淋巴转移且预后差的特点,早诊断、早治疗是目前提高治愈率和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措施。
甘涛夏涛李威罗运生陈远健杨颢张明明
关键词:产甲胎蛋白胃癌胃肿瘤病理特征预后
DNA异常甲基化与结直肠癌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7年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主要发病机制为不可逆转的基因系列改变以及可逆转的表遗传修饰。DNA甲基化是肿瘤发生的重要表观遗传学变化,并已被证实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结直肠癌遗传学机制以及结直肠癌相关基因的DNA异常甲基化在结直肠癌中的发生、诊断与治疗中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总结通过分子诊断技术利用结直肠癌相关基因的DNA异常甲基化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结直肠癌的无创性筛查、早期检测、诊断、预测和预后的进展,为结直肠癌的诊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刘纲毅黄志卓张明明
关键词:结直肠癌脱氧核糖核酸甲基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