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伍露

作品数:6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冬小麦
  • 2篇越冬
  • 2篇越冬期
  • 2篇日光温室
  • 2篇温室
  • 2篇小麦
  • 2篇光温
  • 1篇低温胁迫
  • 1篇冬麦
  • 1篇冬麦区
  • 1篇冻害
  • 1篇冻害指数
  • 1篇需水
  • 1篇需水关键期
  • 1篇郁金香
  • 1篇越冬冻害
  • 1篇灾害
  • 1篇日光温室黄瓜
  • 1篇生长发育
  • 1篇生长发育模拟...

机构

  • 6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河南省气象科...
  • 1篇北京市气象局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天津市气候中...
  • 1篇海南省气象科...

作者

  • 6篇伍露
  • 4篇冯利平
  • 3篇余卫东
  • 1篇刘淑梅
  • 1篇李春
  • 1篇薛庆禹
  • 1篇胡程达
  • 1篇叶彩华
  • 1篇宫志宏
  • 1篇易克贤
  • 1篇董朝阳
  • 1篇黎贞发
  • 1篇张祎
  • 1篇李玮
  • 1篇李宁

传媒

  • 1篇北方园艺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干旱气象
  • 1篇气象与环境科...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日光温室郁金香3D可视化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基于郁金香不同品种、不同播期的2个生长季试验材料,采用L-System建模方法,构建了郁金香3D可视化模拟模型,以期为郁金香的形态结构分析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通过构建郁金香生长发育的L-System,利用郁金香器官的拓扑结构确定了各个器官的位置关系和连接方式,利用NURBS曲线建立郁金香茎的仿真模型,并利用三次Bezier曲面的原理,构建了郁金香的单叶片和单花被曲面模型,得到了郁金香3D可视化模拟效果图。
程陈韩硕伍露王春雷叶彩华刘海鹏李奕卓彭明喜
关键词:温室郁金香
越冬期低温胁迫对黄淮地区不同品种小麦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冻害是冬小麦生产中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气候变暖和冬季气温升高并没有明显减轻冬小麦越冬期冻害风险。本研究通过大田盆栽和室内低温箱处理相结合的方式,选取冬性(农大211,ND)、半冬性(郑麦366,ZM)和弱春性(偃展4110,YZ)品种进行1 d的低温处理试验,其中ND和ZM的处理温度分别为-8、-9、-10、-12和-15℃,YZ的处理温度为-6、-9、-10、-12和-15℃。结果表明:当处理温度≥-15℃时,ND没有植株死亡,ZM和YZ在-12℃和-15℃时出现植株死亡,死株率分别为58.3%~66.7%和100%;ND和YZ茎相对死亡率在-10℃时显著增加,ZM则是在-9℃时显著增加,当茎相对死亡率达50%时,3个品种对应的临界温度值分别为-14.6℃(ND)、-11.3℃(ZM)和-10.0℃(YZ),茎相对死亡率可以作为黄淮麦区冬小麦抗寒性评价参考指标;-12℃及以下低温条件下,乳熟期单株干物质质量均显著降低,而叶片净光合速率在开花期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处理温度下3个品种均表现出减产趋势,且产量损失率随处理温度降低而增加;相同处理温度条件下,产量损失率和茎相对死亡率都表现为ND
余卫东伍露冯利平胡程达
关键词:冬小麦低温胁迫黄淮地区LOGISTIC方程
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发育模拟模型被引量:17
2019年
实现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发育动态模拟预测,可为日光温室黄瓜智慧生产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依据黄瓜生长发育的光温反应特性,以‘津优35’为试验品种,利用2年4茬分期播种试验观测数据建立基于钟模型的温室黄瓜发育模拟模型.依据温室黄瓜叶片生长与关键气象因子(温度和辐射)的关系,以辐热积(TEP)为自变量构建了黄瓜叶面积指数(LAI)模拟模型;依据单位叶面积光合作用对叶面积指数和日长的二重积分,结合黄瓜不同器官的呼吸消耗,构建了黄瓜干重生产分配模拟模型,结合器官含水量,构建了黄瓜器官鲜重模拟模块.基于各子模块构建了温室黄瓜生长发育模拟模型,确定了模型品种参数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日光温室黄瓜移栽期-伸蔓期、移栽期-初花期、移栽期-采收初期和移栽期-拉秧期的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均方根误差(RMSE)在3.9~10.5 d,归一化均方根标准误差(nRMSE)在6.5%~28.6%,符合度指数(D)在0.79~0.97.LAI与TEP呈S型曲线变化关系,LAI模拟值与实际观测值的RMSE为0.19,nRMSE为17.2%,D值为0.90.根、茎、叶、花和果干重模拟值与实际观测值的RMSE在0.39~8.94g·m^-2,nRMSE在10.9%~17.7%,D值均为0.98以上.表明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模拟黄瓜关键发育期、叶面积和各器官干鲜重,定量化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发育过程.
程陈冯利平薛庆禹李春宫志宏董朝阳伍露王春雷刘淑梅李奕卓黎贞发
关键词: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发育
基于气象灾害的ORYZA(V3)模型对双季稻发育期模拟的适应性评价被引量:5
2017年
为评价ORYZA(V3)模型在海南岛双季稻发育期模拟的适应性,利用2005—2014年海南岛双季稻区4个站点(海口、儋州、乐东、琼海)的逐日气象数据、气象灾害资料、土壤、水稻发育期等观测资料,对模型进行调参与验证,本地化不同品种水稻发育期参数;统计双季稻各个发育期出现的气象灾害及其次数,筛选出各个发育期内出现次数较多的气象灾害。以单独的气象灾害为背景,对各个发育期的模拟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ORYZA(V3)模型对海南岛双季稻发育期的模拟精度较高,决定系数R2>0.90,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为3.97%~9.80%;双季稻发育期内出现的气象灾害次数由多到少依次为:高温、台风、干旱;ORYZA(V3)模型对气象灾害的敏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台风、高温、干旱。在台风背景下,仅晚稻开花期的R2为0.90,NRMSE为3.90%,其他发育期的模拟均在误差范围外;在高温背景下,早稻的R2为0.87~0.89,晚稻的R2为0.18~0.61,双季稻的NRMSE为3.49%~5.71%;在干旱背景下,R2>0.87,NRMSE为3.11%~9.73%。评价结果在模型应用和优化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宁白蕤伍露高嘉辰易克贤李玮
关键词:气象灾害双季稻
北部冬麦区冬小麦越冬冻害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19
2019年
利用我国北部冬麦区43个气象站点1951—2014年气象资料,综合考虑越冬期最大降温幅度、极端最低气温、负积温、平均气温、降水和风速等冬小麦越冬冻害致灾因子,采用主成分法构建冬小麦冻害指数(FII),FII值越大,冬小麦遭受冻害越严重。结合历史冻害灾情资料,验证冻害指数在研究区域的适应性。采用M-K方法分析冬小麦冻害的突变特征,探究北部冬麦区越冬冻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FII能较好地反映北部冬麦区冬小麦冻害情况。近60年北部冬麦区冬小麦冻害指数的年际变化均呈显著下降趋势。1980年前后冻害指数发生突变,气候变暖后我国北部冬麦区冬小麦冻害发生的频率、程度和范围明显减少;而由于气候变化的不稳定性增加,自2000年以来,冬小麦中度到重度冻害有所增加。冻害指数的空间分布总体呈现随着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加重的趋势。燕太山麓平原副区遭受冻害最为严重,黄土高原沟壑副区和晋冀山地盆地副区遭受冻害较轻。
孟繁圆冯利平张丰瑶张祎伍露王春雷闫锦涛彭明喜莫志鸿余卫东
关键词:冬小麦越冬期冻害指数
1960-2015年西南水稻干旱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特征被引量:3
2021年
分析西南地区水稻的干旱演变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对稳定西南地区粮食生产有重要意义。穂始分化期和开花期是水稻的需水关键期,该时期对水分最敏感,发生干旱对产量的影响最大。为分析水稻生育关键期及其他生育阶段的干旱特征,把水稻生育期划分为出苗穂始分化、穂始分化开花和开花成熟3个阶段,并采用相对湿润度指数,分析了西南地区水稻各生育阶段干旱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年代际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西南地区水稻出苗穂始分化阶段,干旱主要分布在云南大部、川南边缘和川北边缘地区,干旱高发区在云南中北部及蒙自等地,相对湿润度指数为-0.76~-0.25,频率为3年2遇以上。该阶段从20002009年到20102015年,干旱强度呈增强、干旱频率呈增加趋势,20102015年干旱强度达到近56年的最强。水稻需水关键期和开花成熟阶段的干旱主要发生在重庆、贵州大部、四川东北部及金沙江和元江河谷地区。其中,水稻需水关键期干旱强度、频率较开花成熟阶段的弱,高发区为重庆中南部及贵州东北部,频率为10年3遇至2年1遇。总体来看,20102015年干旱强度呈显著增强、干旱频率呈显著增加趋势,达到近56年来的最强强度和最高频率。在气候变化影响下,该生育阶段面临的干旱风险显著升高。水稻开花成熟阶段的干旱强度、频率介于前2个生育阶段的之间,20002009年到20102015年,重庆大部、四川东北部地区的干旱强度略有增强、频率略有增高,而贵州地区的干旱强度减弱、频率降低。
曾晓珊冯利平高嘉辰余卫东伍露王春雷闫锦涛李亦卓
关键词:水稻干旱需水关键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