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小松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气藏
  • 1篇低渗
  • 1篇低渗气藏
  • 1篇低渗气藏开发
  • 1篇多分支井
  • 1篇油气
  • 1篇油气田
  • 1篇油气田开发
  • 1篇原位
  • 1篇渗流
  • 1篇渗流模型
  • 1篇试井
  • 1篇试井解释
  • 1篇试井解释方法
  • 1篇数值模拟技术
  • 1篇水平井
  • 1篇平井
  • 1篇气藏开发
  • 1篇气井
  • 1篇气井产能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作者

  • 4篇杨小松
  • 2篇张广权
  • 2篇王卫红
  • 2篇严谨
  • 2篇刘传喜
  • 1篇张承泽
  • 1篇郑荣臣
  • 1篇张啸枫
  • 1篇曾平
  • 1篇罗辑
  • 1篇佘姣凤
  • 1篇朱忠谦
  • 1篇李登伟
  • 1篇冯琼
  • 1篇曾大乾
  • 1篇贾英
  • 1篇游瑜春
  • 1篇王丹丹
  • 1篇王秀芝

传媒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鱼骨型多分支水平气井产能规律研究被引量:16
2008年
推导了水平气井在无界地层中三维拟压力分布模型,运用镜像反映和叠加原理建立了鱼骨型多分支水平气井在地层中的压力分布方程。建立了考虑井筒摩阻损失、加速度损失、混合损失及重力作用的井筒流动方程,从而得到了完整的产能模型。运用产能模型系统分析了储层物性、井筒压力损失、多分支井型结构等因素对鱼骨型多分支水平气井产能的影响,得到了鱼骨型多分支水平气井的产能规律。
杨小松刘传喜严谨王卫红石志良贾英
关键词:水平井气井井筒压力分布
大牛地气田致密低渗气藏开发关键技术研究
谭学群刘传喜严谨游瑜春郑荣臣刘建党冯琼王卫红潘艇王秀芝张广权宋传真张渝丽杨小松曾平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为地球科学中的油气田开发。大牛地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是发育在上古生界地层中的大型致密低渗气田,也是中石化已投入开发的第二大气田。该项研究紧密围绕大牛地气田开发生产中的难题,经过三年的技术攻关,完成了...
关键词:
关键词:油气田开发低渗气藏开发试井解释方法数值模拟技术
裂缝-孔隙模型中气水两相分形渗流实验和数学模型建立被引量:3
2014年
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证明,油气藏渗流力学中渗透率的分布、孔隙度的分布、裂缝性油气藏中裂缝网络的分布等许多现象都具有标度不变性。对气水两相在裂缝-孔隙模型和平面径向流模型中进行了微观渗流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黑白二值化处理,得到了其分形维数。在分形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裂缝-孔隙介质中气水两相分形渗流的数学模型及差分模型。
朱忠谦张啸枫张承泽李登伟佘姣凤罗辑杨小松
气藏型储气库多周期注采工况下受损盖层密封能力评价方法及演化特征
2024年
为探索气藏型储气库强注强采作用下盖层局部完整性破坏之后,储气库继续运行的安全风险和应对策略,建立了受损盖层动态密封性实验评价方法。利用中国东部(S)、西部(D)两座气藏型储气库盖层岩样,模拟储气库运行有效应力并开展实验研究,揭示了循环注采条件下盖层岩石损伤前、后密封能力演化规律,综合评估了受损盖层储气库的最优注气压力。研究发现:①深层盖层岩样在发生压剪破坏后,形成断裂损伤,密封能力相对于初始状态下降。富含脆性矿物的岩样,密封能力下降幅度较大,但在拟地层应力作用下依然存在密封能力。②盖层岩样完整性破坏前、后,储气库多周期注采疲劳效应导致盖层岩样密封能力小幅度增强。③S和D储气库盖层的毛细管封闭失效风险均高于拉张破坏风险。以上结论表明,储气库注采运行过程中,盖层密封能力为非恒定值,并在多周期注采和力学损伤条件下持续发生动态改变。基于密封性演化机理认识,通过盖层密封能力节点分析可判定并优化注采运行压力,为延长储气库安全运行的生命周期提供技术手段。
朱思南曾大乾张广权贾跃玮杨小松王丹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