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飞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 1篇心功能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 1篇心率
  • 1篇心室
  • 1篇心室重构
  • 1篇心衰
  • 1篇心衰患者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保护
  • 1篇心血管保护作...
  • 1篇血分
  • 1篇血管
  • 1篇血管保护
  • 1篇血管保护作用
  • 1篇血压
  • 1篇原发性

机构

  • 4篇安阳市第三人...

作者

  • 4篇李志飞
  • 1篇陈桂玲
  • 1篇张艳霞
  • 1篇李海芹
  • 1篇杨登云

传媒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阿托伐他汀结合曲美他嗪对行PCI术的AMI病人恢复情况及PA水平的影响
2022年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行PCI术的AMI病人的恢复情况,及其对患者血清中P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6例急性AMI行PCI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结合曲美他嗪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血流情况,心功能,PA水平,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TIMI血流情况、无复流率、6 min步行试验距离级LVEF、恶性心律失常次数均优于对照组。术后1w后两组PA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更低。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阿托伐他汀结合曲美他嗪治疗行PCI术的AMI患者可以改善患者术后冠脉血管血流情况,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患者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且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及不良反应率低。
李志飞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AMIPA
诺欣妥联合恩格列净对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的保护作用
2024年
目的探讨诺欣妥(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联合恩格列净对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患者心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前瞻性抽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HFrE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诺欣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恩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超声心功能指标[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水平、心率(HR)、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6 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比较两组不良结局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S、LV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VEDV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6MWT水平高于对照组,HR、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随访6个月,两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全因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3.46%,7/52)与对照组(11.54%,6/52)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格列净联合诺欣妥治疗HFrEF患者,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延缓心室重构,降低心力衰竭再住院率,且安全性较高。
杨登云李志飞
关键词:心血管保护作用心功能
D-二聚体在慢性心衰患者中表达水平分析及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D-二聚体在慢性心衰病人中表达水平及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12月收治的73例慢性心衰病人作为实验组(n=73),以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方面的分级标准将病人分为NYHAⅡ级(n=26)、NYHAⅢ级(n=27)和NYHAⅣ级(n=20),并选取71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71)。对比实验组各亚组和对照组入选者D-二聚体、心功能指标[左心房的内径(LAD)、右心室的内径(RVA)、左心室的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的内径(LVEDD)]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对实验组展开为期3个月的随访,并对比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病人D-二聚体水平,同时采用Person相关性分析D-二聚体与心功能指标和LVMI相关性。结果:实验组各亚组D-二聚体、LAD、RVA、LVEDD和LVMI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实验组各亚组心功能分级的增加,病人的D-二聚体、LAD、RVA、LVEDD、LVMI逐渐升高,LVEF水平逐渐降低,组间两两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预后良好组病人相比,预后不良组病人D-二聚体水平显著更高(P<0.05);经过Pe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D-二聚体与病人LAD、RVA、LVEDD和LVMI水平呈正相关(P均<0.05),与LVEF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D-二聚体在慢性心衰病人中明显升高,且与心室重构存在明显相关性。
李志飞
关键词:D-二聚体慢性心衰心室重构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原发性血压患者静息心率增高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门诊及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20例,根据RHR水平分为三组,RHR 1组(RHR<70次/分)52例,RHR 2组(RHR 70~85次/分)158例,RHR 3组(RHR>85次/分)110例,各组患者测定血压、腰围、空腹血糖(FIB)、糖负荷后2 h血糖、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胰岛素浓度(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等指标。结果腰围、血压、FBG、糖负荷后2 h血糖、TC、TG、LDL-C、HDL-C、FINS、IR在不同RHR高血压患者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DL-C随着RHR增加而降低,而其他指标随着RHR的增加逐渐升高。随RHR的增加,合并代谢异常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R与腰围、FBG、糖负荷后2 h血糖、TC、TG、LDL-C、FINS、I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6、0.61、0.45、0.28、0.45、0.41、0.36、0.54,P<0.05),与HDL-C呈负相关(r值为-0.41,P<0.05)。结论静息心率增快与高血压患者代谢紊乱程度相平行,可能参与了代谢综合征的病理过程。
张艳霞陈桂玲李海芹崔勇波李志飞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静息心率代谢综合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