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剑
-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昌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微创治疗不稳定骨盆环骨折
- 目的 探讨微创治疗不稳定骨盆前、后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微创治疗的6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为23~56岁,平均36.7岁;骨折根据Tile分型:C1....
- 徐永丰许永武夏剑万爱国丁健
- 关键词:骨盆
- 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B、C型骨折(AO分型)的手术治疗及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按AO原则不同分型,对36例桡骨远端B、C型骨折,取掌侧或背侧入路,采用切开复位“T”形钛板内固定治疗。结果36例患者全部随访,腕关节功能按改良的Shea评定法标准评定[1],优12例,良20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达88.9%。结论桡骨远端B、C型骨折通过手术治疗能有效地恢复桡骨远端的解剖结构,使腕关节功能达到最佳恢复,提高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
- 许永武夏剑万爱国高勇
-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粉碎性复位
- 固骼生(Osteoglas^(TM))替代骨移植修复四肢骨缺损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通过对固骼生(Osteoglas)修复四肢骨折骨不连及骨缺损临床观察,探讨生物活性材料在骨科中替代骨移植作用机理,从而为生物活性玻璃中骨科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对24例骨缺损,18例骨不连、骨连断端咬除瘢痕组织及硬化骨,并钻孔到髓腔后,将生物活性玻璃颗粒充填,或与内固定,外固定结合,术后第4、8、12周、6个月、12个月进行X线摄片追踪观察。 结果 18例骨不连11例开放性骨折,术后3个月诱导成骨率79.3%,术后6个月诱导成骨率100%,出现连续性骨痂19例,临床愈合率为65.5%,1年以上达临床愈合标准29例,临床愈合率为100%,13个例骨缺损(骨肿瘤、骨囊肿)术后6个月缺损区完全愈合。 结论:应用生物活性玻璃修复四肢骨缺损,成骨速度快,在很短时间能迅速与骨组织和软组织成紧密连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在很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新生骨,骨与生物材料之间的界面稳定性强,是一种理想的替代骨移植修复骨缺损的高生物活性材料。
- 许永武夏剑刘海萍黄科第徐仁平万青
- 关键词:生物活性玻璃骨缺损诱导成骨固骼生
- 关节镜下髌股关节射频去神经化联合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髌股关节射频去神经化联合腓骨近端截骨术在膝骨性关节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0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52例行关节镜联合腓骨近26端截骨术(A组)、5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B组),术后1周、3个月和6个月采用VAS评分、HSS评分及KSS评分评价患膝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术后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A组术后1周、3个月VAS评分低于B组,6个月时两组无明显差异。两组术后HSS评分、KSS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结论关节镜联合腓骨近端截骨可同时处理膝关节腔病变及下肢力线不良,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经济、简单、有效方式。
- 冯捷刘春龙蔡风叶栋罗爱英夏剑
- 关键词:关节镜骨性关节炎
- 改良的腓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 目的 对于内翻型OA患者,2014年张英泽教授首次提出运用腓骨高位截骨疗法,并已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向全国进行推广运用,全国各专家教授在实践中不断改良,出现了多种改良腓骨截骨术,现对“改良的腓骨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膝骨性关...
- 罗才光夏剑丁健
- 关键词:膝关节富血小板血浆鲑降钙素膝关节镜
- MRI在不同能量损伤胫骨平台骨折诊治中应用价值的研究
- 目的 探讨MRI在不同能量损伤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将180例单纯膝关节损伤及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Schatzker分型分为无骨折组、低能量骨折组(Ⅰ、Ⅱ、Ⅲ型骨折)及高能量骨折组(Ⅳ、Ⅴ、Ⅵ型骨折)3组。...
- 丁健许永武夏剑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MRI附属结构
- ROCK2调控骨肉瘤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中ROCK2的表达对骨肉瘤细胞侵袭及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骨肉瘤组织中ROCK2的表达;沉默骨肉瘤细胞中ROCK2的表达后,采用划痕愈合及Transwell实验分析骨肉瘤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并通过尾静脉转移实验检测降低ROCK2表达对体内转移的影响。检测骨肉瘤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表达,并在下调ROCK2的骨肉瘤细胞中加入EMT诱导剂TGF-β,检测其对细胞侵袭及迁移的影响。结果 ROCK2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相应的癌旁组织(P<0.05),下调骨肉瘤细胞中ROCK2的表达后,其体内外侵袭及迁移能力明显被抑制(P<0.05);EMT相关蛋白E-cadherin表达下降,而N-cadherin及Vimentin蛋白明显增加;诱导骨肉瘤细胞中EMT发生后能够减弱下调ROCK2对骨肉瘤细胞侵袭及迁移的抑制作用。结论 ROCK2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升高,通过诱导EMT的发生进而促进骨肉瘤细胞的侵袭及迁移。ROCK2可能是骨肉瘤靶向治疗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 单文豪易伟江张司军江伟夏剑
- 关键词:ROCK2上皮间质转化骨肉瘤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