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4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德
作品数:
3
被引量:3
H指数:1
供职机构:
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学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更多>>
合作作者
刘上江
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文学
1篇
经济管理
1篇
社会学
主题
1篇
对话诗学
1篇
意象
1篇
中华民族
1篇
审美
1篇
审美心态
1篇
诗学
1篇
死亡描写
1篇
谵语
1篇
文史
1篇
文史互证
1篇
理性主义
1篇
美色
1篇
描写
1篇
民族
1篇
红楼
1篇
红楼梦
1篇
巴赫金
1篇
《红楼梦》
机构
3篇
暨南大学
作者
3篇
杨德
1篇
刘上江
传媒
1篇
桂林师范高等...
1篇
五邑大学学报...
1篇
齐齐哈尔大学...
年份
2篇
2002
1篇
2001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红楼梦》80回前后死亡描写之比较
被引量:2
2002年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红楼梦》中重要人物死亡描写的前后比较,以及书中关于死亡意象描写的前后比较。得出的结论是由于作家的生死观、侧重点、创作意图的不同,前80回与后40回中死亡描写的手法是不同的。
杨德
刘上江
关键词:
意象
从“美”“色”看中国古代的审美心态
被引量:1
2001年
各民族的美学观念因各民族的生活环境及实践经验的不同而各有其特点 ,中华民族长期处于农耕社会中 ,由于受生产力低下以及洪灾的影响 ,粮食匮乏成为困扰全民族的首要社会问题 ,因而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受此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前人 (如许慎 )虽然意识到这一点 ,但仍嫌过于表面化。笔者试图以文史互证的方法 。
杨德
关键词:
审美心态
中华民族
谵语与对话──巴赫金对话诗学窥隐
2002年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来源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复调性、对话性,不过却否认与疯癫之间的联系,显然是不符合文本事实的。因为第一,巴赫金恰恰是在陀氏的而非其他作家的作品中发现了“对话”的,而疯癫却正是陀氏小说最明显的特征;第二,实际上,巴氏所举的“对话”例子,从形式上看并不是“对话”而是某种“拷问”,从内容上看,更象精神分裂病患者的谵语。据此,可以说明“对话”与“疯癫”之间的联系并由此角度审视“对话”的价值。
杨德
关键词:
理性主义
谵语
对话诗学
巴赫金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