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玉明

作品数:19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理学
  • 2篇电子电信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单晶
  • 5篇
  • 5篇AG
  • 4篇脱附
  • 4篇
  • 4篇
  • 4篇催化
  • 3篇甲醇
  • 3篇
  • 3篇CL
  • 3篇催化剂
  • 3篇PD
  • 2篇氧化铌
  • 2篇热脱附
  • 2篇金属
  • 2篇反应机理
  • 2篇放大器
  • 2篇
  • 2篇CH
  • 2篇CO

机构

  • 19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9篇曹玉明
  • 11篇魏绪明
  • 10篇王德峥
  • 10篇郭燮贤
  • 9篇翟润生
  • 8篇刘宪春
  • 6篇吴凯
  • 4篇包信和
  • 3篇谭大力
  • 3篇黄伟新
  • 3篇沈师孔
  • 2篇曲昭君
  • 2篇丁雪加
  • 2篇谢磊
  • 2篇辛梅
  • 2篇李金兵
  • 2篇苏彩丽
  • 1篇张林虎
  • 1篇梁东白
  • 1篇宋真

传媒

  • 8篇分子催化
  • 1篇科学通报
  • 1篇Chines...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Chines...
  • 1篇真空科学与技...
  • 1篇真空电子技术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真空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3篇1994
  • 5篇1993
  • 1篇1990
  • 1篇190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用于导电样品的程序升温仪
1990年
本文叙述了高精度程序升温仪的原理和特性。结果表明此仪器非常适合做超高真空系统内导电样品的程序升温热脱附和程序升温表面反应等研究工作。
翟润生王力曹玉明刘宪春
关键词:超高真空系统热脱附前置放大器原理图热偶
吸附支持脱附新现象的机理的研究
翟润生郭燮贤刘宪春曹玉明向宁周民张林
该成果建成了超高真空程序升温脱附装置,深入研究了吸附支持脱附新现象的机理(AAD),发现AAD现象与气体分子性质有关,气相分子对AAD现象起直接作用;提出了表面空位和吸附时的“集团分子”对AAD的影响和用协同反应机理来解...
关键词:
关键词:压强分子气相反应机理解吸
CH_3(ad)在清洁及预吸附氧Pd(100)表面的热脱附性能
1997年
用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HREELS)、热脱附谱(TDS)、紫外光电子能谱(UPS)研究了CH3(ad)在清洁及预吸附氧Pd(100)表面上的热稳定性.CH3(ad)由CH3I在Pd(100)表面的热分解来产生.CH3I的HREELS表明,CH3(ad)中的C-H键近似与表面平行,CH3I在Pd(100)表面低于110K(实验所能降低到的最低温度)时已裂解为CH3(ad)和I(ad),大量的CH3(ad)在200-210K的温度范围内和H(ad)结合,并以CH4的形式脱附,但在氧改性表面,CH4脱附的温度范围变宽,脱附温度有所提高(200-250K),可能是由于表面预吸附氧的空间效应(blockingefects)以及表面氧对H(ad)的消耗所致.
苏彩丽曲昭君丁雪加沈师孔魏绪明吴凯曹玉明王德峥徐奕德
关键词:脱附
Rh(100)表面Mn的生长与结构:AES、UPS和LEED研究
1997年
在超高真空(UHV)条件下,向Rh(100)表面蒸积Mn,利用AES、UPS和LEED等表面分析技术,研究了该Rh-Mn体系,发现了Mn在Rh(100)表面的两种生长模式,制备了一种未见报道的表面合金Rh(100)c(2×2)-Mn。
田志坚魏绪明翟润生曹玉明梁东白林励吾
关键词:表面合金LEED
外延定向生长氧化铌模型催化剂的制备
1995年
为用现代表面科学技术研究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在Pt(111)上于超高真空系统中原位蒸镀制备了NbO、NbO2、NbO2、单晶薄膜(>2nm).通过AES、ISS、LEED、ILS等手段研究了单晶薄膜的成长模式、化学计量和几何结构.表明通过选择合适的废物和控制制备条件,可制备出确定结构的金属氧化物单晶薄膜表面作为体相氧化物催化剂的模型表面.这种方法克服了电子能谱技术研究金属氧化物表面的困难,为研究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表面化学物理性质提供了方法.
谢磊王德峥魏绪明曹玉明郭燮贤USHIIKUBO TWADA K
关键词:氧化铌催化剂单晶薄膜金属氧化物
Cl/Ag(111)体系研究Ⅰ.Cl吸附行为及其存在状态被引量:4
1993年
Cl在Ag(111)上的吸附过程可分为三个变化阶段,即(a)—(c).本文运用AES,UPS,ISS以及功函数等表面科学手段研究了Cl的吸附行为,并着重分析了由(a)到(c)阶段时Cl吸附引起的表面物种变化及(c)阶段时Cl的存在状态.结果证明,(c)阶段时最表层上CI的浓度远小于一个单层,Cl向体相钻穿,钻穿深度至少大于40(?).
吴凯王德峥魏绪明曹玉明刘宪春郭燮贤
关键词:催化剂环氧化反应
CO/CO在金属Pd和Rh表面上的气相-表面交换——Ⅰ.CO在金属表面上化学吸附的动态性质
1995年
用同位素切换法(Isotope Switch Method)研究了在Pd(111)和Rh多晶表面上CO/CO*的气相-表面交换动力学。实验发现了交换速度与吸附脱附动力学之间的某些重要联系,并采用易位化学吸附模型提出了能够成功解释实验结果的协同交换机理。
郭燮贤辛梅翟润生张林虎曹玉明
关键词:CO化学吸附
Cl/Ag(111)体系研究——Ⅲ.Cl吸附对O_2吸附的影响
1993年
考察了Ag(111)表面和吸氯的Ag(111)表面上氧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Ag(111)及低暴露量氯吸附的Ag(111)上氧吸附时,表面上均存在弱的分子氧和原子氧物种.但在高暴露量氯吸附的Ag(111)表面上氧吸附时则选择性地只产生表面分子氧物种,这种选择性只与氯的吸附程度有关,而与氯的存在与否无关.结合以前的实验结果,对氯吸附至(c)阶段时的Ag(111)表面上氧的选择性吸附行为的本质作了详细讨论.
吴凯王德峥魏绪明曹玉明刘宪春郭燮贤
关键词:氧物种
C1/Ag(111)体系研究  Ⅳ.氯吸附对甲醇吸附氧化的影响
1993年
运用HREELS技术对甲醇在预吸附氯的Ag(111)表面上的吸附氧化行为进行了较细致的研究.结果证明Cl对甲醇氧化的影响缘于它在Ag(111)上的吸附所引起的表面结构的改变进而改变表面氧吸附物种,从而使得甲醇氧化的中间产物发生变化.实验结果说明甲醇在Ag(111)和低暴露量氯吸附的Ag(111)表面上的氧化行为是相似的,检测到了中间产物Ⅰ和Ⅲ;在高暴露量氯吸附的Ag(111)上甲醇氧化时则产生中间产物Ⅰ、Ⅳ和甲醛物种.对上述不同的甲醇氧化行为作了分析,并指出了以前人们在考察甲醇氧化机理时只考虑原子氧作用的片面性.
吴凯王德峥魏绪明曹玉明刘宪春郭燮贤
关键词:甲醇
表面动力学过程的二维成像——光发射电子显微镜系统的研制及应用被引量:3
2000年
光发射电子显微镜是 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表面原位技术 ,它能够在多相催化反应过程中原位、动态观察样品表面局域功函数的变化 ,从而获得反应动力学的信息。本实验利用德国Fritz Harber研究所赠送的部分部件 ,并配之于AES ,LEED ,MS等常规分析手段 ,成功地研制了国内首台光发射电子显微镜系统 ,其主要性能指标达到 90年代初国际水平。本文简单介绍了该系统的研制以及已进行的部分研究工作。
黄伟新李金兵翟润生曹玉明谭大力刘宪春包信和
关键词:光发射电子显微镜催化反应机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