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
- 作品数:10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珍芪滴眼液治疗慢性结膜炎的临床观察
- 2007年
- 目的观察并分析珍芪滴眼液对慢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120例慢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入珍芪滴眼液治疗组和珍珠明目滴眼液对照组,采用单盲试验方法,结膜囊滴眼用药,每日4次,连续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每周观察患者眼部自觉症状和体征,并按分级量化标准评分。结果患者用药4周后评定疗效,珍芪滴眼液组治疗慢性结膜炎的总有效率为81.67%、改善中医证候的总有效率为93.33%,珍珠明目滴眼液组分别为70%、83.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珍芪滴眼液对慢性结膜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有望成为新药用于临床。
- 张海娟马科张玲梁庆丰接英
- 关键词:慢性结膜炎中医药疗法
- 可调节人工晶状体倾斜取出置换一例被引量:1
- 2012年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型人工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最常见的术式,随着IOL的大量临床应用。
- 尹小磊宋旭东张玲
- 关键词:可调节人工晶状体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IOL植入术
- 金灵养目液治疗实验性角膜损伤的研究
- 1997年
- 用中药金灵养目液滴眼剂,治疗实验性大耳白兔的角膜损伤眼。与点生理盐水眼作对照。逐日检查测量角膜损伤范围和修复状态。结果与对照眼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文中对该滴眼剂的研制及实验研究等作了详细介绍。
- 关洁金秀英刘宏伟郑荣领张玲
- 关键词:角膜损伤
- 中药与针灸治愈急性共同性内斜视1例
- 1998年
- 中药与针灸治愈急性共同性内斜视1例张玲1刘桂芝2卢伟3患者男,20岁,因感冒1周后突然出现复视,于1997年10月5日来眼科就诊。自述感冒时发烧,服西药后烧退,1周后视物双影,眼球活动欠灵活,伴有双目胀痛,易疲劳,头晕。眼科查双眼视力1.2。查眼位:...
- 张玲刘桂芝卢伟
- 关键词:斜视中药针灸急性共同性内斜视
- 青光眼术后低眼压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被引量:4
- 2006年
- 张玲马小丽
- 关键词:青光眼辨证论治
- 速效救心丸治疗更年期胸痹98例临床应用体会被引量:1
- 2006年
- 张玲
- 关键词:更年期胸痹中药疗法
- 细胞因子在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房水中的表达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比较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房水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差异情况,探讨细胞因子与并发性白内障的相关性。设计实验研究。研究对象北京同仁医院因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3个月~6年需手术治疗的并发性白内障患者(实验组)19例(19眼)及需手术治疗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对照组)11例(11眼)。方法每例受试者白内障手术中收集房水0.1~0.2 ml,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房水中细胞因子IL-1β、IL-2、IL-4、IL-5、IL-6、IL-10、TNF-α、IFN-γ的表达。主要指标上述8种细胞因子的表达量。结果实验组中IL-6的表达量(199635.64±28156.5 fg/ml)及IL-10的表达量(273.57±206.7 fg/m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340.96±1970.36 fg/ml)及(117.45±64.77 fg/ml)(P均<0.05)。其余6种细胞因子表达两组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房水中细胞因子IL-6、IL-10含量较高,可能与并发性白内障的形成或加速有关。
- 张玲宋旭东陶靖杨爽魏英丽
- 关键词:并发性白内障病理生理学玻璃体切除术细胞因子
- 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手术前后眼房水细胞因子的定量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手术前后房水中白细胞介素(IL)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等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及其与术后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26例(52只眼)行晶状体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晶状体囊袋张力环(CTR)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TR的移位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第1组(术后2~5 d组)12例(24只眼)患者CTR轻度移位,术后2~5 d行巩膜缝合固定术;第2组(术后30 d组)14例(28只眼)患者CTR重度移位,术后约1个月行巩膜缝合固定术。术前取术眼房水标本,置于-80℃深低温冰箱冻存,采用流式细胞术微球阵列法测定出房水中各细胞因子的含量。术眼房水中各细胞因子的浓度等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手术前后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在术后2~5 d患者组中,术前房水标本中的IL-6含量为(4 347.11±5 506.90)pg/L,明显低于术后的(101 420.60±43 120.69)pg/L,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7,P=0.001);术前房水标本中的IL-1β、IL-2、IL-4、IL-5、IL-10、IFN-γ及TNF-α含量分别为(148.36±114.96)pg/L、(106.80±53.19)pg/L、(32.67±17.97)pg/L、(72.93±40.65)pg/L、(105.43±53.36)pg/L、(126.21±80.52)pg/L及(80.36±53.29)pg/L,术后分别为(152.36±88.58)pg/L、(124.31±78.55)pg/L、(66.66±35.61)pg/L、(50.81±18.30)pg/L、(201.37±133.11)pg/L、(60.66±40.03)pg/L及(49.94±35.59)pg/L,手术前后上述各种细胞因子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1,1.087,2.412,6.929,5.396,6.327,5.886;P=0.468,0.318,0.146,0.062,0.059,0.057,0.055)。在术后1个月患者组中,术前房水标本中的IL-6含量为(3 605.28±4 255.05)pg/L,明显低于术后的(77 401.52±16 120.2)pg/L,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6,P=0.003);术前房水标本中IL-1β、IL-2、IL-4、IL-5、IL-10、IFN-γ及TNF-α的含量分别为(150.25±118.65)pg/L、(135.31±73.16)pg/L、
- 魏英丽宋旭东张玲杨爽
- 关键词:晶状体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晶状体囊袋张力环
- 超声乳化摘除半脱位晶状体治疗小梁切除术后的浅前房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通过超声乳化摘除晶状体治疗晶状体半脱位引起的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或慢性眼压升高。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小梁切除术后经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确诊为晶状体半脱位患者7例(8眼),行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联合囊袋张力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并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小梁切除术与超声乳化摘除半脱位晶状体间隔(67.4±34.9)d(30。125d)。术前裸眼视力(10gMAR)为0.61±0.36,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为0.16±0.09(t=3.629,P〈0.01)。术前矫正视力为0.38±0.32,术后1个月为-0.01±0.10(t=3.629,P〈0.01)。术前眼压为(25.45±6.92)mmHg,术后1个月为(15.28+0.76)mmHg(t=4.234,P〈0.01),眼压不用药物均得到控制。术前中央前房深度为(1.20±0.36)mm,术后1个月为(2.57~0.38)mm(t=-11.075,P〈0.01)。术中发现晶状体脱位范围为(99.38~46.02)。(90^-180。)。结论超声乳化晶状体联合囊袋张力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可以有效缓解晶状体半脱位所致浅前房或慢性眼压升高。
- 张玲魏英丽宋旭东丁宁张舒心孙丽
-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晶体半脱位小梁切除术浅前房
- 合并葡萄膜炎者的白内障手术被引量:3
- 2011年
- 葡萄膜炎白内障手术较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更具挑战性。葡萄膜炎白内障通常由慢性炎症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所致,明确病因诊断、完善眼科检查、充分控制炎症和精细手术操作对获得视力改善相当重要。对严重的葡萄膜炎患者,控制炎症的关键是全身或局部糖皮质激素使用联合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可有助于充分控制眼内炎症,减少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在活动性炎症完全控制3个月后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绝大多数患者可获得视力改善。
- 宋旭东张玲
- 关键词:葡萄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