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玲苑
-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管理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论我国公诉权的制约及其完善
- 公诉权制约是制约主体对公诉权主体在运行公诉权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操作行为进行的约束、制衡和监督等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制度的总称。公诉权制约具有相对性和司法性。公诉权制约具有实现实体正义、维护程序公正和落实诉讼效益三方面的价...
- 罗玲苑
- 关键词:公诉权制约公诉变更预审程序国家赔偿责任惩戒制度
- 文献传递
- 重构我国未决羁押制度探讨被引量:1
- 2010年
- 我国的未决羁押制度是由刑事拘留和逮捕的适用所带来的持续限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的当然状态和必然结果。它并非是一项独立的刑事强制措施,也并未形成独立、封闭的司法控制系统,由此导致该制度内部存在诸多问题。所以,从中国未决羁押制度的现状着眼,分析其间存在的问题,从制度层面重构我国的未决羁押制度,是我们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
- 罗玲苑
- 关键词:未决羁押
- 我国刑事庭前程序的完善被引量:1
- 2013年
- 刑事庭前程序是刑事诉讼中连接起诉和审理的重要环节,设立完善的刑事审前程序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针对我国目前刑事审前程序的现状,找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法的分析,进而提出完善刑事审前程序的思路。
- 罗玲苑
- 关键词:比较法分析
- 经济和管理类本科生经济法课程教学路径探索
- 2013年
- 经济和管理类的本科生由于法律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对于这些群体的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路径应该不同于法学专业的本科生。本文试图从教学实践中摸索经济和管理类本科生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路径问题。
- 罗玲苑
- 关键词:经济法教学路径
- 论诉讼欺诈行为的刑法定性被引量:1
- 2010年
- 所谓诉讼欺诈,是指行为人以提起民事诉讼为手段,采用提供虚假的陈述和伪造的证据,或串通证人提供伪证方法,使裁判机关作出有利于自己的裁判,从而获得财物或财产上的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在我国现行刑法中尚未将这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因此,学界对这种行为的刑法定性存在不同的观点。本文对诉讼欺诈行为与一般的伪造证据或提供虚假陈述等妨害民事诉讼行为作出区分,从而明确诉讼欺诈的刑法定性。同时对诉讼欺诈行为入罪的必要性以及相关罪名的设立加以讨论。
- 谢相成罗玲苑
- 关键词:诉讼欺诈刑法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