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雪梅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心功能
  • 2篇心肌
  • 1篇代偿
  • 1篇代偿性
  • 1篇心动图
  • 1篇心肺运动
  • 1篇心肺运动试验
  • 1篇心功能评估
  • 1篇心肌病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 1篇型心
  • 1篇血管修复
  • 1篇药物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远期
  • 1篇远期随访

机构

  • 5篇江门市中心医...

作者

  • 5篇林雪梅
  • 3篇陈基华
  • 3篇宋岸坚
  • 2篇林如明
  • 2篇谭文锋
  • 1篇任强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广东医学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B型主动脉夹层血管修复术后并发症及影像学远期随访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总结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Stanford B,TB-AD)腔内修复术的治疗经验及远期随访结果,并重点追踪未被带膜支架覆盖的夹层部分变化情况。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诊断为TB-AD,在江门市中心医院进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的、能够进行全程随访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患者TEVAR手术均获成功,成功率100%。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转流术1例,带膜支架覆盖腹主动脉至肠系膜动脉开口2例,其余患者均在左锁骨动脉开口以远植入带膜支架。随访(39.8±18.4)个月,术后内漏3例(5.7%),感染1例(1.9%),死亡1例(1.9%)。主支气管分叉水平的手术前、后主动脉真腔与假腔计算机断层扫描平均值差分别为107.0±68.0和227.5±100.2,管腔直径差为(-1.4±1.1)cm和(1.2±0.93)cm。未被带膜支架覆盖的夹层部分仍存在真假腔43例(82.7%)。结论 TB-AD腔内修复术远期随访结果满意,术前夹层破口未闭的患者中未被带膜支架覆盖的夹层部分仍存在真假腔,但风险低。
陈基华宋岸坚林雪梅林如明谭文锋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并发症
急诊PCI术后氯吡格雷替换替格瑞洛的经验探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总结急诊PCI术后氯吡格雷替换替格瑞洛的治疗经验。方法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进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治疗的患者分2组,分别为术前使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各300 mg负荷量(A组),术前使用替格瑞洛180 mg和阿司匹林300 mg(B组)负荷量,术后均使用75 mg/d氯吡格雷的维持量。对急性和亚急性支架内血栓情况进行分析,所有临床数据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28例患者急诊PCI手术均可成功恢复血流至TIMI 3级,手术成功率100%。A组和B组的患者术后出现急性和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分别为1例(1.9%)和2例(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术后使用氯吡格雷替换负荷量后的替格瑞洛并不引起急诊PCI术后急性、亚急性支架内血栓风险的增加。
陈基华林雪梅宋岸坚谭文锋林如明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氯吡格雷
左西孟旦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针对左西孟旦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7月收治的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共计44例,根据入院大小号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对比组使用盐酸多巴酚丁胺治疗,研究组使用左西孟旦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在SV、BNP、LVEF等心功能指标中均明显优于对比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比组,经统计学对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孟旦对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宋岸坚任强林雪梅陈基华
关键词:左西孟旦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超声心动图、N末端B型利钠肽原、心肺运动试验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心功能评估的价值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研究对比超声心动图(UCG)、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及心肺运动试验(CPET)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心功能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接受PCI治疗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纳入研究。将其按照PCI术后3个月时的NYHA心功能分级不同分成A组(NYHA心功能分级为Ⅰ-Ⅱ级)47例以及B组(NYHA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33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各项UCG指标以及CPET指标水平。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评估方式评价心功能的价值。结果:B组NT-proBNP水平高于A组(P<0.05);两组其他各项基线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B组LVEF、LVFS均低于A组,而LVED、LVSD均高于A组(均P<0.05)。B组峰值代谢当量、峰值摄氧量以及无氧阈时摄氧量水平均低于A组(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可得:UCG、NT-proBNP及CPET联合评估PCI术后患者心功能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上述评估方式单独应用(均P<0.05)。结论:UCG、NT-proBNP及CPET评估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均有一定价值,且联合检测时的价值更高。
林雪梅李丹苏中州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心肺运动试验
24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药物优化治疗现状的临床观察
2019年
目的研究扩张型心肌病药物优化治疗现状。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240例进行研究,分析所有患者住院用药以及门诊随诊用药情况,同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分级以及心功能相关实验室指标水平情况。结果按照占比从高到低的顺序,240例患者住院期间用药情况包括β受体阻滞剂的95.83%、螺内酯95.00%、ACEI的64.17%、β受体阻滞剂+ACEI+MRA的58.75%、ARB的27.92%以及β受体阻滞剂+ARB+MRA的26.67%。共有150例患者坚持门诊随访,按照占比从高到低的顺序,其用药情况包括β受体阻滞剂的92.67%、螺内酯的90.67%、ACEI的46.00%、β受体阻滞剂+ACEI+MRA的44.67%、ARB的42.67%、β受体阻滞剂+ARB+MRA的34.00%。治疗后NYHA分级为Ⅰ、Ⅱ级人数占比分别为9.17%(22/240)、64.58%(155/240),相比治疗前的0(0/240)、32.08%(77/240)较高,而Ⅲ级、Ⅳ级人数占比分别为21.25%(51/240)、5.00%(12/240),相比治疗前的51.25%(123/240)、16.67%(40/240)较低(χ2=47.759,P=0.000);治疗后LVEDD、LVESD水平分别为(59.32±8.14)mm、(47.29±10.27)mm,相比治疗前的(66.32±6.75)mm、(57.03±8.62)mm较低,而LVEF水平为(42.59±7.05)%,相比治疗前的(32.18±8.33)%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07,P=0.000;t=8.897,P=0.000;t=11.683,P=0.000)。结论规范有效的坚持治疗有效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心功能。
林雪梅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住院随诊心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