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鹏
- 作品数:24 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临时心脏起搏用于急性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30例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张文辉李杰徐敏聂鹏李芝峰
- 关键词:临时心脏起搏缓慢型心律失常
- 冠心病窦性心率振荡的变化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振荡(HRT)的变化。方法90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组和冠心病非心肌梗死(CHD)组(各组均为30例),记录24h动态心电图,计算振荡起始(TO)及振荡斜率(TS)。结果AMI组TO和TS皆异常,分别为(0.018±0.013)ms/RR和(1.73±0.54)ms/RR);CHD组[分别为(-0.042±-0.012)ms/RR和(20.30±2.84)ms/RR]与OMI组[分别为(-0.018±-0.008)ms/RR和(8.70±2.16)ms/RR]皆在正常范围;三组TO及TS值比较以及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非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RT趋于异常。
- 何炯红杨龙徐敏聂鹏余盛华
- 关键词:心率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梗塞
-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3年发生电极脱位1例
- 2011年
- 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原理是采用电子技术,模拟心脏冲动的发生和传导等电生理功能,用低能量脉冲短暂或长期(永久)地刺激心脏跳动以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是心脏介入治疗起步最早、发展迅速、独具功效的高精技术之一。我国心脏起搏器的植入量近10台/百万人,并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可导致起搏器的起搏和(或)感知功能障碍,轻者出现原有的血流动力学障碍,重者危及生命。临床上电极脱位多发生于起搏器植入术后早期,晚期发生率较低。
- 袁正强李杰聂鹏徐敏刘霞洪刘丹
- 关键词:起搏器植入电极脱位脉冲电路起搏电极导线
- 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振荡的变化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振荡(HRT)的变化。方法记录30例非冠心病人、30例冠心病非心肌梗塞患者及30例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计算振荡起始(TO)及振荡斜率(TS)分析HRT。结果对照组、冠心病组和心梗组TO分别为-0.076±-0.029、-0.042±-0.012、-0.018±-0.008(P<0.01),TS分别为31.55±4.17 ms/RR、20.30±2.84 ms/RR、8.70±2.16 ms/RR(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HRT趋于异常。
- 杨龙何炯红徐敏聂鹏余盛华
- 关键词:窦性心率振荡冠心病
- 急性心梗溶栓后补救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5年
- 徐敏李芝峰袁正强李杰张文辉刘霞洪刘丹聂鹏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梗补救性溶栓后再通率再闭塞
-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手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 2017年
- 目的:详细探究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手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冠心病患者4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观察组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股动脉介入途径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穿刺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两组均穿刺成功,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00%,高于观察组的5.00%(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采用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手术进行治疗,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显著。
- 聂鹏
- 关键词:冠心病
-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17例先心病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6年
- 徐敏何炯红袁正强李杰李芝峰刘霞洪刘丹聂鹏
- 关键词:经胸超声心动图先心病封堵外科手术治疗房间隔缺损
- 心肌梗死患者窦性心率振荡的变化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MI)患者急性期和陈旧性期窦性心率振荡(HRT)的变化。方法记录27例MI患者急性期[(3.8±0.3)d]及陈旧期[(84.1±3.0)d]24h动态心电图,据2次24h动态心电图计算振荡起始(TO)及振荡斜率(TS),分析HRT的变化。结果MI从急性期演变至陈旧期TO明显减小[(0.17±0.12)%至-(1.45±0.45)%],P<0.01;TS明显增大[(1.70±0.56)至[(8.87±1.91)ms/RR],P<0.01。结论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HRT异常,至陈旧期HRT可恢复正常。
- 杨龙何炯红徐敏聂鹏余盛华
- 关键词:心肌梗死窦性心率振荡
-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86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随访6个月,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LVDd、LVDs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2周、术后3个月的6 min步行试验距离分别为(436.76±27.38)m、(465.44±30.45)m,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能力,降低血BNP水平,明显改善预后。
- 涂清鲜袁正强徐敏李杰聂鹏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心功能
- miR-330-5p通过抑制MAPK通路发挥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
- 2024年
- 目的:探究miR-330-5p保护心肌缺再灌注的分子机制及其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心肌细胞AC16,转染miR-330-5p模拟剂(mimic),在1%O_(2)+5%CO_(2)+94%N_(2)条件下构建心肌细胞氧糖剥夺/复氧(OGD/R)模型,以模拟心肌缺血再灌注。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采用ELISA法检测心肌细胞中4-羟基壬烯醛(4-HNE)、丙二醛(MDA)的含量;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因子Bcl-2相关的X蛋白(Bax)和B细胞淋巴瘤-2(Bcl-2)的蛋白表达、乙醛脱氢酶2(ALDH2)和MAPK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脯氨酸导向的细胞外调节激酶(ERK1/2)、c-Jun氨基末端激酶1(JNK1)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的蛋白表达。结果:在OGD/R模型中,心肌细胞凋亡率增加,4-HNE、MDA含量均显著升高,而ALDH2则显著降低;凋亡标志Bax显著升高,而Bcl-2显著降低。转染miR-330-5p mimic后,心肌细胞中4-HNE、MDA显著降低,ALDH2可见显著升高,且细胞凋亡显著抑制。对于MAPK信号通路,在转染miR-330-5pmimic后,ERK1/2、JNK1、p38MAPK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结论:miR-330-5p通过抑制MAPK信号通路,调控ALDH2表达,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肌细胞的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从而保护心肌细胞。
- 梁霄何成龙聂鹏
-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氧化应激